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總是帶有很強的地域性,與當地的風土人情有著必然的聯繫。山西由於特定的歷史地理條件,地處黃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大自然情有獨鍾的造化,使三晉大地成為世界上生長雜糧品種最全的地域,有著諸多與“吃”有關的物產和特產,為山西成為麵食之鄉奠定了客觀現實的基礎。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任何一種文化的形成都離不開群眾智慧的結晶,山西的麵食文化同樣如此。勤勞質樸的山西人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利用大自然賦予的各種雜糧,發揮聰明才智,做出花樣繁多的山西面食,使山西的麵食文化形成了諸多結構形式與特點,其中“面菜合一”“菜飯合一”就是山西民間百姓最家常最普遍的吃法。如今天的這道“谷壘”,還有“不爛子”、““和子飯””等等。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谷壘”是典型的山西人菜飯合一食品,是一日三餐的常食之物。以面的品種分,有白麵谷壘、高梁面谷壘、玉米麵谷壘、莜麵谷壘等數種。以加入的蔬菜種類分,又有蘿蔔谷壘、豆角谷壘、榆錢穀壘、芷蓿谷壘,食時各有獨特風味。茄子谷壘製作難度較大,削皮、切丁、過水、滾面都比較容易,難度在於掌握蒸制時間。時間稍長,菜面脫離,炒時不利;時間過短,面熟而菜生,難以入口。要想恰到好處,一要視茄子的老嫩,二要把握好火候。許多家庭婦女蒸出的谷壘,光澤好,有彈性,用豬油加蔥花食鹽炒而食之,柔嫩可口,芳香味長。北部居民常吃的莜麥面谷壘,顆粒如黃豆大小,筋韌細膩,使人常食不厭。春季吃白麵芷蓿谷壘,更是講究。過去,連鉅商大賈也常常“染指”。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據說: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初六,慈禧與光緒皇帝西行西安路經靈石,在兩渡官宦世家何府吃到“谷壘”與“和子飯”時胃口大開,讚不絕口,臨行時叮囑李蓮英記下用料和全部製作過程帶回宮內。相傳慈禧返回京城,便經常讓廚師給她做“谷壘”與“和子飯”吃。從此,慈禧喜歡吃“谷壘”與“和子飯”的趣聞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原材料和調味料】:

【原材料】:茄子2根、小麥麵粉100克、玉米粉50克。【調味料】:小蔥、花椒粉、食鹽、食用油。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製作過程】:A.谷壘的製作過程: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1.茄子用清水沖洗乾淨,撈出瀝乾水分。2.洗淨的茄子去皮,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見方塊。3.切好的茄子塊用涼水衝一下。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4.瀝乾水分,放在一個乾淨無水的容器裡。5.小麥麵粉與玉米粉放在一個深容器裡,用筷子攪拌均勻,使兩種麵粉混合。6.茄子塊上面均勻的先撒一層拌好的混合麵粉。

令慈禧太后也喜歡的美食,簡單超好吃,上桌瞬間清盤!

7.用手將茄子塊和麵粉充分的拌勻。8.重複6、7的步驟,再撒一點麵粉再拌勻,邊撒邊拌。直到盆裡既沒有多餘的麵粉,又要讓每個茄子塊的各個切面都均勻的沾滿面粉,且茄子塊彼此之間不粘連,這樣茄子谷壘就拌好了。

B.谷壘的蒸制過程:

1.電飯煲的蒸屜上鋪好蒸籠布。2.將拌好麵粉的茄子谷壘塊放入蒸屜裡。3.電飯煲內膽放水燒開,

4.放入蒸屜,用筷子將茄子塊中間扎一個洞。5.蓋蓋蒸制10分鐘,至電飯煲上汽就可以了。6.蒸好的茄子谷壘。

7.找一個無水乾淨的盆,趁熱將蒸好的茄子谷壘倒在盆裡。8.用筷子將聚在一起的茄子谷壘輕輕抖散劃開,放在一邊晾涼。

C.谷壘的炒制過程:

1.鍋內放油燒至油熱。2.小蔥洗淨切蔥花。3.放入小蔥花,煸出香味。

4.倒入晾涼的茄子谷壘。5.用鏟子不停的翻炒,使茄子谷壘表面呈金黃色,發出焦香味。6.調入適量的食鹽。

7.撒入適量的花椒粉。8.用鏟子攪拌均勻即可。

小貼士

1.茄子切塊時大小要均勻,這樣蒸制時茄子塊的成熟度一致,不會出現半生半熟的現象。2.茄子塊用涼水衝一遍,撒麵粉時有利於掛粉,但要注意一定要控去多餘的水分,否則拌粉時麵粉與水分 接觸,容易形成疙瘩狀,不利於茄子塊均勻掛粉。3.一般麵粉與茄子塊的比例為1:1.5。每次撒麵粉的量不要太多,要邊撒邊加麵粉,這樣在拌茄子塊時更 容易操作。

4.麵粉與茄子塊拌勻是個技術活,這一步很重要。拌好的茄子塊中,要既沒有多餘的麵粉,又要讓每個茄子塊的切面都均勻的沾滿面粉,且茄子塊彼此之間不粘連。

5.掌握蒸制時間很重要。時間稍長,菜面脫離,炒時不利;時間過短,面熟而菜生,難以入口。

6.炒制時,要將谷壘炒到色澤金黃,發出焦香味,才能突出谷壘的口感。

7.調味料可以在A部分拌好茄子塊時加入,也可以在炒制時放入,我喜歡炒的時候放,但都要攪拌均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