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這種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主體清晰背景在動,手機能拍嗎?

yyy柚子R

這種拍攝方法叫“搖拍”。搖拍是一種難度比較大的攝影技巧,搖拍一般是拍攝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的行駛狀態以及表現運動會中的跑步比賽,主要是可以表現出被攝物體的運動速度感。正因為搖拍是拍攝移動的對象,所以搖拍這種拍攝技巧適合中級以上攝影愛好者,而且要多嘗試才能掌握好拍攝技巧。搖拍的效果如上圖,可拍攝的被攝體清晰而背景模糊,用來突顯出被攝主體移動的速度感。我建議最好是在開始練習拍攝的時候使用三腳架,平行的移動拍攝,

具體的拍攝方法是當被攝體進入視線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對焦,鏡頭隨著被攝體原地移動,等被攝體到達70度到80度角之間按下快門,快門速度設定在1/100到1/60之間,快門速度越慢,背景虛化越強,當按下快門後一定要保持鏡頭繼續跟隨被攝體一段時間,按下快門後要保持相機的平穩,否則很可能會拍虛,這也是為什麼要使用三腳架的緣故。


帶上單反去旅行

背景在運動而照片中的主體又那麼清晰的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用手機能拍出來嗎?怎麼拍?

首先,這是一個運動模糊的典型拍攝方法,與平常咱們拍攝靜物的背景虛化不同,這是跟快門速度有關的。手機也是拍攝工具,當然也可以拍出這樣的效果。

與快門相關的虛化方法我自己總結為:

  • 你靜我動:如果被攝物體靜止,你就運動著拍。

旋轉相機或者拍攝中變焦用拍攝背景旋轉虛化和放射虛化就是這種方法。

  • 你動我靜:如果被攝物體運動,你就靜止著拍。

拍攝水流的絮化,拍攝車流的運動是這種方法。

  • 你動我動:如果被攝物體運動,你也運動著拍,

本題提到的這種照片效果,就是第三種拍攝方法。

下面簡單一起看看如何拍攝。

拍攝條件

這種拍攝方法的前置條件是快門速度不能快,這樣才能拍出運動軌跡的照片。如果相機你可以設置為幾十分之一秒的快門拍攝,但手機無法設置快門速度,所以可以在光線不足的環境拍攝,比如傍晚,清晨,夜晚,快門速度會為了曝光正常而自動變慢,適合拍攝這種題材。

拍攝方法

手持手機,最好雙手端住手機,一隻手指放在快門按鍵的上方,隨時可以拍攝。你面對馬路,將身體左轉一個角度,記住是身體轉,腳不要動,然後等待一輛車進入鏡頭,當車進入鏡頭時,你身體轉動,讓手持的手機跟拍攝的車輛同速運動,也就是在屏幕中,你看到的車的位置相對是不動的,當運動到身體已經回到正常位置或者向右轉了一些角度時,按下快門。因為你的手機和運動物體是同速運動,其實就是相對靜止,而手機和大背景確是相對運動,所以拍攝後車是靜止清晰的,背景是虛化的。



如果拍攝的不太理想,可以多拍多嘗試,慢慢熟練拍攝技巧。

攝影中利用快門速度可以拍攝的方法很多,這裡就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你只要能理解這種方法的本質,就能利用快門速度的不同拍攝出更加有趣的照片。


遊夢人Dream

先給答案:

主體清晰,背景在動,這種拍攝手法叫【追隨拍攝】,是可以用手機拍出來的。

第一點,理解快門速度這個概念

攝影中有一個重要的參數是【快門速度】,在追隨拍攝這種手法裡,快門速度是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因素。

快門速度其實是一個時間單位,比如我們平時說的1/60s,1/500s,都是時間的長度,所以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快門速度稱之為快門時間。

快門就是拍攝一張照片的時間長度,很明顯,1/60秒比1/500秒的時間要長,那麼它能記錄的畫面內容也更多。

1/500s可以把一個人跳起來的瞬間拍清楚,但是如果用1/60s的快門時間拍一個人跳起來,可能就會是模糊的。因為1/60s這個時間比較長,跳起來的人不會被凝固,二是一條運動軌跡,這個模糊的畫面就是人物的運動軌跡。

