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經濟這麼落後了還能抗衡美國?

我不是牛散

俄羅斯能抗衡美國?表面看似而已。實則俄羅斯已經跟美國有很大的差距了。

如果你瞭解俄羅斯的近況,你就不會認為俄羅斯有多麼強大。俄羅斯這幾年正為被西方的制裁搞得頭昏腦脹。經濟不僅出現停滯甚至倒退萎縮,盧布遭遇重大貶值,經濟總量從1.8萬億衰退到1.2萬億美元,跟中國廣東省相當,成了韓國的墊腳石。不僅如此,由於大量物品需要進口,被制裁之後出現了物價上升的情況,但又因人民所得無法提升,導致民眾生活水平下降。俄羅斯國內的狀態不容樂觀。


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上的強勢,更多的是轉移國內壓力的做法。只有不斷讓外界局勢變得更加緊張,才能使得國內的輿論壓力暫時得到壓制和緩解,把全國擰成一股繩,共同對外,不至於爆發社會危機。這是各國當局慣用的做法。

俄羅斯雖然表面強勢,但實際跟美國的差距已經拉大了。撇開經濟,哪怕在軍事上,俄羅斯已經無法跟美國抗衡。目前俄羅斯只有核力量能夠對美國形成震懾作用,但也僅僅是震懾而已,因為核武器一般是不會動用的。



常規力量方面,俄羅斯跟美國差距很大。俄羅斯當前三軍裝備嚴重老化,當家空軍裝備基本還是蘇聯時代的戰機充當主力,新機數量少,寄予厚望的蘇57服役遙遙無期,而反觀美國F-22都已經停產很久了,F-35都服役上百架並銷往世界各地了。海軍方面,艦艇老化嚴重,較大一些的艦艇基本清一色是服役了幾十年的傢伙,近年造的都是一群幾百噸上千噸的小傢伙,好不容易有了四五千噸的護衛艦計劃但工期嚴重拖延,數量也不足,唯一的航母也是服役了幾十年的老古董;而美國,單單十一艘大型核動力航母想想就可怕,更別說還有將近百艘伯克級宙斯盾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別說是俄羅斯,這股海軍力量橫掃美國外的全球海軍都不成問題。而

陸軍方面,雖然俄羅斯陸軍不錯,但在空海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陸軍能發揮多大作用,我覺得得打一個問號。

俄羅斯不是當年的蘇聯,即使是蘇聯都敗在美國手中,俄羅斯的未來想要抗衡美國只會越來越難。


兵者詭道也

俄羅斯這位蘇聯解體後最大的遺產繼承者,擁有著相當的實力和能力。仍然為世界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但這裡不是俄羅斯要抗衡美國,而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讓其不得不進行反抗。那麼俄羅斯經濟這麼不景氣,其反抗的資本又有什麼呢?



首先還是軍事能力,俄羅斯繼承了當年蘇聯70%以上的軍事實力。當年蘇聯生產了大量的陸軍裝甲坦克,作戰飛機,軍事艦艇,尤其是核力量。這讓美國最為擔憂,畢竟其擁有可以毀滅美國幾次的核力量。而且俄羅斯擁有大量彈道導彈運載工具,可以直接攻擊美國本土。


其二俄羅斯國土廣袤,自然資源雄厚,可供開採的足以維持國家的經濟運轉。與當年的蘇聯發展如出一轍,整體輕工業發展非常滯後。這也導致了俄羅斯始終是以資源出口型經濟為主,尤其是以石油出口為主。俄羅斯整體由重工業發展為主,但是由於蘇聯的解體,直接導致軍工的發展出現了極大的斷檔,整體發展處於維持運營狀態。但是依然可以在戰時因為格羅斯提供強大的軍工保障。

其三,俄羅斯出現了一個強勢的普京,帶領俄羅斯從新走上俄羅斯自我道路,不再期望與西方靠攏。俄羅斯民族本身就擁有強悍的性格,和不服輸的精神,在普京這裡遊刃有餘的發揮出來。



其四,由於美國所主導的北約不斷的進行東擴,不斷地擠壓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大量的吸納了前華約組織成員國,最為嚴重的要吸納烏克蘭成為歐盟成員國。普京怎麼可能忍受這樣的步步緊逼,反抗就成了必然的手段,無論經歷狀況是否良好。所以俄羅斯直接怒懟,讓克里米亞併入了俄羅斯。


