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意大利陸軍師的編制情況是怎樣的?

魏晉美人

二戰時期的意大利陸軍由本土部隊和殖民地部隊組成。

戰爭爆發前,意大利本土陸軍按和平時期編制共有67個師,編成22個軍,總計5個集團軍。67個師中包括58個步兵師,2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師和5個山地步兵師。

其中,一個步兵師包括兩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迫擊炮營、一個反坦克炮連,此外還有法西斯警察部隊與保障和勤務部隊。按編制,一個完整的步兵師共有12979人,34門野戰炮(65mm和100mm口徑),126門45mm迫擊炮,30門81mm迫擊炮,8門47mm反坦克炮和8門20mm高射炮。


一個坦克師下轄一個坦克團、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此外還有保障和勤務部隊。全師共有7439人、184輛裝備37mm火炮的輕型坦克、24門機械牽引的75mm野戰炮、8門47mm反坦克炮、16門20mm高射炮、581輛汽車、1170輛摩托車和48臺拖拉機。



一個摩托化師有兩個摩托化團、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一個迫擊炮營以及保障和勤務部隊。全師共有10500人、24門野戰炮(75mm和100mm口徑)、56門45mm迫擊炮和12門81mm迫擊炮、24門47mm反坦克炮和16門20mm高射炮、581輛汽車、1170輛摩托車和48臺拖拉機。

山地步兵師的編制中有14786人、24門75mm山炮、54門45mm迫擊炮和24門81mm迫擊炮。

以上是按編制,意大利陸軍師應有的兵員和裝備。實際上在二戰前夕,意大利陸軍師是達不到編制要求的。到了1939年4月中旬,意大利陸軍67個師均不滿員,全部兵力加在一起只有45萬人。

總的來說,當德國人去挑起戰爭時,意大利人並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

噢,差點忘了,還有意大利殖民地的部隊。意大利殖民地部隊從土著居民中徵集士兵,軍官和士官由意大利人充任,戰前總兵力約223000人,它們的最高單位是步兵旅,所以不在本題的討論範圍之內。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在1940年,意大利陸軍共編成73個師,其中包括59個步兵師、6個山地師、3個騎兵師(機動師)、2個摩托化師和3個裝甲師。

步兵師是意大利陸軍的骨幹力量,採用的是“二元”制,也就是1個師轄2個步兵團。1940年3月起,多數步兵師還配屬了一個2營制的黑衫黨軍團。步兵師編制為:師部336人、2個步兵團(各3279人)、迫擊炮營435人、馱載炮連241人、師屬炮兵團2769人、工兵營440人、黑衫軍團1693人。加上勤務部隊和一些預備營,全師共12979人。裝備包括輕機槍270挺,重機槍80挺,45毫米迫擊炮126門,81毫米迫擊炮30門,30毫米高射炮8門,47毫米32倍徑反坦克炮8門,65毫米17倍徑步兵炮16門,75毫米野炮24門,100毫米17倍徑榴彈炮12門,騾馬3424匹,畜力車154輛,自行車153輛,摩托車71輛,汽車131輛。

山地師的編制很大,每個山地師人數17460人,骨幹兵力是2個山地步兵團(4757人,由3個1200多人的山地營組成,每個營轄3個連,每連達340人)。每個山地步兵團的裝備包括81挺輕機槍、27挺重機槍、17門40毫米迫擊炮、12門81毫米迫擊炮、27具火焰噴射器。師屬炮兵團的2個炮兵營(每營裝備12門馱載75毫米炮)分屬2個山地步兵團。

騎兵師實際上是輕型機械化師,包括2個騎兵團、1個高機動步兵團、1個炮兵團和1個坦克大隊。

摩托化師轄2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營、1個反坦克連、1個工兵營以及一些勤務部隊,人數約10500人。但是摩托化程度不高。

裝甲師編制比較雜,有的轄1個伯薩利尼狙擊步兵團、1個裝甲團、1個炮兵團、1個摩托化步兵支援營、1個摩托化工兵營、1個摩托化反坦克營、1個裝甲汽車營,也有的轄1個伯薩利尼狙擊步兵團、1個裝甲團、1個炮兵團、1個騎兵中隊、1個摩托化工兵營、1個信號連。1940年時的裝甲師約5700人,117輛輕型坦克;1941年時裝甲師增加到8600人,186輛中型坦克。(S)


聯合防務

二戰前夕,意大利陸軍軍種已算是健全,特別是炮兵部隊,軍備更是超前,在當時意大利炮技術絕對已經相當成熟,而且一炮轟掉縣城是絕對沒問題的。也正是意大利炮讓中國抗戰出現轉機,反敗為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