比如下圖,1/500s把運動中的人拍清晰。

如下圖,1/60s把運動中的人拍模糊。



這就是不同的快門速度帶來的不同效果,現在我們已經理解了快門的作用之一:快門時間越長(也就是較慢的快門速度),記錄的運動軌跡越長。

現在提一個問題:如果站在路邊拍一輛高速運動的車,拍出來會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

答案有兩種可能。

1,

拍出來是清晰的

如果我們用特別快的快門速度,比如1/8000s去拍這輛車的運動,這個時間特別短,只是一剎那,在這一剎那種車是被凝固了的、是靜止的,拍出來是清晰的。畢竟子彈出膛的瞬間也可以用1/8000秒捕捉到,又怎麼能捕捉不住一輛車的運動呢?

2,拍出來是模糊的

如果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也就是比較長的時間,比如1/60秒去拍這輛運動的車,車在這段時間內是運動了一段距離的,所以在這個時間下拍出來的就是車運動的這段軌跡,所以會是模糊的。



所以是否能拍出來模糊的效果,快門速度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想要拍出來模糊的效果,快門速度不能太快。


第二點,理解攝影中的運動

初中物理學過,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世界萬事萬物都在運動,但是我們攝影時候看的是相對,而不是絕對。

比如,一輛車在高速運動,那麼對於地面和景物來說,車是運動的;但是對於車內的司機來說,車和人的關係其實是相對靜止的——因為它們都以同樣的速度和方向在運動。

從第一點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只有在快門速度相對較慢的時候才可以拍出模糊的效果。那麼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說運動。

在相機和車相對運動的情況下(站在路邊拍運動的車),拍出來的效果是模糊的。

在相機和車靜止的情況下(車內的司機拍運動的車),拍出來的效果是清晰的。

一句話總結:

想要讓畫面中的哪個元素清晰,就讓相機跟它保持相對靜止狀態;想讓畫面中的哪個元素模糊,就讓相機跟它保持相對運動的狀態。



第三點,我們回到這個問題

根據第一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想要得到畫面中某些元素模糊的效果,就要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比如1/60s(這個數值不是絕對的)。

根據第二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如果要讓車是清晰的,景物是模糊的,那就要讓相機跟車保持相對靜止狀態,相機跟景物之間保持相對運動狀態。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相機的快門速度調低,坐另外一輛車,以同樣的方向和速度跟那輛被拍的車保持相對靜止。同時,因為攝影師乘坐的這輛車是運動的,所以景物拍出來會是模糊的。


第四點,手機怎麼拍?

剛才解釋了拍攝的原理,所以牽涉的術語比較多,我們直接說用手機怎麼拍吧。

與高速運動的車相比,手機的快門速度不是主要因素,重點在於【相對靜止】。

所以最重要的一點是,找一輛相同方向和速度的車,跟被拍攝的車保持相對靜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的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打開手機相機,拍下旁邊跟你速度相同或相似的車,就會有這種效果。



第五點,需要注意什麼?

1,一定要有景物(樹、建築),這才能看得到模糊的效果。如果背景是純白的天空,那麼即便有運動也看不出模糊的痕跡。

2,拿手機的時候,手要穩,不能晃動。否則拍出來的所有(車、景)都是模糊的。

3,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坐在副駕駛。


不拍醜的,只拍美的;不與眾同,只求新意——我是朱子先生。

2018,我將繼續分享更多拍攝技巧和作品,想看更多美圖,想成為攝影大神,就來關注我吧。


朱子先生

這種拍攝方法有好多種叫法,有遙拍、追拍、跟拍、追車等叫法,但一般會叫追拍。

追拍也有2種,定點追拍和動態追拍。

定點追拍是指拍攝者和背景是靜止的,被拍物體是動態的。如下圖

動態追拍是指被拍物體與拍攝者是相對靜止,也就是說拍攝者和被拍者相對背景是同時運動的。如下圖:



追拍的特點就是以動感線性模糊的背景襯托與突出清晰的主體。達到相當動感的視覺衝擊力。這種技巧一般會用在汽車廣告,汽車比賽拍攝。

現在說說追拍的幾大要求:

1、運動的物體。

2、相對靜止的背景。

3、可拍攝的最低光線要求。

4、可控的拍攝設備。

一般就這幾個要求就可以了。所以說不一定是要用單反或者其他相機才可以拍得到。現在很多手機都有專業模式或者手動模式。都可以拍得到的。

那現在我們就應要悟空的問題,我們來說說用手機怎麼做到定點追拍吧。

1、準備好你的手機,帶有手動或專業模式的手機更佳。

2、找一個車流不多的,車速比較穩定的安全的路邊,建議與車距離在5~10最好。

3、站姿技巧:

首先、雙腳自然分開,不要過大,也不要合起來,過大不宜轉動,合起來上身失去穩定性。

其次、打開相機,手機橫置,左手抓住手機上下邊,並用中指和無名指夾著手機。如圖:


另一隻手用食指和小指夾著手機中間2指支撐著手機後背。大母指用來按拍攝。如圖:

2支手拿好手機後,水平申到正前方約40公分的樣子,高度約與嘴巴水平。一是方便眼睛觀看被拍物體,2是手與肩幾乎水平更穩定且不會這麼快累。

4、所有準備好後,現在要先說說轉動技巧。上身和下身保持不動,自然站立。拍攝物體最好由左向右移動。看到有目標來後眼+手機+被拍物要儘量保持在一條線上。此時由腰負責轉動。

5、準備技巧說完了。現在說說拍攝時的手機設定與拍照技巧。

首先,準備好後,可以先用手機的自動模式去嘗試拍一些照片。對焦先對焦到被拍物體會經過的正前方。光線、速度配合得好的話,就算在自動模式也可以拍出好照片,這種情況一般是在天氣稍微有一點灰暗的情況,自動模式的成功率才比較大。
其次,就是手動模式(專業模式)的設定了。


拍攝速度:一般設置為1/20s左右,

iso的設定:亮度高的環境設置iso50~100即可,晚上或者傍晚就要設置500~800或者更高(視不同暗度與手機支持)。像我用的這手機最高是iso800的,晚上我就會就設定iso800,以獲得更高的亮度。


暴光補償:晚上我會視暗度適當調2檔。白天就會降低2檔。

最後別忘了關閉手機閃光燈哦。


定點追拍就說到這了。然後動態追拍的話其實也差不多。但要注意的是雙手拿手機的時候,雙手要放鬆,以過濾車子帶來的上下震動。

最後欣賞一下我的作品吧。



行攝戶外

說太多專業的詞語不太好理解啊!簡單點說吧!

這種拍攝技法就是讓鏡頭和被拍運動物體保持相同速度就可以了,攝影技術有點類似人類的眼睛,當你目光跟著一名運動物體的時候它會清晰,而而背景畫面卻很模糊。

就好比你坐在高速行進的車上,道路兩側離你近的樹變得非常模糊,而與你同速的汽車卻看的很清楚是一個道理!

所以這種拍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搖拍,一種是跟拍。搖拍就是你不動,讓鏡頭跟隨運動物體的速度時按快門,一般需要技術訓練才能準確控制相機(如上圖)。而跟拍就是讓相機和被攝物體保持同速,一般汽車廣告多用此方法,高速行進的汽車很清晰,而背景和輪轂很模糊的效果。

【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我吧,運動和攝影都是不錯的愛好哦】


虹途弓板跑步機

完全可以!

太專業的攝影術語如“追焦”,焦點跟蹤拍攝等,不與需要理解。

這裡,就分析幾個情況,一是車輛在動,背景靜止。

根據“相對”原則,也可以理解為車輛靜止,背景在動。

相機或者手機拍攝,有個“快門”時間,類似你“一眨眼”就拍攝/記錄下一個畫面。當然,這個快門時間不同設備有不同區別。

要使得畫面/照片不模糊,就必須保證你拍攝的那一剎那,相機/手機跟被拍攝的目標,是相對“靜止的”。

也就是說,你能保證相機/手機跟被拍攝的目標——車輛相對靜止,即可。(當然,此時背景應該是相對“運動”的,而且這個“移動”在你拍照那一剎那是可以看出位置移動的)。

要實現相機/手機跟被拍攝物體車輛“相對”靜止,大概有兩個辦法。

一是,你跟被拍拍攝物體車輛同樣速度移動。比如另一輛車相同或者接近的速度跟著。很好理解的就是,你坐車,坐動車,在車廂內拍攝,主體目標都是“清晰”的,而背景正好有窗戶可以看到窗外風景的話,可以看出外面背景是模糊的。如果是坐飛機,可以拍照,有機艙和窗外雲層等對比的話,更明顯。因為,你跟機艙/車內物體是相對靜止的,拍出來都是清晰的,窗外的樹木啊其它東西嘩啦啦往後跑,看起來就是模糊的了。

