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為何給魏忠賢修墳立碑?因他認識到明要亡於東林黨而非閹黨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明朝滅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內政問題,其中東林黨和魏忠賢的黨爭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今天看看這兩派到底誰是禍首。

崇禎為何給魏忠賢修墳立碑?因他認識到明要亡於東林黨而非閹黨


一、明朝末年遇到的問題

1、後金興起,大明在那裡投入了太多的部隊及軍餉;

2、天災不斷,西北的農民起義不斷,並且殃及整個中國北部。

3、藩王眾多,浪費了太多的財力;

4、政府腐敗,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

5、政府收入太少,無法維持,稅收太重民心不穩。

這些問題是相互關聯的,並非單一。

從人口上看,明未比明初增加了太多的人口,這塊土地無法承載,因此饑荒成了必備的事情,天災更加劇了饑荒,而戰爭又要求增加稅收,腐敗的官員更讓民眾不得不反。

二、明朝還有明天嗎?答案是可以有!

1、與後金和談,該當孫子當孫子,只要不打仗就行。;

2、增加收入,開放海禁,對工商業徵稅;

3、消減藩王待遇,讓他們上戰場,對內揮起屠刀;

4、殺官員,用他們的財產充公,開放八股,選新關員。;

5、巡綬南京;

6、不予救災,滅掉西北叛亂。

三、看閹黨和東林黨如何解決問題

1、魏忠賢

魏忠賢當權的時候明朝爆發了小冰河時代,而以往的一些大地主們紛紛凍結了和明朝的關係,而一個個的選擇了換取地方上的自治不願再上繳國庫,因此就造成了明朝國庫的空虛。

崇禎為何給魏忠賢修墳立碑?因他認識到明要亡於東林黨而非閹黨


而此時的魏忠賢就大力加強特務組織,逼迫那些人繼續忠於明朝強迫他們交稅,避免了藩鎮自立和國庫空虛的情況。

之所以說魏忠賢可以救國是因為他壞,沒有道德,你可以讓他將富人殺了,補充政府財力。他可以賣國,可以和金人和談,他可以沒有節操,到南京避風頭。

崇禎為何給魏忠賢修墳立碑?因他認識到明要亡於東林黨而非閹黨

他可以對農民不義,殺光造反的人。他可以為了錢殺藩王,他可以為了錢開放海禁。

一個朝代後期,壟斷已經形成,無論那些有錢人是否善良,在不改變生產力的狀態下,只能將他們殺了,將多餘的民眾殺了,否則只依靠土地只能等來滅亡。
崇禎為何給魏忠賢修墳立碑?因他認識到明要亡於東林黨而非閹黨

而魏忠賢一死,就沒有再去替皇室背這個罪名,而崇禎在上吊的前五天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還特意重葬魏忠賢,為其修墳立碑。

所以時代需要他,他是明朝的救星。


2、東林黨

魏忠賢當政的時候,皇帝想要錢那隻需和魏忠賢說數就行了。

而魏忠賢死後堂堂一國之君崇禎向大臣們籌款的時候,就差跪下了,那也只是募集到了幾十萬兩,而李自成殺進京城之後,從那些大臣們家中那個沒有抄出千八百萬的。
崇禎為何給魏忠賢修墳立碑?因他認識到明要亡於東林黨而非閹黨

魏忠賢這人自然是腐敗的代表,但東林黨上臺就會好嗎?實際上不會!

上面那些他們都不會做,他們同情百姓但不可能解決他們的吃飯,他們可以清正廉潔,但不可能殺光貪汙官員,他們有節操但打不敗後金。

而東林黨這幫偽君子自從當政之後他們提出了三大主張。

第一就是開放言論自由,導致之後崇禎幹什麼事情都會被大臣們評價一頓。

第二就是反對宦官干政,因為是之前受魏忠賢的壓迫太深。
崇禎為何給魏忠賢修墳立碑?因他認識到明要亡於東林黨而非閹黨

第三就是反對礦稅和商稅,從根本上來說他們才是剝削農民的人,導致明朝只能向農民徵農業稅,而小冰河時期的爆發更是讓農民交不起稅,這就導致了江南商人醉生夢死,外地農民衣不蔽體。

而且對商人的庇護更是導致了晉商向女真進行鐵器火藥的走私,將整個明朝都賣了。

而且東林黨在位的時候也沒有提出過什麼治國策略,到崇禎醒悟的時候那也已經晚了。

崇禎最後死之前還說:“朕非亡國之君,群臣皆亡國之臣”“文臣人人可殺”的話。

而東林黨都是國家的精英分子,可就是這些精英分子如同一個個蛀蟲一樣,將明王朝徹底的拖垮了。

(一家之言,請多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