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老朋友相談甚歡

熱心的讀者是否發現,這幾天習近平主席會見了眾多老朋友,5月22日在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安全會議秘書第十三次會議的外方代表團團長,5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晤。這不,5月25日習近平主席又迎來了一位老朋友——法國前總統奧朗德。想必大家都好奇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這個老朋友時說了些什麼呢?現在,請各位讀者跟隨“學習大軍”一起瞧瞧吧。

真心好友,真誠相待。在會見奧朗德時,習近平指出:“在你任期內,我們成功實現了互訪,共同開創了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為中法關係的長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習近平對於奧朗德這位老朋友,評價是十分高的,讚賞他在擔任法國總統期間為促進中法雙邊關係、增進中法在國際事務中合作所作貢獻。由此可見,兩國間真誠的友誼必然是來自健康的雙邊關係。早在1964年,法國作為第一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就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友誼。在2015年11月2日習近平同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舉行會談中就指出:“中法關係蒸蒸日上,各領域務實合作和人文交流碩果累累。兩國關係邁上了新臺階,成為更加成熟穩定、更加深入務實、更加富有活力的一組大國關係。”從中無不證明,對於積極同中國發展和諧、友好雙邊關係的老朋友,不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是十分歡迎和珍惜的。習近平認為,中法關係始終是中歐關係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他高度重視兩國的友誼,在處理兩國關係中顯示出極大的熱情和誠意,在推進中歐政治對話的深入、完善中歐互動機制的建設與引領人文交流的發展等方面,更是發揮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不凡的外交藝術。

通途大道,一片光明。習近平指出:“我對中法關係的前景充滿信心。”對於中法關係的前景,習近平的信心又來自何處呢?首先,法國是第一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中法關係就遠遠超越雙邊範疇,具有鮮明的戰略性特徵。其次,地緣政治上互不構成威脅,在經濟上又具有互補性,科技合作上也相互學習,作為兩個極具影響力的大國,都有責任、有能力在求同存異中尋求適當的平衡。這些都為兩國繼續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三,兩國作為負責任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重要經濟體和東西方文明的代表,共同促進全球發展、世界和平是雙方的共同訴求。習近平在1月8日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時也強調過:“ 兩國可以超越社會制度、發展階段、文化傳統差異,增進政治互信,充分挖掘合作潛力。”萬丈高樓拔地起,正是由於中法兩國間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有著共同的利益,推動中法關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一種歷史和現實的需要。

緊密協作,共創未來。習近平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深刻複雜變化,同時世界各國相互依存加深,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中方願同法方加強戰略協調,堅持多邊主義進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增長、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維護和平穩定、開放包容的國際秩序作出積極貢獻。”作為舉足輕重的兩個大國,在全球層面,中法共同承擔著促進世界穩定、繁榮的重要使命。在當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的國際背景下,相互依存才能有發展,團結就是力量,促進中法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和不斷加強雙方合作,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貢獻。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國際體系方面,雙方勇於承擔責任,堅持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作為G20的重要成員,雙方在維護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體系方面,積極主動發展自由、平等的貿易關係,極大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始終和法國保持一致態度,主動作為,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做出突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應對反恐等其它全球性挑戰方面,雙方擴大合作領域,成為世界和區域和平穩定的中堅力量。當今世界,中法兩國都要站在全球高度,負責任地為人類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坦誠相待,贏得肯定。奧朗德表示:“我珍惜同習近平主席的友誼,高度評價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方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特別是為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所作的重要貢獻。在當前形勢下,我很高興法中戰略合作態勢能夠得到延續和鞏固,這有利於維護多邊主義、有利於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國際和地區問題。”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幫扶的基礎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只有以真心才能換得真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的帶領下,中國在世界的舞臺上所取得的成就、所付出的努力、所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日久才能見人心,路遙才能見馬力,習近平正是以他博大的胸懷、睿智的遠見、高超的政治智慧才能贏得滿座高朋的喝彩,才能贏得了無數的鮮花和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