其五,就是俄羅斯抓住了與東方大國合作的機會。畢竟東方大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量的資源需求,原油需求是其不可或缺的。那麼俄羅斯與其合作,就會解決歐美國家對其進行的經濟制裁。並且加大與其合作還會促進俄羅斯其他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增加國內經濟回暖,緩和。


淡然longjiangjiaoyou

俄羅斯能被公認為世界大國,主要是因為它仍然具有世界範圍內的政治影響力,而並非經濟影響力。俄羅斯因為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庫,擁有僅次於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有著龐大完整且在很多領域仍處於尖端地位的軍事工業,這些是俄羅斯仍然能保持世界大國地位的物質保障。除了軍事實力外,俄羅斯仍然在很多國際熱點區域,保持著一定的傳統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來自於傳統盟國和友好國家,比如敘利亞、比如NK、比如古巴。也就是說,俄羅斯憑藉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依託傳統盟國和友好國家,在很多地區事務中保持著較強的影響力。

所謂抗衡,是指兩個國家力量相當,可以是在政治領域,也可以是在經濟領域。對於俄羅斯來講,在自己具有較強政治影響力的地區,比如中東,比如東北亞,的確擁有與美國相抗衡的能力。但是,這種地區已經越來越少,主要是前蘇聯的傳統盟國。究其原因,就在於俄羅斯的經濟實力過於羸弱,俄羅斯的經濟規模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在國際經濟秩序中話語權很小。羸弱的經濟已經讓俄羅斯在支撐大國地位的過程中感到力不從心,越來越難以給自己的傳統盟國以足夠的支持。

如果說在某些國際事務上俄羅斯具有與美國相抗衡的政治影響力的話,那麼在經濟影響力上,俄羅斯完全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更遑論抗衡。


照理說事

下面一一解讀:

一,核遺產。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報告,以2016年1月為觀察時間點,俄羅斯以擁有7290枚核彈頭排在首位。運載工具則有SS 系列多彈頭分導式彈道導彈;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Tu 160遠程轟炸機;這些都是"核遺產"。真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虎倒威風在。另外,借幾年前石油價格飆升之際,俄羅斯又開發出了新的"大殺器",比如伊斯坦德爾中程彈道導彈,既可以攜帶常規彈頭,又可以攜帶核彈頭,專門針對歐洲的北約國家;俄羅斯的常規武裝力量和兵力遠遠不足以與美國抗衡,但是核武器和美國相比,仍然是各有千秋;

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西方的重重經濟制裁下,俄羅斯提振經濟,經濟轉型步履維艱。如何提升士氣,增加民族凝聚力,只有一條路可以行得通——以強硬對強硬。美國用"戰斧式"巡航導彈來對付敘利亞ISIS;俄羅斯用"口徑NK"巡航導彈,另外還有遠程戰略轟炸機攜帶的精確制導炸彈;各自在這場非對稱戰爭中亮出家底;一方面毫不示弱;另一方面也是為日後賣軍火做了廣告;一旦示弱,俄羅斯國內的不滿情緒,反對派會紛紛露頭,反而不好收拾局面;

三,低成本的口水戰。所謂俄美怒懟,說白了,不過是嘴仗而已,成本沒有多高。不管是真是假,美國人一直都堅持"俄羅斯干涉2016大選"的說法;但如果真的是俄羅斯人的傑作,那成本就太低,太划算了:區區十幾萬萬美元的在Facebook的廣告費;數十個"俄羅斯境內"註冊賬號就能"操控"美國大選!近些天來,美國和俄羅斯又不約而同紛紛將對方的媒體加上了"國外代理人"的標籤,開始了一輪新的嘴仗。

