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已是攝影老司機,你會輕易換相機品牌嗎?

遊夢人Dream

個人觀點是:不會。

先和大家彙報一下個人器材情況:小k目前用的是尼康機器:D750+D7200


鏡頭兩支:適馬35/1.4(FX)+圖麗12-24二代(DX):


最近計劃出掉7200,可是又習慣了7200+12-24的相對輕便,有些糾結。

對個人而言,暫時不會考慮換門,感覺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一、操作習慣

這個很好理解,比如佳能、尼康,雖然操控參數和原理一樣,但是機身設置、菜單設置等等都不一樣,換門必然要重新熟悉:


二、經濟方面

這個也好理解,畢竟換門損失的都是真金白銀:

三、其他原因

其實開始接觸相機時,我對佳能、尼康根本沒有概念,只是機緣湊巧接觸了朋友的尼康機器,才入了尼家。其實後來也考慮過換門,比如尼康沒有向佳能40/2.8一類小巧的餅乾頭,曾經讓我糾結了好久好久

讓我選擇留守尼康,其實還有其他原因,比如:

1、良好的寬容度

我是一個風光控,寬容度對我比高感控噪要更重要,這方面尼康還是有優勢的,就算是手上的半幅D7200,拉個單片HDR效果也沒得問題:

2、方便的點測聯動:

這個真的方便,用慣了很安逸。

四、個人建議

其實用哪個牌子不是最重要的,現在的器材性能都完全夠用了。接觸器材時間長了,就明白器材只是工具而已,自己習慣了,能安心拍攝就OK。



小k印像

攝影老司機也分器材黨和技術派。器材黨大家都瞭解,什麼新出的機器,只要測評牛叉,一般都會玩上一玩。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有錢人。尼康、佳能、索尼、萊卡、飛思都有。技術派一般還是比較專一的,要麼尼康,要麼佳能,要麼其他品牌。

一般而言,攝影老司機,都是用慣了手裡的機器,有了情感,鏡頭多了,也就不會輕易換門了。以我個人為例,雖然不是攝影老司機,但也玩了16年攝影了。從最初用鳳凰,到數碼時代用尼康,直到今天也一直在用尼康。雖然我知道佳能、索尼也很好,但一直沒有換門的念頭。

其實機器我覺得差別不大,哪家都有經典的好機器、好鏡頭。尤其尼康、佳能兩家都在同級別相機、鏡頭各有當家產品,都能完全能承載攝影者的任何思想。換來換去沒有什麼必要。


金立攝影

換門談何容易啊,越到後面越是沒辦法輕易換門的。

我這一生中就換過一次,那還是逼不得已。

以前一直用賓得,但賓得又不出全幅 賓得的半幅機器都換了好幾臺 依然沒有出全幅的動靜,一臺k1難產了好多年都沒搞定,身邊的朋友陸續都換了、我還是堅持不住了、換了尼康的全幅,從此之後一直都尼康、再也沒換過了。

要說想沒想過再換,我承認曾經我也不止一次動過換佳能的念頭!

任何一臺機器都不是完美的、尼康d90我也用了兩年、然後d3 之後到現在的810,始終覺得都不是特別滿意。以前沒事也老愛翻對比貼,也看過人家佳能直出的片子,不可否認 佳能拍攝人像 確實會比尼康更好用!尼康我經常是需要進行多項調整 才能達到一個比較滿意的色調。

但當我想換的時候,難免會覺得不捨 再一個用了尼康系統 所有的配件都是尼康的,要換門的話、鏡頭 機身 配件 全部都要換,會折損不少錢。


所以基本上我這輩子是不可能輕易換門的了。

尼康固然有它讓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但我肯定不會換了,相信大部分人也是一樣 。除非說只是買了個入門套機,那要換的話還是比較方便的,如果有三五個鏡頭 一臺比較順手的機身 加上一對附件,那可能很多人就不會輕易的說換就換了。




光影的光陰社

當你已是攝影老司機,你會輕易換相機品牌還嗎?

