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32歲的兒子成家,我得想辦法攢點錢,山裡沒啥收入,我只能幹些這” 66歲張小有如是說,他地處山西聞喜石門鄉中條山腹地貧困山區,全村不到20戶人家,年輕人都搬出山村,村裡就剩幾個年齡較大的村民,他夫妻倆就是其中一戶,他的家庭主要收入靠喂4、5頭牛,種幾畝薄地。至今還居住著七、八十年代蓋得土坯房子,實為簡陋。圖為他把牛趕進圈裡,準備給牛喂草料。


“為了給32歲的兒子成家,我得想辦法攢點錢,山裡沒啥收入,我只能幹些這” 66歲張小有如是說,他地處山西聞喜石門鄉中條山腹地貧困山區,全村不到20戶人家,年輕人都搬出山村,村裡就剩幾個年齡較大的村民,他夫妻倆就是其中一戶,他的家庭主要收入靠喂4、5頭牛,種幾畝薄地。至今還居住著七、八十年代蓋得土坯房子,實為簡陋。圖為他把牛趕進圈裡,準備給牛喂草料。

張小有夫妻兩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今年32歲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說起兒子顯得十分著急,由於家庭條件差,兒子至今還沒有對象,在農村像他兒子這麼大齡未結婚,實在讓父母寢食難安非常頭疼。他說:“在農村結婚的彩禮越來越高,由過去的幾萬塊變為十五、六萬,在村裡要有房、轎車,還要在城裡有房子”,圖為他在給牛添草料。

他說:“給孩子結婚得準備兩處房子,一套城裡的,一套村裡的,光城裡的就是個天文數字,還不算彩禮錢,我有腿部病,他媽有心臟病,我兩幹不了重活,只能在家裡喂幾頭牛再幹些地裡的農活,行情好時,一頭大牛能賣6、7千塊,咱家的條件不好影響了孩子的婚事,兒子三十多了沒有成家讓人很著急”。 圖為他把牛趕到圈裡準備喂草料。


張小有老人去年花了幾千元把大門重新蓋了起來,他說,這都是為了孩子,咱好賴得有個門面像個樣子。其實大門的傍邊依然是多年前的老土坯牆。

他發愁的說,沒有年輕人願意在村裡生活了,村裡沒有幼兒園、學校,年輕人為了孩子都搬到城裡生活了。張小有老人生活了幾十年的山村小院落,土坯牆老屋,看不到一絲現代生活氣息,他在家餵了幾隻雞,種了幾畝地,他說,能省的儘量省,省下的錢為兒子結婚、買房用。圖為老人在給雞餵食。

張小有老人的女兒在她28歲那年,夫妻一家三口外出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女兒和不滿一歲的孩子雙雙離世,這給老兩口精神上沉重打擊,老伴常常拿出女兒的照片看看,以解思念之情。老伴說,想女兒了就看看照片,看一次哭一次,次次傷心。圖為張小有老伴保存的女兒全家福照片。


老兩口看著同齡人兒孫繞膝樂其融融,想到自己兒子婚事心裡怎能不著急?想起乖巧孝順的女兒和可愛的小外孫時傷心難過,禁不住掩面拭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