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人出獄後創業,90歲時已身價數十億,靠的是什麼?

在2002年的時候,他刑滿釋放,當時已75歲。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發生這種事情,一般都是萬念俱灰,似乎早已看淡時間冷暖,之後就是安度晚年。但是他不是這樣的。在他的觀點中:找點事情做總是好的,先這有什麼意思?於是他便和自己的妻子一起,上山種橙,開啟了創業之路。他就是褚時健,一個傳奇人物!

75歲老人出獄後創業,90歲時已身價數十億,靠的是什麼?

褚時健,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褚橙創始人,先後經歷兩次成功的創業人生,被譽為中國菸草大王、中國橙王。74歲那年,他與妻子包山種橙, 花了十年時間讓“褚橙”從雲南紅到北京,創造了新的傳奇。王石看到這樣不服老的褚時健,硬生生改變了自己對退休生活的設計。王石說:“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站到頂峰,而是從頂峰跌落之後的反彈力。”

自從15歲喪父後,他輟學回家,之後就以釀酒為生。在剛學會釀酒的時候,善學的他就研究溫度對釀酒的影響。於是他就想方設法保持發酵的溫度,他還建議師傅把門關上。最後經過嘗試,他發現更低成本的釀酒方法,別人用3斤糧食釀1斤酒,他只要2.5斤,而且酒的質量還比別人的好。最後賣的也是比別人家的好。

75歲老人出獄後創業,90歲時已身價數十億,靠的是什麼?

褚時健接手曼蚌糖廠時,糖廠從來只賠不賺,新平財政平均每年都要貼給糖廠超過20萬元,工人工資只發5個月的工資,其餘時間只能打短工掙錢。而他把榨糖機的滾筒從3個增加到了9個,他學會了燒氧焊、電焊等技術,還會自己修鍋爐,褚時健知道“你要自己搞懂了,才喊得動別人”。他開始以計件工資的方式給工人計算薪酬,在甘蔗地裡修路,讓工人給農戶砍甘蔗腳葉,他說“做生意不能只想著讓自己賺錢,要適當讓利”……

在他52歲的時候,被調往捲菸廠。一干就是17年,在他的努力下,從利潤9000萬到創利稅達800億元以上,每年上繳的稅金就佔到雲南全省財政收入的60%,外人都說,一個企業養活了大半個省!在2002年,75歲的他再次種橙,褚時健把他自少年時代就有的獨立思考能力發揮了出來,更把他在企業管理的方法應用到了農業領域,努力避免看天吃飯的情況,不斷總結細化、數據化,開始摸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

75歲老人出獄後創業,90歲時已身價數十億,靠的是什麼?

巴頓將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非常欣賞這句話。我到深圳以後,有低谷,有反彈,有很多曲折,但再怎麼也不像褚廠長那麼曲折,所以,我那一次非常感慨:褚廠長已經70多歲了,還在展望六年之後的漫山遍野,所以用巴頓將軍的話來衡量褚廠長是再恰當不過了。

有人說,褚老75歲創業,而且選擇的還是最艱難的農業領域,那麼他成功靠的是什麼?縱觀褚廠長的一生,我相信你可以找到答案!你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