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攝影換門的原因。



攝影換門其實很正常,出佳為尼,出尼為佳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相機品牌各有所長。就拿尼康和佳能兩個品牌的相機為例。行內一致認為,佳能適合拍人像,尼康適合拍風景,佳能色彩好,尼康銳度好。這就導致很多喜歡拍人像的攝友出尼為佳,喜歡拍風景的攝友出佳為尼,還有部分攝友是佳尼雙修。

喜歡拍人像的攝友選擇佳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佳能有一隻獨一無二的人像鏡頭。這就是俗稱“大眼睛”的佳能EF85mmf1.2II頂級人像鏡頭。說實話我作為一名尼康黨,對這個鏡頭也是羨慕已久,為此頭出尼為佳的尼康黨也不在少數。而尼康優異的快門連拍速度與優異的高感光度也是許多佳能黨出佳為尼的誘因。



記得在佳能5dmarkll對決尼康D700的時代,好多尼門的攝友對5dmarkll的高清視頻拍攝功能垂涎欲滴,最後忍不住誘惑紛紛出尼為佳。隨後尼康推出D810的時候,3600萬的高像數以及強悍的高感光度又讓好多使用佳能5dmarklll用戶出佳為尼。

換來換去,其實我們會發現兩家相機品牌真的難分上下,各有千秋,無論選哪一家都對也都不對,最完美的解決辦法是同時擁有。

知道了,攝影換門的原因後,我們再來談談換門的兩大痛點。

痛點一:錢!錢!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換門最大的痛點就是會損失很多很多的錢。要知道各大廠商的鏡頭,機身,閃光燈,等附件都是不通用的。換門就等於要把所有設備都換掉,重新購買。這就意味著要花費很大一筆錢。這也是大部分攝友,不敢換門的原因。

痛點二:換門需要改變攝影習慣。

同樣以尼康和佳能相機的操作為例。兩家相機廠商為了突顯各自的特點設計出了不同的操作習慣。可以說兩個品牌相機的很多操作習慣是完全相反的。這好比習慣了用右手吃飯的人突然改為左手,可以想象那是多麼的不自然。所以要改變一個人固有的習慣,那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大家從內心是非常難以接受這種改變的。所以這也是制約很多攝友換門的一個因素。

對我我個人來說,我是肯定不會換門的,我的痛點在錢。我特別羨慕那些有錢的攝友。在他們眼裡根本就不用考慮換門,喜歡尼康買尼康,喜歡佳能買佳能,喜歡索尼買索尼……反正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喜歡什麼買什麼。還有一種人也不用考慮換門,那就是商業攝影師。


蘇州三憶影像

你好我是一名不請自來的職業攝影師。

非常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對換門(就是換相機品牌)有過一段時間的糾結。因為我一直是佳能用戶,從450D,換到5D,然後換5D2,現在是5D4。當時跟國內一位比較有名氣的攝影師(不敢提名字,因為沒學好拍丟了老師的人)學習風光攝影的時候,老師是從5D2換門到了D800E,而當時我換5D2才一兩年。

老師在換成尼康以後,經常誇讚尼康的寬容度和拍攝風景時的銳利。我當時也很心動,但是因為一是相機用的時間不算很長,沒有預算去換新。第二是我當時已經開始拍攝人像成立工作室了,而佳能的色彩和不那麼高的銳度對拍攝普通用戶的人像比較佔便宜,大家也都喜歡,所以一直就沒真正去換門。

後來尼康的寬容度和對焦不斷刺激著我,因為後期我加上了婚禮拍攝的業務,感覺尼康的點動聯測和對焦,都比佳能強太多,燈光的亮場和之外的暗場下也需要更大的寬容度,所以就考慮是不是該換尼康了,當時5D2已經用了好幾年了。正好給朋友幫忙去拍大合影,用了他的尼康機器,因為他也是借的單反,根本不會用,而我去的時候人都快做好了,相機也架上了,我趕緊去調試設備,結果發現好多設置都不知道在哪裡,一臉懵逼。其實參數是共通的,但是本來就不熟悉,一著急更不知道在哪,當時除了著急,還感覺丟人,你一專業攝影師不會調相機算怎麼回事,大家怎麼看你,大鵝怎麼看你,鴨子們怎麼看你,其它母雞們怎麼看你……跑偏了

所以從那以後對換門產生了心理陰影,其實都知道拿到機器看看說明書也就都明白了,但是別忘了,以前攢的那麼多佳能的鏡頭,可是要全部處理的。這麼多年攢的,最便宜的就是一個50mm f1.4了吧,從14mm到70-200mm全部賣了再全買成尼康的,估計少說得賠10000左右,一臺全畫幅入門單反的錢啊!最後換機的時候,還是又買了佳能的--5D4。

其實除非有必要,換不換門無所謂,有錢的話可以換,再有更多的錢,就雙修,甚至加上SONY三修,都是可以的。至於攝影老司機們都是怎麼想的我不知道,反正估計鏡頭多的老司機們,完全換門的可能性,真的是不大。


側臉評測室

對於攝影器材,新手注重“跑分”、“參數”,而“攝影老司機”更多的是注重產品“體驗”。

而產品的體驗好與壞,很大程度上,跟你的個人特質、使用習慣是息息相關的。我現在用佳能的相機,閉上眼睛都是靠手指盲觸辨認按鍵。另外習慣了一個品牌的相機色調,後期處理軟件、後期調色思路,更換相機品牌帶來的不適應性是非常高的。


在這裡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索尼的a9軟文滿天飛的時候,我也曾經帶著1DX去參加索尼的線下活動進行產品體驗,順便對比一下。然而索尼的機器一拿到手,頓時就毫無好感了。你看看,一款專業級的相機,做成這樣。搞不懂索尼的產品設計師是怎麼想的。這款機器是專為女人設計還是給“小人國”設計的?