綜上所述,這三點就是俄羅斯能夠和美國耗下去的理由。


閒看秋風999

俄羅斯能夠抗衡美國並非單純依靠經濟,更多的是依靠政治、軍事和國家意志。換句話說,與美國相比,俄羅斯也並非一無是處,起碼在能源經濟上並不落後於美國,軍工科技也和美國有的一拼。特別是核武器的“威懾力”上,絲毫不遜於美國。再者,拋卻意識形態的先進性和政治正確不提,國家間的對抗中,國家意志的作用其實更大。如果以國家實力比較,美國無疑會碾壓朝鮮和伊朗,但朝鮮和伊朗就是不屈服美國的霸權,美國其實也很無奈。因為決定戰爭的因素太多,比如戰爭中的“傷亡”問題。朝鮮和伊朗不怕傷亡,可美國害怕,因為美國國內人民無法承受過多的人員傷亡。再者,戰爭的物力、財力消耗也是驚人的,雄厚如美國也支撐不起這樣的過度消耗。美國今天的經濟衰退與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的巨大消耗就有一定的關聯性。從俄羅斯的經濟來說,最主要的根源問題是俄羅斯的經濟體系不夠均衡,對於俄羅斯來講是個“胎帶”問題。原因是原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所致。當年的原蘇聯採用的是全國一盤棋式的區域搭配形式,有的加盟共和國專門製造五金產品,有的專攻日用,有的單單供應副食。這就造成了解體後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都存在市場體系不健全的弊端,俄羅斯當然也不例外。蘇聯解體後,葉利欽當政時期,俄羅斯也想安心發展經濟,補齊市場經濟不均衡的短板,葉利欽也確實嘗試過,但美國卻不給俄羅斯這個機會。這就不得不提到究竟是“先發展經濟再對抗,還是先維護尊嚴再發展經濟”這個話題了。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立場就不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葉利欽曾嘗試過先發展經濟,得到的是美國的“不尊重”,但普京採取的顯然是“維護尊嚴”過程中的自我發展,效果如何,見仁見智。就國家層面來說,在歷史長河中,不管是富裕還是貧窮,都不是永恆不變的,總有潮起潮落時期,只要有不屈的精神,貧窮也總會有富裕的時候,但如果一味的忍辱負重,什麼都要等到強大再說,也未必可取。如果失去了“精神”,即使強盛了,也很有可能是個“瘸子”。所以,俄羅斯的做法也有值得借鑑的一面。


人生觸底反彈

首先,要清楚不是所有方面都能抗衡美國!俄羅斯現在能抗衡美國的基本就只有軍事和政治領域了,原因如下:

1蘇聯時期,軍事工業極為發達,軍費常常佔到GDP的20%~30%(中國目前僅佔2%左右,美國目前所佔5%左右),因此軍事力量極為可怕,即使解體了,所遺留給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也是很強大的

2俄羅斯現在仍然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核力量!美國當然會有所忌憚。

3俄羅斯擁有數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核打擊能力全球數二!同時還擁有相當多的常規導彈,俄羅斯常規武器種類,總量,打擊力量同樣巨大!

5俄羅斯擁有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敢說敢做,不畏美國霸權,有手腕有智慧!

6俄羅斯是五常國家,有著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至於其他方面,經濟,科技,教育,民生,基本被美國吊打了。。。


大森全娛樂

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並非是“抗衡”這麼簡單的一個詞能概括的。兩國是戰略競爭對手,這應該是比較貼切的說法。

俄羅斯的經濟在蘇聯解體之後,就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後來經過休克療法後,俄羅斯經濟從陣痛中逐漸走了出來。幾年前石油價格飛漲,這對產油國的俄羅斯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因此俄羅斯的經濟在2010年前後有一個明顯的飛躍。也正是在這前後,國際社會出現了“金磚國家”的稱呼,俄羅斯也名列金磚國家之一。

但是這幾年石油價格的暴跌引發了俄羅斯經濟的相對低迷與混亂。前年油價最低跌到了40美元,媒體報道俄羅斯的很多商品都被搶購。如今油價基本穩定在60美元,雖然與動輒100美元的高位沒法比,但俄羅斯的經濟也比前幾年有了明顯好轉。經濟實力的好轉讓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也有了相對穩定的提升。

不過木叔需要指出的是,俄羅斯經濟好轉並不意味著就要和美國對抗。美國目前對全世界的影響力是全方位的。經濟當然是全球第一、此外軍事實力也是全球第一,政治影響力和價值觀輸出,也是拔得頭籌的。俄羅斯在經濟方面沒有辦法與美國匹敵,在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上,則在部分區域可以和美國一較高下——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雙方就存在很多博弈的現實。

眾所周知的是普京派出了俄羅斯空軍支援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同時在敘利亞展示了俄羅斯的軍事存在。這本身就是給美國在當地存在的一種“抗衡”,以此表達不允許美國獨佔敘利亞戰略縱深的態度。另外對一些中東國家,比如土耳其、伊朗等國來說,俄羅斯的態度有時候比美國對他們的影響力更大。這些都是美國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缺少的。