隨便一個手機,即可拍出這樣效果。

第二個情況,就是你不動,或者速度跟不上移動物。這種情況就用得上“追焦”這樣的操作了。簡單的就是,你相機/手機對著目標稍微平移。如果用手機拍攝過“全景”的就更好理解了,類似於你全景拍攝,只是目標在畫面中跟著鏡頭從左移動到右。這種情況,就講究點“技術”,需要手穩(水平),速度合適。


思君者

例圖解析

這種由於曝光過程中被攝物體與背景產生相對運動導致背景徑向虛化的效果稱為“動感模糊”,Photoshop中“動感模糊“濾鏡的功能就是在模擬這種效果。


前提條件

1、曝光過程中拍攝者和被攝物體保持相對靜止

2、曝光過程中被攝物體和背景產生相對運動


拍攝方式


  • 定點拍攝:拍攝者保持不動,拍攝移動的物體

拍攝者站在馬路邊,在車到達拍攝點(車距離拍攝者最近的點)之前在鏡頭裡跟隨一段距離,在中心點按下快門,之後再跟一段距離,最後跟這一段是為了給快門留下空餘時間,具體可以參考如下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c2b000469b16e72ce48\

極致影像

看了很多回答,都很專業,但對於一個普通拍照愛好者來說,還是一頭霧水,我不是專業人員,按我個人理解談一下粗淺的看法。

這種拍攝效果的主要目的一是還有運動感,二是可以看清運動物體或者人物的細節,一般的相機可以很輕鬆勝任,但手機方面確不好做,首先要看你的手機相機配置或者功能支持不支持。

假如你的手機相機(最好的自帶相機,而不是第三方軟件)可以調整快門速度,那不妨把速度調整到最高,如果拍出效果偏暗,可以加一些曝光補償,然後對著移動的物體進行跟拍,物體速度以及手機移動的速度要儘量一致,否則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事實上不是說話那麼簡單,要反覆揣摩練習。

但是,無論你水平多高,沒有一部可以支持的拍照手機,啥都是白瞎,很多手機是達不到這種要求的,如果你降低一些拍照效果的要求,可以把拍照選項中的運動模式(如果有的話)打開或者快門速度開最大(如果有這個選項的話)或者感光度調最低(如果有這個選項的話),並且強制打開閃光燈試試。

那麼怎樣判斷自己的手機是否具備這種素質呢,我有一個鑑別方法可以一試,用手機拍照時打開閃光燈,對著正在運行的電風扇拍,注意對焦主體必須是風扇,閃光燈一定要打開,如果可以把風扇葉拍成靜止的,恭喜你,手機基本入門,否則的話,洗洗睡吧。

迄今為止,我只發現諾基亞N82有這個能力,安卓手機還沒發現這種驚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用過的手機都不高端。(๑>؂


雙旗刀客

這種照片可以拍出來,也可以後期做出來。也可以結合得到。

如果有帶追蹤對焦的相機可以把相聲調到追蹤對焦或連續伺服對焦。拍攝時焦點會追隨運動物體,從而模糊背景。

從技術角度說,追蹤對焦有很大難度,導致失敗率高。首先是快門速度,太快了無法橫向模糊背景,太慢無法拍清主體,例如速度賽馬,快門速度1/100,摩托車、汽車1/250-500左右,其次運動物體與背景要有較大反差,這樣對焦馬達更容易捕捉並鎖定對焦點。再次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要相對穩定,且是橫向運動,跳躍式、縱向上很難完成。

後期上可以用徑向模糊濾鏡完成,再結合蒙版,使主體與背影的過渡更自然。

既然後期能做,當然手機也能拍。但手機比單反相機更難的是,快門遲滯很長(按下快門後快門的釋放時間)。更多的要藉助於後期處理。



小智攝影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