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安乃近、馬來酸氯苯那敏…………盤點幾大兒童用藥雷區

匹多莫德、安乃近、馬來酸氯苯那敏…………盤點幾大兒童用藥雷區

近一兩個月來,又是流感爆發,又是常用兒童用藥原料要被召回風波,又是免疫增強劑受質疑,寶媽們拿著手機看新聞標題都手抖了吧?今天一種藥被召回,明天一種藥被質疑,都快記亂了吧?

白熊醫生今天就盤點一下近期被熱議的兒童用藥,還有提醒寶媽,有些藥物真的不能再給孩子用了!

01

被熱議的兒童用藥

1

匹多莫德

匹多莫德用在哪裡?

匹多莫德說明書這樣說:

匹多莫德、安乃近、馬來酸氯苯那敏…………盤點幾大兒童用藥雷區

臨床療效被質疑

冀藥師稱針對兒童匹多莫德用藥,最近五年只有兩篇文章發表。一篇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匹多莫德並沒有顯示出統計學意義上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另一篇結論是服用匹多莫德可能有預防反覆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但這一研究樣本量小,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高質量臨床試驗研究加以驗證。

冀藥師認為,學齡前兒童本身的免疫系統還在不斷髮育成熟中,不應該被輕易冠上免疫力低下的帽子而隨意用藥。除了疫苗可以預防疾病提高兒童免疫力外,歐美主流國家沒有所謂提高兒童免疫力的藥。

冀藥師甚至認為,匹多莫德之所以銷量好,有幾個主要原因:創收需求;部分醫生習慣照說明書機械開藥,不太關注真實療效;為了安慰或應付家長。

白熊醫生觀點

白熊醫生認為:匹多莫德這個免疫增強藥確實不應該濫用,除非有免疫功能檢查的確切依據。

不過,正如循證醫學提倡的要重視結合個人的臨床經驗以及考慮病人的價值與願望,但凡一刀切的觀點註定是片面的不科學的。比如,隨意說兒童免疫功能低下都是正常現象,而無視那些反覆呼吸道感染的真正的免疫功能低下患兒。

白熊醫生認為,如果質疑匹多莫德這個藥的療效和使用問題,大可以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啟動再評價。目前未發現此藥副作用,就不應該在大眾媒體上苛責全國10萬的臨床兒科醫生,大幾十萬的內科、耳鼻喉等科的醫生——“照說明書機械開藥”,更不應該拿來恐嚇使用過的公眾,引發醫患間莫名的焦慮與矛盾。

匹多莫德來自意大利進口,既然國家批准這個藥上市,批准它的說明書、適應症且進入醫保目錄,那一線的臨床醫生按照適應症用藥是沒錯的,因為進入醫保目錄的免疫增強藥並不多。而且據許多一線兒科醫生反映,這個藥增強免疫功能是有效果的。

對藥物療效最有發言權的,是用藥最多,是直接面對病患的臨床醫生。例如莎普愛思的療效問題,不就是由眼科臨床醫生反映出來的嗎?

另外,孩子的免疫力比成人稍低是正常,寶媽寶爸不用過於擔心焦慮。孩子的免疫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孩子生病、痊癒又反覆生病這個過程,也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過程。當然,免疫功能檢查明顯低下的患兒生病過於反覆,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免疫增強藥。

2

安乃近

安乃近注射液解熱鎮痛效果明顯,它退熱快但同時副作用又多又嚴重,所以這種退熱藥物早已不推薦作為一線藥物使用。

匹多莫德、安乃近、馬來酸氯苯那敏…………盤點幾大兒童用藥雷區

導致粒細胞缺乏症

安乃近導致粒細胞缺乏症的概率約為 1.1%。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我們都知道,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粒細胞作為白細胞的其中一種,就是人體的一種對抗細菌的武器。如果缺乏粒細胞,會使人的免疫力大大降低,感染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其他副作用

安乃近會導致粒細胞缺乏症外,還會引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泌尿系統損害、腎功能損傷、急性造血功能停滯、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鬆解症、蕁麻疹、滲出性紅斑等過敏症狀,嚴重的還會引發過敏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

被多個國家禁用

1977年,美國正式禁用安乃近,該藥撤出市場。後來,日本、澳大利亞、伊朗以及好幾個歐盟成員國等 30 多個國家接連禁用了安乃近。含有安乃近成分的複合製劑,還有重感靈片為中成藥,現在也淘汰了。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在 2008 年發佈過關於安乃近不良反應的通告,還指出“建議安乃近僅限於其他解熱鎮痛藥無效的患者短期應用,必須連續一週以上應用時,務必加強血象監護。”

在最新的2015年版《中國藥典》第二部中,安乃近這種在2010年版藥典中還收錄的藥物已經被刪除,提示 這種藥物離禁用不遠了。

總之,孩子發燒不要用安乃近就好了。安全的退熱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3

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

馬來酸氯苯那敏就是“撲爾敏”,抗組胺類藥,主要用於鼻炎、皮膚黏膜過敏及緩解流淚、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症狀,很多感冒藥裡都有這個抗過敏成分。

被召回的原料藥

2017年12月1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總局關於瀋陽新地藥業有限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生產馬來酸氯苯那敏的通告(2017年第211號)》(以下簡稱“通告”)。

匹多莫德、安乃近、馬來酸氯苯那敏…………盤點幾大兒童用藥雷區

馬來酸氯苯那敏這種原料藥涉及多類製劑藥品,如小兒氨酚黃那敏、維C銀翹片、美敏偽麻口服溶液等,《通告》引起軒然大波,網上一陣恐慌,“感冒藥出事了!” “小兒氨酚黃那敏出事了,不能再吃了”……

簡單“避雷”方法

但事實真的需要如此恐慌嗎?