所以回到提問者的問題,並不是說經濟落後就不能“抗衡”美國。在其他方面、在其他領域俄羅斯有很強的實力與美國進行聰明的競爭。

另外木叔還要強調開頭所說的一點,那就是俄羅斯並非完全與美國對著幹。雙方在中東、亞太乃至非洲或者反恐問題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如果認為美俄還像當年美蘇一樣的那種關係,就是對現實的誤讀。


木春山


軍事、文化、地理條件,都可以,但我更加傾向於是他的底蘊強大。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多數“遺產”,而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大規模地擴建核武庫、加強軍備。俄羅斯手上最讓美國忌憚的就是其核武。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和一個核國家真正互掐,最多隻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衝突。戰爭本來就是充滿意外的,開戰前很難預測戰局走向。而向一個有核國家開戰前,你必須保證對面不會用核武器毀滅你的個別城市。只要不敢打100%的保證,就沒人敢真正跟俄羅斯動手。

其實核武器並不是特別難的東西,畢竟已經問世幾十年了。朝鮮巴基斯坦都搞得出核彈來。問題在於,核武器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僅僅有核彈就可以了。俄羅斯之所以具備世界最一流的核戰力,很大的原因在於其無論是陸基還是海基的洲際導彈,或者其戰略轟炸機,都是世界頂尖的水平。這整一套的系統不是幾年十幾年就搞得起來的,中國60年代就有原子彈了,最近才剛剛開始試驗能威脅到美國的核三叉戟最後一塊短板。這也就是俄羅斯底蘊足的地方。


除了核武相關的以外,俄羅斯的常規部隊仍然是世界第一流。(當然你可以算美國是超一流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反正俄羅斯的實力強三無疑,但比美國之間的差距也絕對是很大的。)俄羅斯的戰備狀態一直是很高的,普京經常觀摩指導演習,而且普京本人對軍方系統很熟悉,甚至自己開轟炸機出去,不像金正恩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會不會指導部隊。普京曾經開轟炸機上天以後臨時要求試射導彈,在演習人員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試射成功,可見其至少一部分關鍵裝備是隨時可以投入使用的(像韓國延坪島那樣挨炸以後一炮都還手不了也是醉了)。

第二個底蘊在於其歷史。歐洲歷史上最強的武力,拿破崙的法蘭西和希特勒的裝甲德國絕對名列前茅。然後這兩個在歐洲都一時無兩的軍團,都在莫斯科折戟。蒙哥馬利在二戰後曾經說過,永遠不要讓你的部隊進攻莫斯科。莫斯科或者說俄羅斯當然是有客觀原因才得此榮譽的,自然有他的地理等條件在,但在心理上,又贏了西方一頭。至少在下一個打遍歐洲的人出來以前,應該是沒人敢對莫斯科方向有所冒犯的。換言之,現在世界局勢再惡劣,也不太可能有人真正對俄羅斯本土有動作,俄羅斯在軍事上已經立於不敗的地位,就看經濟戰他能不能撐住了。

第三個底蘊是民族文化。從地理上講普遍的,越往北,人民越兇悍;生存越艱難,人民越雄壯。即便是中國國內,也能觀察到這一點。那麼,俄羅斯地處極北,自然民風更加彪悍,更加吃的了苦,更加吃軟不吃硬。這也就是為什麼無論怎麼壓俄羅斯,經濟上的打擊很難讓俄羅斯國內生變,反而普京支持率一直保持高位。

然後補充說一下經濟吧。俄羅斯的經濟確實不發達,但他國家畢竟體量大。就跟中國一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仍然很多的國家,目前是美國頭號假想敵,也是美國最大的債主。俄羅斯不富裕,但憑藉巨量的基數,國家仍然可以算是一個有錢的國家。再一個俄羅斯能源賣得多兇,其能源出口量在世界上排名應該有前五吧(這個我沒具體查過。)所以目前經濟制裁確實讓俄羅斯很艱難,但至少大大削弱了他的收入能力,離他過不了日子還有一段時間。經濟制裁是雙刃劍,美國是肯定扛得住的,歐洲就不一定了。