小指懸空,掛個超廣角鏡頭就頭重腳輕。

而且索尼微單相機的按鍵非常小,鍵程極短——男人不好按,容易誤操作。(順便說一下,a9的按鍵跟佳能低檔的M6微單就差不多是一回事,跟5D、1D系列的按鍵比,差距就好像“X簧超薄鍵盤”與“櫻桃青軸鍵盤”之間的手感差距一樣大。)

索尼微單的轉盤、滾輪不僅小,而且松,阻尼感很差。

另外我認為最最坑爹的就是索尼a9的搖桿了!——你以為這個搖桿跟佳能的1DX搖桿差不多?

不是的!

大錯特錯!這個搖桿不但很軟,而且高度非常低,操作的時候要手指摳著用。(而佳能的搖桿只需要拇指搭上去就可以搖啊搖……)

這樣的機器,吹得再好,用起來能舒服嗎?


從耗子胖成豬

我說說我個人換機的經歷,

之前是用佳能,後來由於某些原因又換到了尼康,有好多的麻煩如下幾點

很多的外置閃光燈,是分品牌的,

之前用佳能,也買了適配佳能相機的閃光燈(神牛N860)

現在又用上了尼康的相機,外置閃光燈又要重新購買適配尼康的,之前的閃光燈只能二手出售或閒置。

鏡頭

常見的尼康和佳能鏡頭不可能通用,可以用完全相反來形容,如裝鏡頭的轉向及調焦距的轉向等,是反方向的。

鏡頭又是攝影中重要的部分,往往一個攝影師會有好多個鏡頭,

特別是越往後面,鏡頭越多,在更換品牌,需要大放血,除非你資金雄厚,


操作方法

佳能和尼康中,操作很多是相反的,如調焦距及更換鏡頭時,當你習慣了一個品牌相機的操作,突然間在使用其它品牌的相機,一開始使用,可以用“攝影小白”來形容。



所以我現在手上,有佳能的相機(只有一臺備用機和一個鏡頭),,也有尼康的相機,現在主要是用尼康相機,和一些鏡頭。

沒有大量投資下可以更品牌。

如果在大量購買鏡頭後,真的沒有必要放品牌了,這樣的做法傷不起。


攝影PS教學666

理智成熟的攝影人一般不會換,為什麼?毎個品牌的攝影器材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一個品牌的相機不可能擁有所有品牌相機的優點,因為開發商的技術能力還達不到這個高度。有所得也會有所失,技術創新和做人是一個道理,即所謂的人無完人物無完物。5D4和D850,同一個層級的高端單反,D850擁有四千六百萬的像素,而5D4只有三千多萬,但5D4的對焦速度,銳度,畫質卻略勝D850一籌。魚和熊掌不可皆得,立足手頭上的器材,學懂,玩憧,熟練掌握應用各種參數設置,拍攝出好片子才是王道......(圖片是旅行者拍攝)



旅行者68521336

我不太會輕易的換相機品牌,哪怕是剛開始入門。

因為現在幾家大的器材廠商的產品特點都比較明確,你買相機之前肯定會考察好久,然後才入手。所以,一般不會買了然後再全盤否定,以至於換品牌這麼嚴重,頂多就是換換鏡頭。無論佳能還是尼康,都有豐富的鏡頭庫,可供你選擇。像我平時長期用佳能,偶爾用用朋友的尼康,感覺也不錯,並不會極端的排斥尼康,但也不會拋棄佳能(其實兩者的差別真的不大)。

但對於不同於單反的新品,對於我不喜歡的感覺,我真的會毫不猶豫的換掉。比如前年買了款微單,當時也是考察了好久,入手了一款性價比比較高的。用了幾天,實在難以接受。可能是我用專業單反年頭太久了,我聽到那個電子快門的聲音都會覺得不專業,看到那個色彩的風格都會覺得不自然。沒辦法,只得送人。我還是用我粗老笨壯的單反。現在只盼著佳能趕緊出品全畫幅微單,我還是走我的佳能style。


無花無花

我的答案肯定是不會的,因為我個人覺得當你熟練掌握了某種東西時,那麼你就不會在適應某些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