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看似十分簡單的十二個字實際上卻包含了天地運行的哲理。

試著做一些簡單的解讀。

道德經的開篇語,引人入勝!

大家應該注意到古代文言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如何頓句、斷點非常重要,體現出作者真意和讀者理解能力。

這點很難,所以有"倉頡造字夜有鬼哭"之說,在我看來,文言文言簡意賅、字字珠璣,非慧根深者不能通達,非聖賢不能參透經史子集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類慧文。

這十二字本身出現沒有標點斷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現在流傳最廣的斷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一般流傳較廣的解釋為:"能用語言講出的道法,不是真正的大道,大道只可意會不能言傳。能夠語言描述出來的名法,不是真名法"("名",指刑名,"五變刑名可舉,九變賞罰可言")。

    言外之意,語言本身有狹隘點,不易說清本末之源,容易對事物曲解,所以古人主張不可輕妄言,應該踐行參悟。

老子一生謹遵其道,唯留下一篇五千言的,且其中大多引於上古時期的經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接下來再說一種非主流、少數人的趣味斷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會過來就是:大"道"大"名"存在於是非認可之間,不以是是非非而改變。

少數人喜歡第二種斷法。

原因是商周、春秋老子的時代,文字裡把今天的"說"的意思只用"雲"表示,從不用"道"。把"道"當說解讀,好像是唐宋以後的事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但是,歷史上主流思想認可的是第一種解法,貌似解釋的也堂皇有道理!

對於這句話的意思雖然眾說紛紜,但是很多人都偏向第一種說法:

如果“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話,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如果也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那它也不是真正的“名”。

從一開始,老子所講述的道就不是語言能夠表述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思維與感覺的不同,想要統一理解這句話又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人類所理解的“道”不過是對“恆道”這個概念的有限理解,完全不是“道”本身。

而“名可名,非常名”又把世間萬物分到了兩種狀態下

在意識範圍內,人的意識分為有意意識和無意意識,有名和無名又和這類似。

“有名”就是可以言說的那部分,客觀並且形象,就像林間走獸,花鳥魚蟲,這些都是我們能直接感觸到的。

而“無名”更像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就比如我們常說的“氣場”或者是“氣質”。

它們無形無相,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感知,甚至無法用思維理解。

把這個概念放在空間哲學裡,就如同我們三維的腦部結構無法感知四維的空間,但是四維空間在理論上又是一定存在的。

道家學說中經常強調無和有,實際上無和有也存在於“道”和“名”之間。

而它們也不是具體的某種事物,而是一種關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與“無”兩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彼此相互激發,轉換同時又和諧並存。

在那個沒有句讀的時代,或許標點符號的位置也不符合老子最初的意思。

就連“名可名,非恆名”這句原話也因為要避帝王的名諱在漢代被改為“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放在現代,我們把它斷成“道可,道非,常道”也無何不可。

對於一件事,有說對的,有說不對的,這本是世間常態。

對於這句玄而又玄的話,解讀早已無關對錯,而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如何評判。

看了很多種解讀方式,其實說的都是別人的,自己真正怎樣理解才是最要緊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地萬物運行,自然有一定的規律,但是這個規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我們又想表達出來,寫出來,那只有文以載道了。

但古人早就說過:言不盡意。

我們這個語言是有侷限性的,很難完全表達我們心中的意思。

可我們又不能不說,所以只能盡力去表達,但是表達出來的意思畢竟不能完全符合“道”的規律。

所以,大凡濟世文章,經典語句之所以能源遠流長、流芳千古的主要原因就是容易給後人帶來無限遐想,彷彿在黑暗的世界裡看到一絲亮光,找到前行的方向。它的趣味性在於養育了一批又一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進學之士。

激發大家的思想、辨趣、學識等,這也正是先秦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