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麼多育兒書,卻帶不好孩子,因為……

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前幾天,偶然看到幾張國外的育兒圖片,忍不住笑出了豬叫~孩子啊,你都把父母逼成什麼樣了!

國外的這些父母為了應對熊孩子,想出了一大堆育兒妙招,腦洞之大、畫風之清奇,我甘拜下風。

為了讓孩子尿得更準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不想讓孩子打開抽屜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孩子老是拉開拉鍊,沒關係,把衣服反過來穿就好了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沒有時間一個一個地去清理玩具?洗碗機可以幫助你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哈哈,這些招數看起來匪夷所思,但不得不說,目測好像真的有點用。囧……

不禁想起初為人母時,我也很愛鑽研各路育兒招數。一本本育兒書,仿如一本本武功秘籍,我日夜研讀,總想著會不會幸運地覓得那麼一記絕殺,得以一招制敵,搞定熊孩子呢?

多年過去,我終於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很想對當年的自己說:

你清醒一點。

像孩子這麼變幻莫測捉摸不定的生物,恨不得每隔一年就係統升級重裝好幾遍,一招制敵行遍天下?呵呵,不存在的。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各路學來的辦法好不好使,有沒有用,歸根到底,基本看心情。是孩子的心情。

上一秒把孩子收拾得妥妥當當,下一秒可能就被宣判無效,使你不禁仰天長嘯:娃啊,你為什麼都不按育兒書上的套路來呀?是你有問題,還是套路有問題?

世界上最沒用的路,果然,就是育兒套路。

01

經過孩子這些年的調教,我深刻體會到,孩子都是自帶程序的。

很多大人眼中的問題,都是成長的規律,孩子的天性使然。例如,階段性熱衷講髒話、階段性愛頂嘴……

如果孩子無理取鬧、不願意、不配合,背後也一定都有他未被滿足的需求。

只是,難就難在都是哭鬧,但造成哭鬧的原因卻變化萬千。要從哭鬧中破譯出孩子的需求,難度堪比福爾摩斯破案,膽大心細,父母少一點耐心都不行。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想起去年年底,2歲的女兒忽然變得不愛洗澡,沾水就炸,原因不明。這可把我累壞了,每次洗澡,都像打戰一樣。我只能在一片鬼哭狼嚎中,儘量加快速度,速戰速決。

可我心有不甘,一直揣摩著,想找出原因。

是不是覺得太無聊呢?想著用遊戲力的辦法,買了很多洗澡玩具跟她一起玩,不行。

育兒書裡說,孩子有時會因為害怕孤獨而不願意洗澡。我也開開腦洞,試著把腳放進澡盆裡跟她一起洗,也不行。

還記得兒童心理學博士陳忻說過,她孩子一度不願意洗澡,是因為孩子看到排水孔像漩渦一樣吸水,他對大小沒有概念,害怕自己也被吸進去。雖然原因很奇葩,但在小孩的世界裡,卻真實存在。

我又趕緊去浴室查看了一下,卻發現家裡洗澡時,根本就看不到排水孔。這個原因也被排除了。

各種無解,正當我準備放棄之時,女兒忽然就恢復正常了。原來,她是因為怕冷!最近天氣暖和起來,她又重新愛上洗澡了。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不是育兒辦法沒用,而是這些辦法沒有碰觸到孩子的核心需求。

沒有紮根於孩子需求的辦法,就像是海市蜃樓,虛無縹緲,效果當然只能靠運氣、看心情了。

而想要找出孩子的需求,還真沒有捷徑可走:多觀察您的孩子,從您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這是句老話,但真不是廢話。

02

但很多時候,即使我們絞盡腦汁,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也依然會解碼失敗,找不到孩子哭鬧的原因。

這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使出育兒套路。

掩面而泣……是的,除此之外,我也沒啥路可走的……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不過,以前我都是華山一條路,死磕一個辦法,行不通了還會大罵:這育兒書,都是騙人的吧!