該《通告》是說,要求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監督企業召回所有2017年生產的馬來酸氯苯那敏原料藥。所以,寶媽們看清楚了,並不是所有小兒氨酚黃那敏都出問題了,而是採用了瀋陽新地藥業有限公司2017年生產的馬來酸氯苯那敏原料的那些藥出問題了。

寶媽最簡單粗暴的“避雷”方法,就是不買這個藥廠生產的,含有這個成分的藥啦。

謹慎使用馬來酸氯苯那敏

白熊醫生提醒各位寶媽,不買有問題的藥,也不代表用藥時不會出問題。

2007 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統計發現有 69 例因服用含“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過量死亡的病例,其中多數為 2 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國兒童普通感冒規範診治專家共識(2013年)指出:馬來酸氯苯那敏是兒科常用的抗組胺藥,兒童因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特別是 2 歲以下兒童,用藥需謹慎。

02

不要給孩子用這些藥!

除了安乃近不能用,匹多莫德要在醫生指導下用,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慎用,寶寶感冒發燒,不要使用以下這些藥物。

1

尼美舒利

2011年,我國食品藥品監管局就曾下發了一條《關於加強尼美舒利口服制劑使用管理的通知》。該通知規定:根據尼美舒利口服制劑不良反應監測報告,決定採取進一步措施加強尼美舒利口服制劑使用管理,調整尼美舒利臨床使用,明確尼美舒利禁止用於12歲以下兒童。

2

阿司匹林

3

氨基比林

氨基比林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嚴重的粒細胞減少症,導致免疫力下降,並引發各種感染。現行的美國藥典、歐洲藥典、日本藥局方已經查找不到此藥。目前國內仍在使用的氨基比林複方製劑有去痛片、酚氨咖敏顆粒、複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在最新的2015年版《中國藥典》第二部中,也找不到氨基比林的身影了。

4

非那西丁

非那西丁也曾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退燒藥。1953年後,歐洲許多國家發現腎病患者大量增加,調查後證實與服用非那西丁有關。去痛片、複方阿司匹林片(APC片)、氨非咖片(PPC片)三類藥中都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成分,不能讓寶寶服用!

匹多莫德、安乃近、馬來酸氯苯那敏…………盤點幾大兒童用藥雷區

5

利巴韋林注射液

利巴韋林對多種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目前只有口服和霧化這兩種。而利巴韋林注射液在臨床上有明顯的致畸胎作用,且很可能引起白細胞減少和溶血性貧血。

6

單磷酸阿糖腺苷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也明確指出: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容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呼吸困難等,還可能會引起精神障礙和神經損害以及骨髓抑制等。這些不良反應的出現,大多是因為臨床上使用單磷酸阿糖腺苷時,超出其適應症。所以也不是絕對不能用,但必須要用對適應症。

7

更昔洛韋注射液

更昔洛韋也是常見的抗病毒藥物之一,它僅僅對於鉅細胞病毒等特定病毒有效。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一般孩子孩子感冒有自限性,何必要冒著風險去注射呢?

03

對孩子安全的退燒藥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小兒退燒藥主要為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

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是WHO推薦的3個月以上嬰兒和兒童高熱時首選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劑量是10~15mg/kg,間隔時間4小時以上,每天最多4次。

合理使用的情況下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但過量使用可能造成孩子肝臟損害。

2

布洛芬

布洛芬退熱持久,抗炎、鎮痛、解熱,在美國是允許6個月以上患兒使用的退燒藥。使用劑量是5~10mg/kg口服,每6個小時一次,每天最多4次。

但使用布洛芬退燒過程中,會大量出汗,所以不適用於有脫水症狀的孩子。同時,布洛芬通過腎臟排洩,腎臟功能不好的孩子也要謹慎使用。

有關兒童感冒、發燒、流感的用藥及護理,寶媽可以回顧白熊醫生撰寫的相關科普文章:

被3700元掛號費刷屏了?教你孩子發燒啥時看醫生和正確用藥!

別再把流感當感冒治了!專家支招:如何識別流感不耽誤病情?

-END-

白熊醫生

張洪宇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專委會常委;

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分會發育行為學組委員;

中國兒童ADHD(即多動症)大聯盟成員;

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分會神經學組專家聯盟成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兒童及青少年分會委員。

1990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從事兒科臨床醫療工作27年。

至今,有超過20萬兒童病例的臨床經驗,對兒童常見病、多動症、抽動障礙、頭痛頭暈、遺尿症、兒童心理障礙、行為異常有多年研究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