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迎親隊途徑黃皮子墳,憑空多了一個新媳婦

文|怪談筆錄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風俗不盡相同,即便相鄰的兩個村子婚喪嫁娶也略有不同。正因如此,才增加了風俗的厚重和多樣。到了陌生的地方,還是入鄉隨俗好,一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二來認同此處的人文,能很好融入其中。今天,咱們的故事就跟風俗有關,閒言少敘,開始嘍!

東山村有個特殊的風俗,迎親隊伍不能從迷糊坡走,不然會發生奇怪的事。迷糊坡是條特殊的分界線,路南是坍塌的舊城牆,路北是農田。村裡人極少越過迷糊坡,即便是三歲的孩童也不願聽到它的名字。迷糊坡顧名思義,進入其中,人就會像喝醉了一般,暈乎乎的。

民間故事:迎親隊途徑黃皮子墳,憑空多了一個新媳婦

由於迷糊坡無人敢踏入,哪兒反成了黃鼠狼的樂園。迷糊坡上時常有隆起的土包,村裡人講,那是黃鼠狼的墳墓。隨著時間的推移,迷糊坡上的墳包越來越多,當地人稱它黃皮子墳。

有一年,東山村的姑娘遠嫁他鄉,還必須穿過迷糊坡,勢必經過黃皮子墳。姑娘的家人很無奈,想要把這事告訴迎親隊伍吧,又怕掃了興,沒敢聲張。女方族中老人長了個心眼,排了幾個能說會道的人跟著。

且說,迎親隊的人吹吹打打趕路了,村民跟在後面湊熱鬧。當隊伍走到迷糊坡,快要到黃皮子墳的時候,很多村民都散了,還有一些膽大的尾隨其後。

新郎官牽著小毛驢走在前面,新娘坐在小毛驢上。新郎官剛踩到迷糊坡,就有些頭暈了,一隻手捂著腦袋,開始打轉。怪哉!異變突生,不知從那颳起一陣陰風,捲起漫天的黃沙。黃沙鋪天蓋地,迷了眾人的眼。風沙來的快,去的也快。須臾,黃沙退去,新娘“哎吆”一聲從毛驢上滾了下來。

民間故事:迎親隊途徑黃皮子墳,憑空多了一個新媳婦

待眾人睜開眼,發現人群中多了一個新娘。兩個新娘都蓋著紅蓋頭,身段和打扮都一樣,真假難辨。這下眾人懵了,兩個新娘其中必有一個是假的。如何是好?掀開蓋頭查看,不妥!新娘的紅蓋頭需要洞房花燭夜挑,一時間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正當這時,一個年長的老人挺身而出,他讓人焚香燒紙,然後把糖果放在黃皮子墳上。老者拱手作揖,十分虔誠的說:“今兒,族中小妮兒遠嫁他鄉,各位仙家也是孃家人。您們這是捨不得小妮走,並沒有惡意哈。待會讓人把酒菜送來如何?”

說來也怪,老者說完,一個新娘抿嘴咯咯笑了:“莫怕,我只是跟你們開玩笑呢,並無惡意。我本是守墳的黃家人,從未當過新娘,今兒就玩玩。過了迷糊坡,我就走!”

民間故事:迎親隊途徑黃皮子墳,憑空多了一個新媳婦

假新娘說完,縱身一躍跳上了毛驢,真新娘和新郎跟在毛驢後面。說來也怪,毛驢走過迷糊坡,一甩蓋頭從毛驢上跳了下來,化作一隻黃鼠狼。黃鼠狼爪子一揮,新娘穩穩當當落在了毛驢背上。黃鼠狼指著新郎道:“小子你莫要欺負我們村的姑娘,倘若她受了委屈,我饒不了你!”

新郎唯唯諾諾,新娘感動的熱淚盈眶。族中的人撒丫子跑回家,準備宴請黃鼠狼的飯菜去了。一場短暫的鬧劇過後,迎親隊順順利利到了男方家。還好,婚禮舉行的很順利。此後,新郎對新娘很好,不敢欺負她。可能不是因為愛,而是怕。怕黃鼠狼來找他,每當新郎要發火,都會戛然而止,樣子尷尬,非常搞笑。

新娘感念黃鼠狼的恩情,每次回孃家都會在黃皮子墳上放些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