酷酷的音樂

答案很簡單,因為俄羅斯有一個很會玩牌的總統普京。

首先蘇聯解體後,為了贏得西方的經濟援助,葉利欽在西方的主導下籤署了《反導條約》,很多核武器在西方的監督下眼巴巴被銷燬,98年的金融危機差點讓俄羅斯經濟奔潰,世界銀行和國際貿易基金組織遲遲不向俄羅斯伸出援手,至此,葉利欽看清了西方的面目,啟用年輕有為的普京上臺,在普京上臺的前幾年,為了贏得穩定的發展空間,普京和美國還是走得挺近的,作為克格勃出身的普京,還是柔道高手,深諳政治的牌應該怎麼打。現在雖然遭受美國和西方制裁,還有中國和印度。

其次,前幾年由於世界原油價格暴漲,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加速,外匯儲備增加。俄羅斯從98金融危機吸取教訓,每年都增加黃金儲備,一方面可以應對來自美國製裁帶來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國內物價。從近期美國製裁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的結果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影響有限,還反制裁美國,當然俄羅斯對美國的制裁更多是展示姿態,委內瑞拉因制裁亂成一鍋粥。

最後,俄羅斯擁有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這是普京手中的王牌,普京時不時放出“俄羅斯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聲音,搞得美國在對付俄羅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一下子無所適從,慌了手腳,以至於在烏克蘭、敘利亞問題上節節敗退。

普京縱橫國際政壇十幾年,的確是玩牌高手,美國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本意是想烏克蘭脫離俄羅斯,結果俄羅斯火中取栗拿回了克里米亞;美國在中東發起“阿拉伯之春”,本意是想搞亂中東,讓自己可以進一步控制中東石油交易,讓以色列漁翁得利。結果沒想到俄羅斯會孤注一擲,出兵敘利亞,還把北約盟國土耳其和美國死對頭伊朗拉到自己麾下。而且特朗普當政更有利於普京,特朗普是個商人,以實用主義和利益至上就是所謂的“美國優先”治國,在政治和戰略上無法和普京相比,特朗普上臺一年多很多政府職位還是空缺,以至於希拉里都忍不住出來發聲“特朗普損害了國家利益”,一些議員還打算彈劾特朗普,連軍隊都收回了特朗普的指揮權。

另外普京也深知中美俄的三角關係,單憑一己之力難以和美國長期抗衡,最終一定會損害俄羅斯的利益,畢竟俄美實力差距太大,於是積極和中國走近,形成和美國對抗態勢,而且利用北方四島問題牽扯日本,一會給點糖果安倍嚐嚐一會又派戰略轟炸機去日本繞一圈,由於二戰的原因,美國不敢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幫日本發聲,看著日本被俄羅斯當猴耍,只能乾瞪眼。普京雖然和美國關係搞僵,但和歐洲特別是德國還保持比較好的關係,歐洲除了英國和一些需要美國保護的小國,其它國家為了自身利益,一般都不太願意充當美國的馬前卒,畢竟現在大國間很難再有零和遊戲,而且中美俄三國關係是世界穩定的基石,任何一方過於強大都不利於世界的穩定。


麼爺的舅舅


討論這個問題前先請各位看看俄熊這個大塊頭地圖,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還有總面積達1707萬平方公里面積,俄羅斯跨越北緯50~70°的歐亞大陸大部地區,南北寬2500~4000公里,東西長9000公里,海岸線長約3.4萬多公里。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地球上唯一能在礦產資源上自給自足的國家。其中諸如石油,天然氣,鎳,鐵,金剛石和銅的儲量位都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已發現的石油儲量大約是109億6千萬噸,居世界第7位。

俄羅斯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一,總量達到47.8萬億立方米。

俄羅斯已勘探的煤炭資源(包括煙煤,無煙煤和褐煤)的儲存量為1570億噸,居世界第3位。

俄羅斯已發現的鐵礦石儲量大約是390億噸,位居世界第3位。

俄羅斯的鎳礦儲量大約是610萬噸,居世界第4位。

俄羅斯已經發現的銅礦儲量大約是3000萬噸,居世界第7位。

俄羅斯的金剛石礦資源大約是4000萬克拉,位居世界第5位。

所以說俄羅斯落後只是經濟上落後,但資源不僅不落後還相當富足。



如果說俄羅斯資源富足還是一方面,而其龐大的軍事工業尤其是繼承了前蘇聯核軍事,更是讓美國不敢對之有任何動武的想法。



還有俄羅斯一直就是個戰鬥民族,一戰二戰雖然都是戰場,但都是戰勝國。

總之,俄羅斯是要資源有資源,要武器有武器,特別是巨無霸的國土縱深,更是葬送所有來犯之敵的墳場。這就是俄羅斯敢叫板美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