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娃的家,還要什麼茶几

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這一天終於來臨了,拍爸半年前大手一揮,花了幾萬塊買回來的高級音響,硬生生地被寧寧摁壞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本以為拍爸目睹音響的慘狀,會暴跳如雷,心疼不已的,結果,並沒有。

他一聲不吭,灰溜溜地就自己一人把音響扛去修了,沒有半句怨言。

我想,他也知道,他自己無法抱怨吧。

從音響搬回家那一天起,寧寧就展現了對它的濃厚興趣,一逮到機會,就興致勃勃地開始摁啊、扭啊、擰啊,那個不亦樂乎勁,我們怎麼阻止都沒用。

當時,我就信誓旦旦地跟拍爸說,你這個音響啊,必壞!小娃們得有多大的定力,才能忍住不玩。家裡,根本就沒有音響的生存空間。

果然,預言還是實現了。

孩子,天生對世界充滿好奇和興趣,我們眼中那些翻箱倒櫃、上躥下跳的“惡劣行徑”,其實,都是他們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

很多時候,調皮搗蛋、專搞破壞這鍋,真的不能由孩子來背。

想起前兩年,我到拍爸的親戚家作客,呆了才那麼一兩個小時,母子大戰就上演了好幾輪。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時候,總想這摸摸,那看看,但這個家,卻未曾為孩子改變一絲一毫,根本沒有孩子可以玩耍的地方。

於是,孩子便去翻抽屜玩,不行,裡面有剪刀利器。孩子跑到沙發上跳來跳去,不行,會弄壞沙發。這不行,那不行,孩子無事可幹,不哭哭啼啼才怪呢!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現場大概長這樣)

我忍不住問:外面有沒有什麼可玩的呀,帶孩子去玩玩?

媽媽說:農村地方,哪有什麼玩的,沒有!

我更疑惑了,繼續問:你們平時都怎麼帶小孩啊?

媽媽竟理直氣壯地答道:那就抱著唄!

聽到這個答案,我既驚訝不已,又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們會跟我抱怨說,怎麼帶孩子這麼累啊!

我們很容易忽略了,孩子對環境,其實,也有自己的獨特需求。

他們需要奔跑、需要探索,可我們卻把他們關在堅硬乏味的家裡,結果當然是猶如公牛闖進瓷器店,只能橫衝直撞、野蠻無理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類似這樣……鬧心)

適合大人的環境,不一定適合孩子。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有時就是因為環境不適合造成。改變一下環境,問題或許就會自然消失了。

千萬不要小瞧環境的力量,一片悄然中,它潤物細無聲。

熟悉我的親都知道,我家小拍養成了還算不錯的閱讀習慣。

除了我與她日日夜夜親子共讀之外,還離不開家裡到處是書的環境。客廳有書,房間有書,連衛生間都有書。

但我後來發現書實在太多了,就乾脆把家裡臥室的一整面牆改成書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把書分門別類放好,書架還有專門三層是放小拍的書。當她有了自己的專屬領地,她更開心了,經常一屁股坐在書架邊上,就開始看起書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如果說小拍現在的作文和英語還不錯,我想,跟她一有空就喜歡貓在那裡翻書,大有關係吧。

孩子的體內,彷彿裝了一個吸塵器,不知不覺中,就把周圍環境的能量都吸收了進去。

所以,給孩子一個有準備的環境吧,有書香,有遊戲

,讓孩子漫無目的地玩耍,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去探索,在潛移默化中,孩子自己就能學來很多東西。

孩子雖小,但他也是家的一分子,也有自己對空間的需求。

但我們家的功能,大多都是按照大人的需求來設計的。所以,有了孩子後,真的很有必要為孩子改變環境。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我們現在的房子,是小拍5歲時搬進來的,那時候還沒有寧寧和小lisa。當時沒有考慮到小娃們的需求,佈局現在日益顯得不合理,例如那幾張硬梆梆的太師椅,例如沒有留給孩子足夠的活動空間……

我一直想把房子重新裝修得更適合孩子,無奈動靜太大,只能作罷。但這次拍爸的音響被玩壞,給了我赤裸裸的刺激,我忍不住狠狠刷了幾天裝修網站。

結果,以為自己只是種下了一棵草,沒想到,卻收穫了整片草原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看了這麼多美美的家居圖,我的築巢本能被激發了,好想好想裝修房子啊~可是,短期內還是不可能實現,那不如把這些圖整理一下,跟親們一起分享吧~

我也不是專業人士,裝修又是很個人化的需求,我能描繪的只能是自己理想中的房子。親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挑著來看,能有所啟發就好了^_^

改裝客廳

我們傳統的客廳,一般都是這樣的經典搭配:電視櫃、電視、茶几、沙發。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但有了小孩後,這樣的格局明顯不能適應小孩的需求。 客廳以電視為中心,唯一的後果,便是小孩深深地愛上了看電視!

