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如何培養自控能力?

消誓鏽春刀

您好,我是教大育小。

“沒有自控力的人生註定是失敗的。”自人控力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了自控力,才有能力去對抗惰性,才有能力去按照規劃進行,那麼才有機會成功。那麼一個人的自控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通過訓練培養的。那麼對於孩子也是一樣,越早越好。對於提問者,是一個非常有意識的家長,祝福你。

孩子的自控力這樣來培養:

一年級的孩子要培養自控力,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孩子的年齡科學培養,循序漸進,張弛有度,耐心細心的陪伴,學會賞識孩子。切記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切記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擁有強自控力,可以輕易贏得人生。”但是自控力培養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啊!所以,對於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孩子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一定要用六七歲的心態去跟孩子做計劃,然後培養,這個是六七歲的孩子,從心底裡真正的接受她還是個孩子的事實。允許孩子有做不到的情況,允許孩子中間發生反彈,家長不呀過度的生氣。

其次:要做好科學的計劃,首先可以從21天這個初階開始訓練,然後有針對性的一項訓練孩子的自控力,例如說早期習慣,或者說是運動的習慣,又或者說作業磨蹭等,挑一項,做好表格根據情況如實填寫,還有就是家長要做好監督和跟進,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分析。當然這個過程要做好獎懲措施的原則,嚴格執行。

再次:學會賞識孩子,去發現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進步,然後不斷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希望,這個非常的關鍵。不要一旦出現反彈就打壓孩子,這樣孩子自控的能力永遠都得不到培養。

祝福大家!


教大育小

一、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

1.年齡特性,身心發展不成熟。

2.父母自身缺乏自我控制力,脾氣暴躁。

3.父母關係不和諧,經常吵架。

4.父母疏於對孩子的照顧,缺乏親子交流溝通,孩子難以對自己行為產生控制能力。

5.父母的溺愛,把孩子視為家庭的"中心"。

6.家庭成員對孩子教育理念方式不一致。

二、培養孩子前,父母要先做到:

1.情緒穩定。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體諒的家庭,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2.界限分明。父母生活的邊界就是孩子手教育的邊界。

3.積極樂觀。任何境遇下能找到正面的力量。

4.容錯認錯。錯誤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5.親子共讀。連接父母與孩子的心靈。

6.熱愛運動。多親子戶外運動。

三、培養孩子自控力的小方法:

1.培養時間觀念,做事有效率。

2.做家務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出去買東西鍛鍊孩子交往能力。

3.安全問題需要約法三章,比方出去玩、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4.定期給孩子零花錢,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

5.合理分配學習娛樂時間,違規了要讓孩子及時承擔後果。


錢樹雲2018

與其嚴厲控制孩子,不如家長去發掘引導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興趣和好習慣,順水推舟!

注意力

經常有家長說,玩玩具的時候孩子特別專注,一到做作業就坐不住,自控能力下降。

我幫她分析,玩具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會主動專注地去玩,有成就感。而作業是一項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如何調動孩子興趣呢?

① 表揚激發孩子內在成就感!

計算絕對是最枯燥的,孩子做對了,你有沒有大力表揚孩子呢?

② 數字遊戲讓學習更有趣

亂序數字重排序遊戲練習,媽媽寫出一組亂序數字,讓孩子按順序重新排列。

你給孩子任務越簡單明瞭,孩子注意力越集中,可以每天四組來訓練。

執行力

在沒有規則情況下,孩子很難去想到自控,所以要制定規則和計劃。

① 小鬧鐘-時間觀念

讓孩子開始有時間觀念,做事情和時間聯繫起來。

② 小貼紙-心理暗示

在孩子寫作業的地方,貼上一些心理暗示的提示性標籤紙。

③ 小約定-書面的規則

結語

自控力決定學習的效率,是個緩慢培養的過程。多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成就感,多表揚鼓勵,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才是正確的方向。我致力於小學數學的趣味教學,更多好玩的數學可以關注我的的其他問答,讓孩子快樂學習!


一學堂王老師

今年我正好教一年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上課的時候經常出現學生不認真聽講、上課隨便說話、說與學習無關的事的現象。我主要用了一下做法,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孩子往往對感興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力。比如孩子們看動畫片可認真了,沒有一個亂講話的。因此我在教學中一般很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是上語文還是數學,課前我會準備一些與本節課學習有關的小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意組織教學。雖然說一年級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力,但是他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每隔大約十分鐘時間就會讓孩子們做個小遊戲,轉移一下注意力,然後再進行組織教學。

三、進行專門訓練。小孩對軍人和武警是非常崇敬的,有時候我會讓孩子們看一看軍人、武警戰士站崗值班的圖片、視頻,然後讓學生們學著做,看誰能保持時間最長。

四、進行表揚鼓勵。孩子注意力保持時間見長的時候,或者說做的比較好的時候,就要進行表揚鼓勵,進行正面引導。孩子們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後,他也會努力朝著你期待的方向走。

五、適當地批評、懲罰。班裡總會有幾個怎麼說都不管用的同學,那就要進行適當地懲罰,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讓他們明白,做錯了事,不尊是紀律就要受到懲罰,是要付出代價的。當然,批評、懲罰要慎用,因為此說多了對學生效果就不明顯了。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

