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人在義烏:中國沒有炮彈只有business

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附近,常駐著一萬多名阿拉伯外商,其中有1/10來自飽受戰火蹂躪的敘利亞。

在他們當中,有開公司的老總、來採購的客商代理人、在義烏工商學院學中文的留學生,也有在餐廳打工的初來乍到者……他們以不同方式匯入這座沒有戰火的江南小城裡,又不約而同地把人生編織進這個龐大而富有生機的國際級小商品市場裡。

前些日子,美英法的精準打擊,使得戰火7年未熄的敘利亞再添廢墟。這篇文章將鏡頭對準了這群家國已成焦土的敘利亞商人,看他們和義烏如何相互捏塑,又如何在家國與去留之間徘徊。

敘利亞人在義烏:中國沒有炮彈只有business

敘利亞人在義烏:中國沒有炮彈只有business

“China is business!在義烏,人們眼裡只有客戶、客戶、客戶。你可以閒適地走在路上,而且不用擔心會有炮彈襲來。”

當110多枚戰斧式導彈染紅了大馬士革的夜空時,距離敘利亞7000公里外的義烏中東街則是另一番景象。

夜幕降臨,羊肉串小販們熟稔地在燒烤架旁邊刷著醬,江南地區本來沒有的大排檔燒烤文化,被大量阿拉伯燒烤攤升起的嗞嗞聲填補了空白。

敘利亞人在義烏:中國沒有炮彈只有business

2018年4月,浙江義烏市,賓王夜市的異國風情街(俗稱中東街),抽著阿拉伯水煙的人。

來自敘利亞的阿布杜拉就像坐在自家的街頭,用精美的銀器泡著茶,享受著又一個平靜的夜晚。

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定居在中國。這個小時候在《天方夜譚》中讀到過的遙遠國度,現在是他跨境生意的基石。

就像一千多年前的阿拉伯商人在中國經商、定居一樣,如今歷史在義烏重演——目前,有為數上千像阿布杜拉一樣的敘利亞商人聚居在義烏。有人一家兩代都在這裡經商;也有人初來乍到,寄望在這個被稱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生意場上掘得一桶金。

路過一家中東餐廳時,敘利亞小夥默罕默德正在吹旺水煙的炭火。默罕默德來中國已經三年了,在義烏開有一家理髮店,最近由於店面搬遷有了些空檔時間,默罕默德便到一家餐廳打工,專門負責給客人們點水煙掙些外快,多的時候一晚上能賣40多支,一支賣30元人民幣。

普萊特是這家敘利亞餐廳的老闆,他正和一位來餐館喝咖啡的老鄉聊天。普萊特來義烏已經有13年,一直都在開餐館。

夜裡,拿著留學生簽證的敘利亞小夥烏爾比安在中東街一家檯球店打檯球。

一家敘利亞餐廳裡,幾位敘利亞服務員正在開著玩笑。其中一位(最右)剛來中國一週,來之前,他在敘利亞學了四年的中文。

Made in 義烏這裡是商品世界的耶路撒冷

2002年,當阿布杜拉還是個7歲的孩子時,父親和叔叔就帶著敘利亞的樣品來到義烏,尋找當地的生產商。

受家人的影響,阿布杜拉12歲就開始打理公司的跨國業務,並在2014年追隨叔父的腳步來到中國。如今,這個95後年輕人已經是義烏生意場上的老手——他每年要向家鄉敘利亞發送大概100個集裝箱,每箱貨的價值大約在30至40萬人民幣之間。

23歲的敘利亞商人阿布杜拉,這天他上店裡挑樣品。

4月中旬的一天,我和阿布杜拉一起來到國際商貿城“跑市場”。

550萬平方米的小商品城裡,有7萬多家商鋪、210多萬種商品可供選擇:

廣州製造的氣球,景德鎮燒製的茶杯,以及平湖縫製的拖鞋,又或者是你會在開羅機場買到的那種微型塑料金字塔。

而且種類細化得驚人,一家店很可能只賣一種產品。“比如錘子,就有非常多的規格花色。”