而大沙發、茶几大面積佔地,小孩根本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收納空間不足,各種玩具、書雜物便堆得到處都是。

所以啊,有了孩子的客廳,一般都是一片狼藉!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有沒有什麼辦法呢?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這簡直就是我理想中的客廳哈!大愛!用一整面牆的書櫃代替電視,再扔掉雞肋的茶几,有了充足的空間,客廳就是一個全家人聊天、閱讀、玩耍的地方。

想看電視,放下投影就可以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而且,這些櫃子收納能力槓槓的。現在下面專門用來放玩具,等孩子長大,安上櫃門就能用作普通收納。完美!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這個客廳也是空空的。餐桌、沙發都特意選輕便的,方便挪動,整個空間能隨時變換佈局,應對不同場景。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上面這些都是大戶型,覺得跟你很遙遠是不是~

其實,即使是小戶型,能夠捨棄茶几,取消電視的核心功能,一樣能為孩子闢出一小塊專屬空間。畢竟,客廳更加應該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的地方。

送給孩子一個閱讀角

強烈推薦給孩子一個閱讀角,不佔地方,卻可以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利用好牆上空間,客廳的沙發邊就能搞一個。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電視櫃旁也行。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柔軟的懶人沙發、坐墊是標配,一定要特別舒服、放鬆,讓人看了就像坐下來。甚至閱讀角、遊戲區,可以放在一起來佈置。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這種展示型的書櫃可以看到封面,更能吸引孩子,但收納能力不足,可以通過搭配不同類型的書櫃一起用。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收納

小孩的玩具、書、雜物特別多,收納是絕對的剛需。相信我,怎麼都不會嫌多的。

根據東西的使用頻次,放在不同的地方收起來。不常用的,束之高閣,藏起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常用的玩具,放到孩子容易收拿的櫃子裡。櫃子最好不能太大,要讓孩子一眼看到玩具。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還可以給他一個隨手放玩具的盒子,方便隨時收拾。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收納這種事,還要拿出地主心態,一寸一米的空間都不放過

床底下的。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飄窗周圍的。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走廊裡。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低矮的傢俱

蒙臺梭利有一個理念認為,傢俱要適合孩子,能讓孩子自己爬,自己動手,不用求助家長。

所以,他們推崇的嬰兒房,床都非常矮,甚至只是一個床墊,孩子自己上下,完全不怕孩子會滾下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書桌、櫃子什麼的,也配合孩子的高度,非常矮。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不得不說,這樣的尺寸,才是適合小朋友的尺寸。

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幹,更容易培養獨立性。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童真

葆有孩子的童真的辦法很多,例如可以給他送一個小屋。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一塊小黑板牆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黑板還不一定要在牆上,櫃門也可以,創意槓槓的~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一個帳篷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還有各種孩子喜愛的玩具~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哈哈哈,看了那麼多圖,現在親們心裡,是不是也有一片草原了?是不是也特別想裝修?

最後,還有關鍵的兩點,在裝修前,我必須提醒親們要先想清楚的:

01

你的需求

設計不單純是美學,設計的原點是生活。

室內設計,一定是從每個人的具體需求出發的。什麼風格啊、配色啊,都應該退居其次。

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是不一樣的。我大概做了個分類:

0-1歲,可以不需要獨立房間,而玩耍的區域,一塊爬行墊就夠了

1-3歲,大面積的玩耍空間

3-6歲,玩耍空間+閱讀空間

6-12歲,寫作業的地方+玩耍的空間

12歲+,主要是不受干擾的學習空間

總的來說,就是睡覺/玩耍/閱讀/學習這幾大塊功能,不同年齡,有不同側重。

02

一步到位 VS 隨時變化

有人喜歡在裝修時一步到位,直接按照大孩子的尺寸,定做好床、書桌。好處是省時省錢,壞處則是,硬裝上去就再也動不了了。而且,大尺寸的家居很佔地,容易弄得沒有地方玩。

也有人喜歡隨著孩子成長,不斷調整,少定製,只買可移動的、輕便的傢俱。好處是方便改格局,留下無限可能。孩子大了,還可以加入自己的意見。壞處是更費時費錢。

這兩者,很難說誰優誰劣。兒童房就像給小朋友買衣服,你可以永遠買大一碼,也可以永遠只買剛剛好的。只要想清楚,哪種更適合自己就好。

有了娃的家,还要什么茶几

哈哈,文章很長,能看到這裡的親,都是真愛啊!

雖然受制於經濟、居住面積等條件,我們真正可以改變的地方,或許很少,但只要意識到孩子對空間的需求,我們一定能給孩子一個更適合的更有準備的家庭環境。

哪怕只是貼上防撞條,哪怕只是在客廳擠出一小塊空地,哪怕只是在房間擺上一個小書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