我是小學教師,從教二十年,我來回答。

首先,好的習慣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各種習慣從孩子一歲以後就應逐步養成。特別是幼兒園三年,如果沒有形成一些好習慣,到小學會很不適應,跟不上。

其次,就要堅持原則,敢於對孩子說不。該禁止的,不可時松時緊。父母親扮紅白臉同樣要不得。如長期玩手機、電子遊戲、看電視等。過度吃零食,挑食都要進行教育。

第三,以講道理引導為主。可以講相關美德,好品質,包括自制力的好處的故事、童話、寓言,讓孩子在看書、聽故事等,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制自律的重要性。這個行為過程也在培養孩子自制力。

第四,表揚與獎勵相結合。孩子做得好,可以不同方式進行表揚。讓他知道怎樣做會得到認可,偶爾用物質獎勵,促進強化。

第五,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當孩子沒做好,大人事後應讓其改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幫助。如有其他好辦法,可發評論起探討。


田園春晴

一年級的孩子儘管年齡還小,培養自控能力也不是不可能的。

以一個普遍的現象為例。

大家發現了沒有?在一個家庭裡,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孩子,老大的自控能力比較強,最小的自控能力就比較差。這就是長期培養的結果。

一般來說,當一個家庭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後,對老大的要求就相應的嚴格了一些。由於老二年齡較小,家長總是要老大處處讓著弟弟或者妹妹,時間長了,老大就學會了自控,在弟弟妹妹面前會控制自己的慾望。長大以後到了學校和社會上也會控制自己,不會過於衝動。

但做為家裡最小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包括獨生子女)從小就被家長和哥哥姐姐寵愛著,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到了學校和社會上也不懂得自控,終究會吃虧的。

所以做家長的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能過分寵愛,要學會對孩子說“不”。對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要學會拒絕。這樣對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大風歌9

一年級孩子剛入學 ,讓孩子學會課堂上怎樣聽課,寫作業自己能獨立完成,培養好的自控能力,對以後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益處。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呢?

1、遊戲法。做小木頭人遊戲,一年級新生做,效果非常好,上課前我利用5分鐘的時間,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具體辦法:孩子筆直坐好,只准眼睛眨眼,其他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許動。時間是5分鐘,老師看著時間,誰違反了,就淘汰出局。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一塊兒做這個遊戲。通過做這個遊戲,孩子們上課都能做端正,沒有違反紀律的現象,都能集中精力聽課。課堂秩序特別好。

2、協議法。有的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既影響吃飯速度,又對身體不利。家長應該和孩子協商好,全家都要遵守,吃完飯才能看電視。有的孩子到商場,就要買東西。家長可以和孩子協商好,只准看,不許買,不然的話,不帶去商場。慢慢的孩子形成了這種習慣,也就沒有什麼需求了。

3、獎勵法。孩子的好習慣一點點養成,家長應該及時給孩子一定的獎勵,比如,給孩子伸個大拇指,點一個贊;帶他去公園玩;獎勵一顆紅星;去電影院看有意義的電影等等。寫作業按時完成了,獎勵買一本愛看的書。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多誇獎孩子,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把優點放大,尊重孩子,讓孩子有自信心,這樣孩子自控能力會越來越強!


平淡如水2379

對於孩子的自控能力的培養不應該是在一年級。

教育心理學中,兒童樹立規則的關鍵期在兩歲半到三歲半。可以學習簡單的社會規範和生活規則,關鍵期培養可以事半功倍。

而一年級的孩子,雖然年齡已經到達了六歲,但是其行為規範也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培養的。該做的,不該做的,一定要界限非常清楚。

1.多做一些專注力訓練,可以考慮親子游戲,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比如拼圖,積木,迷宮,手工等。

2.多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學會代入教師和其它同學的角色,明白課堂紀律或者其它生活紀律的重要性。

3.杜絕孩子的壞習慣,家長首先得做好榜樣。比如我們都會遇到的看電視難題,家長就應該給孩子一個時間效應,30分鐘還是20分鐘必須確定,第一次孩子可能會強烈反對,但慢慢會好轉。家長也要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多陪伴孩子,多理解,多解釋。

4.輔助學習要有原則。不要孩子在學校拖拉的作業,回到家爸媽就心急火燎的幫忙,孩子得明白自己沒做好就應該承受後果,對於以後的自控有幫助。

5.教孩子學會控制時間。比如按時完成作業,按時吃飯,合理規劃外出時間等。

自制力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極具耐心,依靠科學的手段,可以將協議,比賽,反問,評價融入到教育生活中。


藍喵喵的世界

小學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習慣,培養良好的習慣從一年級開始抓起。

一年級學生自控能力差,上課的時候要注意上課節奏,大約講十分鐘左右停下來調節一下氣氛,同時整頓一下紀律,比如結合課文猜個字謎,讓模仿一個小動物的動作,然後喊123請坐好,繼續開始。平時多以表揚為主,樹立榜樣。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一般教訓很難起到良好效果,可以用轉移話題的方式提醒他。


最是花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