阿布杜拉最終在一個只有9平方米的攤位前停下,目光在展架上“S”型掃蕩了幾遍之後,他最終鎖定了目標。“砰砰砰”,他拿起兩隻錘子用力砸了幾下,眼瞅著質量還行,就開始和攤主討價還價。

阿布杜拉在外貿商城和一位女老闆合影,他是這位女老闆的大客戶。

“中國的商品是最便宜的,質量也不錯,而且無論要什麼東西,只要有樣品就一定能做出來。”一天下來,他向我總結到——而且中文說得非常溜,有時還會用漢語和你開玩笑。

義烏國際商貿城裡一塊寫滿外文的廣告牌,下面配以一行中文字:“只要告訴我們你想要什麼產品剩餘事情我們搞定你就在家等收貨”。

相比起其他地方,阿布杜拉的同鄉兼好友,曼吉達更喜歡義烏。

白天,他也會到義烏國際商貿城裡轉轉,看看有沒新品上市。夜晚,則活躍在五愛小區和異域風情街一帶,和抽著水煙的老鄉們討論生意經。

曼吉達正認真地記下每件產品的規格。身後,一位中國老闆和中東老闆正在聊著生意上的事情。

晚上六點半,曼吉達來到健身房鍛鍊。

義烏人不會因為他的信仰或者長相而投來異樣的目光:“如果你在其他地方,你會看到中國人、法國人、阿拉伯人。而在義烏,人們眼裡只有客戶、客戶、客戶。”

偌大的商貿城裡總是充滿活絡的氣氛,義烏港永遠有貨物在流通,人們永遠有錢賺……更重要的是,在這裡,你可以閒適地走在路上而不用擔心會有炮彈襲來。

獨自在飯店裡抽著水煙的商人。根據義烏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6年,義烏政府共向9675名外國人簽發了居留許可,其中近半數以上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也門、阿富汗等飽受戰亂的國家。

7000公里外也曾有個“義烏”但已是廢墟

談至此處,我和曼吉達的話題不自覺地轉向了7000公里外的敘利亞。

一個多月前,發生在東古塔地區的爆炸又搗毀了十餘家殘存的雜貨店和餐館,最終造成了6人死亡。突襲當晚,曼吉達急得整夜睡不著覺,中斷的網絡使他無法聯繫上家人。

曼吉達這天也在義烏商貿城轉了一下午。在尋找合適的衛浴產品時,他和一位中國做衛浴批發的老闆談起了業務。

在商貿城轉了一下午的曼吉達坐在椅子上休息,他通過電話用阿拉伯語聊著生意上的事情。

和擁有經商基因的阿布杜拉類似,他15歲那年就開始接觸父親的生意。

2014年,正值“敘利亞危機劍拔弩張的頂峰”時期,他離開阿勒頗,抵達中國,開始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中文。

也是在這一年,曼吉達的朋友在戰亂中被導彈炸死;兩年後,他的鄰居一家又遭逢不幸。而這樣的故事,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幾百號敘利亞留學生身上很普遍。

曼吉達今年29歲,目前在學院的中文高級班學習。他的中文名叫李飛龍。“因為我是1988年生的,屬龍。”

在義烏工商學院上課的敘利亞留學生。

曼吉達的中文班同學,扎卡里亞同樣來自阿勒頗。由於局勢動盪,這座敘利亞第二大城市3/4的輕工製造業被摧毀。

在2012年阿勒頗之戰開打之前,那曾是擁有190萬人口的商業重鎮;在一千多年前,那曾是絲綢之路的最西端。

“你知道嗎,阿勒頗人很喜歡做生意。”

放學後,曼吉達騎著電動車去找阿布杜拉。

曼吉達和扎卡里亞來到朋友阿布杜拉的外貿公司。扎卡里亞手裡拿著一個陶瓷樣品,和阿布杜拉一起研究起來。

哪裡有和平,哪裡就有貿易。只是不同派別投下的炸彈,將這座古老的商都頃刻間化為一片廢墟,數十萬人被迫撤離。如今它像一隻破籮筐,盛放著每天與死神擦身的不安。

很多人在戰爭中失去了一切。阿布杜拉在阿勒頗的五金廠就在戰火中化作了粉塵。

2017年7月12日,在阿勒頗Belleramoun工業區的一家工廠內,被炸燬的工廠。

“真希望帶你看看戰爭前的阿勒頗,該怎麼和你形容呢?阿勒頗原來比巴黎還要美麗,那裡的人民開放、包容,知道如何大笑和享受生活。”

三人相視一笑,說:“沒錯!就像是敘利亞的義烏!”

