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營商環境再優化兩大專項整治工作見成效

(記者 徐中元)今年以來,我市以打造“發展環境最優市”為目標,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通過開展糾“四風”和“辦事難”兩大專項整治行動,層層壓實責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把糾正“四風”、解決群眾“辦事難”和加強作風建設工作貫穿專項整治的始終,全力促進我市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將我市打造成省內營商環境一流城市。

為了著力推動營商環境的優化改善,自2017年起,我市以窗口單位服務質量等5個方面營商環境突出問題為重點,開展整治6個批次,明察暗訪48次,查找出全市存在的問題55件,解決53件,部分解決2件,查找出4件與《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相違背的地方法規,廢止2件、修改2件。

在此基礎上,今年結合優化營商環境的新形勢、新要求,我市再次從糾“四風”優化營商環境和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兩個方面入手,推動營商環境的再優化。糾“四風”整治方面,針對幹部作風、簡政放權、執法檢查、便民服務中的惡疾、頑疾問題,從工作作風、“放管服”工作、審批服務、“親”“清”政商關係、非公經濟(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基層“好狠”、城市形象、經驗複製推廣、宣傳工作等九個方面重點開展自查整改。“辦事難”專項整治方面,以幹部不擔當不作為、群眾“辦事難”和企業“辦事難”等三大類20項具體問題為重點,逐項推進問題解決。

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積極暢通問題收集渠道,設立了“12345”熱線營商環境及“辦事難”問題投訴專線,並聘請了25名監督員和10名暗訪員,通過投訴專線和監督員、暗訪員座談會等方式,收集營商環境問題,並建立了明查暗訪、副秘書長督查、營商環境績效考核和營商追責問責等四項常態化運行機制,有效推動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進一步落實。在4月25日召開的全市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暨“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推進工作會議上,更對20餘家責任單位存在的“四風”和“辦事難”等方面典型問題進行了點名通報批評。

截至日前,兩大專項整治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糾“四風”專項整治已完成自查自糾,形成了問題清單。“辦事難”專項整治紮實推進,“無休窗口”、“出境綠色通道”、“簡易核名”服務等7項群眾便民利企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已經在全市陸續推廣。特別是,以解決企業“辦事難”為目標,為撫順石化等大型企業投資建設項目的行政審批服務建立了“綠色通道”、“代辦員”等制度,有效優化了企業投資環境。下一步,我市將對專項整治中整改緩慢、情節嚴重的營商問題和責任部門,進行逐級監督跟蹤,進一步強化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執行力和問題處理震懾力,以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一極五業”發展戰略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