現在,我就不同了:把腦海中囤積已久的辦法,傾盆倒出輪番上陣,這招不行毫不猶豫立馬就換下一招

例如,每次吃飯前,我都會給女兒穿吃飯衣,但她偶爾會撅著個小嘴,一副寧死不從的模樣。

此時,我大腦開始高速運轉,盤算著該出什麼招。

最基礎的,我會先嚐試跟她講道理。“寶貝,不穿吃飯衣,把衣服弄髒了,媽媽洗衣服會很辛苦的。”別看孩子小,有時候還真能聽進去了,很配合地就穿了起來。

如果失敗了,我也不糾結,迅速換一個。那就讓她做選擇題吧。“寶貝,你是喜歡媽媽穿呢,還是爸爸穿,還是奶奶穿?”換個人來做,形勢或許就峰迴路轉了。

轉移注意力也是一個不錯的應急辦法。偶爾我會拿一些女兒喜歡的東西吸引住她,趁她分神時,迅速穿上。

還有角色扮演。拿出她最愛的小貓咪,然後,我就在一旁,開始目中無人自顧自地演戲了。

“哎呀,這件衣服小貓咪也想穿呀,我們穿在它身上看看。哇,太合適了,真好看!這樣貓咪吃東西,就不會弄髒自己了,它還是一隻可愛的小白貓,不會變成大花貓。”女兒看著,有時就會嚷著說,我也要穿我也要穿。

最後,還可以用遊戲力的辦法。來吧,拿起衣服,把它想象成一隻小鳥,放下你的束縛,盡情地在空中翻轉跳躍飛舞。“小衣服,飛呀飛,飛到哪裡去呢?喔,原來最喜歡飛到寶貝身上去。”

天了嚕!為了穿個吃飯衣,我竟然用過這麼多辦法,我都被我自己感動了!你說當媽容易嘛~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我的辦法如此花樣百出,並不是為了對付孩子,讓孩子聽我的,而是因為我終究意識到,孩子因為自身發育水平的限制,

很多問題、很多情緒,他都無法清晰表達出來。

就像是在猜謎語,父母需要藉助一些道具,去把這個謎底找出來,而所謂的育兒辦法,就是那個道具。

這些育兒辦法,都是符合孩子的認識和心理發展特點的,變著用、組合著用,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一步步越來越瞭解我們的孩子,也一步步離孩子的真實訴求越來越近了。

03

你可能還是覺得,這樣太累了,這些辦法不僅複雜,還很低效,難道就沒有些威力強大又簡單的?

還真有。

例如,看手機、看iPad,或者用好吃的哄孩子,甚至我們上一輩父母常用的權威法——打罵孩子,這些辦法立竿見影,成功率都很高。

像前面講的角色扮演那些辦法,對父母的要求是很高的,它對腦容量有佔用,需要父母有時間、有心情,才能用得出來。

如果情況不允許,偶爾用用這些簡單直接的辦法止住孩子,也可以。

但要警惕的是,這些簡單直接的辦法,是治標不治本的,它會掩蓋了孩子的真實需求。長久使用的話,很容易會形成路徑依賴,會上癮的,其他辦法再也用不出來了。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每個人都是育兒專家,是自己孩子的專家。

育兒書上的辦法,終究是死的,但我們的孩子,卻是鮮活的,最適合孩子的辦法,一定是跟隨孩子的腳步,父母不斷變化、創造性地想出來的。

這些辦法的存在價值,也並不是為了對付孩子、收拾孩子,而是為了更好地跟孩子配合,更好地與孩子相處。

甚至,當我們對孩子足夠了解、足夠熟悉時,就不會再拘泥於所謂的辦法與套路了,我們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

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也能找到,屬於自己孩子的獨特的辦法。

-End-

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却带不好孩子,因为……

我家寧寧2歲多,正處於朋友路小兔寫的這個階段,遇到衝突時,我腦海裡也會不自覺調用各種方法試一試。當然,如果失敗了,我也不會有太多的焦慮,可能也是當媽老手的原因吧,哈哈。

不少媽媽跟我說過,看育兒書沒用啊,不知道怎麼理論聯繫實際,那或許是我們試過一個辦法就放棄了。看育兒書為的是掌握原理,方法還是得靠我們自己根據孩子的情況創新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