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今年第二季度,傳統綜藝開始陸續迴歸,這些“綜N代”或遇到內容上的瓶頸,紛紛尋找更新節目形式,以適應當下日新月異的競爭環境,之前屢次遭到停播的《極限挑戰》也身在此列。

《極限挑戰4》本原定於4月22日播出,但因為某些原因又一次延播,重新剪輯過的節目在一週後上線後取得8.1的豆瓣評分,雖然算得上如今的高分綜藝,卻仍略低於前三季的成績。

觀眾對老牌綜藝審美疲勞、節目本身面臨審核壓力、頻頻出現的新網綜衝擊,正在迫使這些國民綜藝做出改變。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在“綜N代”收視率疲軟、缺乏創新力的大環境下,剛剛播出第一個主題的《極限挑戰》又給我們交上了一張怎樣的答卷?

YING SHI RE BO

知識改變命運,《極限挑戰4》迴歸社會責任

導演嚴敏在節目中說,第一年時,《極限挑戰》為大家建立起“時間戰爭”的概念模式,第二年成員之間有了感情,節目也在尋找新的方式,到了第三年,節目組用“勸退成員”的形式給予他們壓力。現在到了第四年節目也會不斷成長、提高自己、增強責任感。

如他所言,第四季的節目和之前存在些許不同,和國民綜藝《奔跑吧》一樣,社會責任、文化傳承都成為了節目表現的重點,引領國民在詼諧幽默的內容之上更多地關注整個社會。

第四季節目前兩期,《極限挑戰》選擇以“知識改變命運”為主題,極限男人幫重溫40年前開放高考的人生歷練,結合如今正處於人生“起跑線”的高三學生,給予廣大莘莘學子一碗笑中帶淚的勵志雞湯。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就如之前熱映的電影《起跑線》,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每位家長都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付諸全力。

節目想要告訴觀眾的是,起跑線確實會對每位學生的成長起到很大作用,但在整個人生中,起跑線只能算是一場短跑,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全力奔跑的人才能贏到最後。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YING SHI RE BO

嗑瓜子演完一集?《極限挑戰》越來越佛系

為了表現主題上的“正能量”,“知識決定命運”這期節目讓極限男人幫下了鄉,趕鵝、掏糞、抓鳥、放羊、做飯,做起那年知青們做的事情,並有專門的記分員為他們統計分數。

彷彿回到那個年代,努力掙工分、表現成績優異他們才能有機會參加1978年高考。

不過,這些走到第四季的男人早已不走常規路,雖有不少埋頭幹活的部分,但也出現不少bug式的體驗,孫紅雷抓鳥發現很難就放棄了,和隔壁大嫂聊起了天;黃渤、羅志祥把鵝趕到水裡就不管了,轉身回去出糞;而本來前往廢品回收站拿複習資料的張藝興,因為魔術吸引便放棄高考。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不僅如此,極限男人幫在農村還集體嗑起了瓜子,展現出他們的佛系態度。如果說插科打諢、不走常規路即雞條的套路,那麼強行插入的素人智囊團就顯得格格不入。

在節目中,來自於各個領域的大神存在於異次元空間中,化身智囊團為男人幫出謀劃策。波姐本以為他們發來的信件會包含一些重要信息,但實際上卻並沒有卵用,強行尬聊、佔時長惹人吐槽。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明星做任務和後期剪輯的不走心,讓《極限挑戰4》第一期出來後的口碑大打折扣,不少觀眾都認為“又紅又專”的雞條變無趣了。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YING SHI RE BO

第二期笑點淚點回歸,找回失去的味道

如果說第一期整體較平淡,缺乏笑點的話,很大程度是因為剪輯刪減所產生的問題。波姐發現,視頻平臺上除了正片外還有一版

“會員版”,時長足足多出30分鐘。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而這個會員版裡,雖然尷尬的素人智囊團依然存在,但極限男人幫之間互相插科打諢的有愛鏡頭也多了許多,如答題喝酒、小豬褲子撕裂等,為節目增添笑點。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到了第二期,節目組讓男人幫以參加藝考的形式考察他們的聲樂、形體、表演,他們終於找到展現自己的方式,在素人的套路之間也不服輸,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考方式,給節目帶來久違的密集笑點。

孫紅雷曾經在採訪中說,他們已經對玩這個模式足夠熟悉,要丟下那個熟悉的模式,才能重新帶來改變。

重返考場,或許就是他們尋回自我的過程。回味藝考生涯的一點一滴,遇見學生時代的恩師摯友,剛剛在農村不務正業的他們終於找到細膩、真誠的自己,觀眾也體味到笑中帶淚的感動。

《極限挑戰4》更無趣了?“起跑線”話題濃縮時代奮鬥史

同時,他們也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知處於人生“起跑線”的高三學生,起點不高、受挫失敗都沒關係,他們也曾經歷這些暗淡的歲月,卻也用實力取得如今的成就。

在如今的大環境下,玩套路、走流水線的綜藝免不了遭遇命運的擊打,難得的是在轉變中保持有一顆真心。無論是節目組幕後策劃、成員之間的呈現,還是主題立意更加貼近社會,具有思考價值,都離不開製作的初心。

對於如今的“綜N代”來說,探索到這樣一條既有創新、又不忘初心的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