回得去的與回不去的

如今,來義烏的敘利亞人多了,做各種生意的都有。圈子裡便開始流傳著一種說法:“不管是做什麼生意的敘利亞人,到理髮店你都能找到。”

敘利亞人亞希開的理髮店夾在幾家餐館當中的,因為比較瞭解中東人的理髮和修鬍鬚的需求,開店兩年多來,生意格外好。大家經常趁著來理髮的空檔和老鄉敘敘舊,交流一下近況。

這一天,來自大馬士革的蘇拉·阿哈邁德·薩拉克剛好來理髮。他笑著跟我說:“雖然已逐漸適應中國生活,但理髮修鬍鬚,還是要來敘利亞人開的店才可以啊。”

亞希在義烏開的理髮店。亞希說:“常常有中國人好奇想進來嘗試一下,我只能說抱歉了,我會剪的髮型比較單一,也不適合中國人的臉形。但會用咖啡或茶來招待他們。”

25歲的蘇拉·阿哈邁德·薩拉克有一雙綠眼睛,絡腮鬍。敘利亞內戰爆發一年後,他離開了故鄉大馬士革。

“我的父母對我的離開心情複雜。一方面慶幸我保住了性命,另一方面又因為我的離開而傷感。”

2014年,他完成了馬來西亞的學業後,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了義烏。很快,他就給自己取了一箇中文名:麥克。

麥克憑藉著討喜的外形,成為一名淘寶模特和電視劇演員。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戰爭的陰影一直如影隨形。

麥克不時會接到一個槍戰片的角色,夜裡,他來到夜市氣球射擊攤前打了幾局。

大部分時間裡,他需要飾演的是歐洲人角色,“剛開始拍攝的時候,有人會要求我不要說自己是敘利亞人,因為那等同於‘戰亂和難民’。”

但麥克很清楚,自己並非難民,因此也沒有去一個正式接收難民的國家。“如果你說你是難民,別人會覺得你沒有錢。但我有一些錢,也想賺一些錢。”

後來,麥克乾脆說,自己來自法國。

做淘寶模特多年,麥克的薪酬從一天的500元漲到了5000元,兩年前,他花了四萬元買了一輛中國品牌的小汽車,有了車他出行比較方便,自然也擴大了業務。

如今,他和父親開起了外貿公司。對於“敘利亞”的記憶,也逐漸淡化為運輸鏈末梢的一個目的地。

麥克在採購批發平臺alibaba上聯繫廠家,該平臺也是無法來中國實地考察的中東商人蒐集信息以及最終交易的首選。

受戰爭的影響,最近發往敘利亞的集裝箱數量有所下降。但即便生意越來越難做,他也不願回去。

這些年,麥克不但在這裡結識了很多朋友,還邂逅了自己的中國妻子——這讓麥克在處理可能性上多了一分篤定:他想在這裡生活下去,給自己和妻子買一所大房子。

敘利亞人在義烏:中國沒有炮彈只有business

事實上,像麥克這樣在中國組建了家庭的敘利亞商人為數不少。在他居住的阿拉伯社區,一到傍晚總有許多外商的小孩在門前踢足球,那是阿拉伯人最熱衷的運動之一。“快射門!”水泥地上不時傳來小男孩奶聲奶氣講中文的聲音。

而曼吉達則有著另一種打算。

“我準備在阿里巴巴註冊一家貿易公司。”接著又向我透露了另一樁更遙遠的計劃:他打算回敘利亞開一家生產與銷售一體的裝修建築材料公司,合夥人可能會是扎卡里亞和阿布杜拉,設備從中國買,預計投資500萬人民幣。

“敘利亞經歷了多年戰亂,許多房屋被炸燬。等戰火停息了,我們要重建我們的家。”

敘利亞人在義烏:中國沒有炮彈只有business

敘利亞阿勒頗,孩子們在一片廢墟前踢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