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農家樂只要有房住、有田玩、有飯吃就行了?不是的!

“農家樂”發展要以“農”為根

農民要通過自家的良田、果園、庭院、魚塘、牧場等展示農村風貌、農業生產過程、農民生活場景,通過展示吸引旅遊者;餐飲接待設施可利用自家的宅地和現有生活設施改建或改善而成,要充分體現農村、農業、農家、農民的鄉土氣息。由於“農家樂”已經成為品牌,很多城裡人開設的或開設在城裡的餐飲服務設施也大打“農家樂”品牌,實際上同真正的“農家樂”相去甚遠。

你以為農家樂只要有房住、有田玩、有飯吃就行了?不是的!

“農家樂”發展要以“家”為形

“農家樂”應該以家庭為單位,不求全,不求大,其形應該體現出“家庭”的形態。既然是“家”,其規模就應該適度,不應貪大求洋;發展應該特色化,不應大眾化。平江縣盤石洲村“農家樂”就是以土、特、多而著名。所以,“家”是農家樂的載體,無家不以成“農家”。

你以為農家樂只要有房住、有田玩、有飯吃就行了?不是的!

“農家樂”發展要以“樂”為魂

“農家樂”以什麼取樂?城裡人戲言:換個地方打牌。其實,“樂”也要利用“三農”做文章,設計參與性強的項目,簡單的農事、農活,如採摘、推磨、苗木盤扎等。以樂為魂就是要發揚光大“農家”的文化內涵,深入挖掘,突出特色,做出項目,如農民喜聞樂見的花燈、皮影戲、山歌、龍獅、地花鼓、踩高蹺、講故事等,使“農家樂”旅遊充滿魅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你以為農家樂只要有房住、有田玩、有飯吃就行了?不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