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練越凶猛的武術,壽命越短?

用戶31006072745

練武術分內功和外功。

練內功的人一般來說都比較長壽。整個人的生理機能由於長期的鍛鍊相反還會比正常人更加的健康。老話不是說了麼。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內功也就是人們說的氣功。雖然沒有武俠小說那麼的誇張。但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沒有任何問題。而且練內功人體的回覆能力氣血等等都有大幅度提升。


真正說傷身體或者命短的都是練外功的。外練筋骨皮。也就是通過不停的錘鍊身體達到修煉外功的目的。往往練外功的都是一身的隱傷。年輕的時候氣血旺盛看不出什麼。但是一上年紀之後各種病都會出現,而且身體的各方面身體機能素質都不如普通人強。都是年輕時候練外功留下的隱患。


所以說是練武術外功的一般都身體有傷相對練內功的來說要命短。那為什麼還有許多人練外功呢。因為相對於需要長年累月積累的內功來說。外功相對來說比較速成。所以選擇外功的朋友還是很多的。


方圓論壇

養生,要身心放鬆,自然。氣要和順。練的那麼猛,能和順嗎?呼吸有時候也要猛,再加上發力太猛,後腦會被振到,對於血液循環都不好,長期容易造成氣血兩虧。

發力太猛,對於關節也有損傷,膝蓋,肘,肩等,年輕無所謂,老點就知道了。

還有很多硬功,有時候就是自殘,等到老了颳風下雨天就知道了!

養身的話,還是做些和緩的有氧運動,疏通經絡,平衡陰陽的。如八卦掌的走圈,八段錦等。


精武圈

武術和壽命。有必然聯繫嗎?

看一下養生太極拳的名家壽命:(來源網絡)

楊祿禪(1799-1872)73歲

楊班侯(1837-1892)55歲

楊健侯(1839-1917)78歲

楊少侯(1862-1930)68歲

楊澄甫(1883-1936)53歲

陳拳:

陳長興(1771-1853)82歲

陳仲甡(1809-1871)62歲

陳 鑫(1849-1929)80歲

陳發科(1887-1957)70歲

陳照丕(1892-1972)80歲

陳照奎(1927-1980)53歲

後世練陳、楊兩家太極拳者,有不少長壽者,也有 無壽者。

像顧留馨、沈家楨、洪均生、傅鍾文、李雅軒等享年都在80歲以上。馬嶽梁90餘歲,壽享高齡。但是也有從來不從事任何體育活動者,也有不少人很長壽。至於壽命較短的人,亦不在少數。

壽命的長短,與從事體育運動、從事何種體育運動關係並不大。

——————————————————————————

很多人感覺那種蠻練受暗傷多。年輕的時候氣血旺盛沒事,到了年紀大,氣血衰退就顯露了。是的。沒錯練習剛猛拳法對身體有損害是一定的。

打籃球或者其他對抗性、競賽性的運動對於身體關節的損傷都不小。



運動損傷……這種事情無法避免。除非不動。不,坐著躺著也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過去練外壯功有專門一個系統。藥物輔助,儘量將對身體的傷害減少到最低。


所以說練的功夫越兇猛暗傷越多,壽命短是不全面的。

練拳還有一個受傷原因就是打。

拳王阿里。早年比賽頭部受傷太多。晚年得了帕金森,享年74。不算短壽了。

對打中收到的損傷其實很嚴重。

其實只是自己習練的話。根本不要有什麼顧慮。正常練功。合理飲食。注意避風躲雨。睡眠正常。心態樂觀。幾乎都可以得享天年。

祝題主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練武術即可以練得人健康長壽,也可以練得人短命死得快,就看你怎麼練,會不會練。


中華武學博大精深,決非是處在匹夫之勇那種淺層次上的,我們的武術是和道學佛學等那些大學問緊緊相連的。愚拙的人練武練的是血氣,聰明人練武練得是修養。愚拙的人練武練得是打熬體力,聰明的人練武更練心,練體力更練的是腦力智慧!表面上來看,武術是練生死搏殺,你死我活,其實這只是武術的表象,並不是武術真正的實質。我中華的大學問講表和裡,實和虛,陰和陽,柔和剛。不習武之人身體虛弱不好,習武之人血氣好勇同樣是不好,習武真正的目的不在從人的這個極端走向那個極端,而是在從體弱到血氣之間!過尤不及,能把握住這個度的人才是真正學懂中國武術的人!也才是真正得到中國武術真正大價值的人!中華武學真正的價值在其本,不在其末,習武求其末的人才是如本題目所說練武越兇猛越短命,李小龍、李連杰、霍元甲等就是實例。習武求其本的人學會的一個‘隱’字,真人不露相。習武求其末的人沉醉在武術血氣和名利場裡,勇而少謀,很容易被人利用。習武得其本的人實際上更多是文人習武,文化人習武,使表面匹夫之勇的武術文化化,昇華到宗教修為的高度上去了。得到武術那種境界的人不是速死,正相反,得到的是永生~


中華武術的博大體現的是我中華文化的精華,如今世人多看不懂中華武術,甚至貶低我們的武術,細細思想起這些人來,皆俗人也~


孤獨的精靈5

傷五臟六腑。有人說傷筋骨,那是沒練正確。才傷的。

武術中發力要和呼吸相配合。越兇猛武術,因急吐氣與吞氣,硬性調動身體發力源。而人體肢體最佳發力點是腰,俗語力靠腰。腰勁發揮不出來,頭,拳,腳打擊力差異很大,不信者可以自試。並且很多人使大力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大喝一聲。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呼吸中的吐氣。不管是剛還是柔,使力的最大值都在吐氣壯態下。

前面只是描述武術中最基本發力。現在回到正文,吐氣是硬,剛性的。中國武術推崇是下腹式呼吸法,下腹與腰位置相近。下腹正好是五臟六腑比較集中的區域。五臟六腑本身為柔性,柔軟而脆弱。武術越兇猛,發力越大,對應吐氣中剛,硬與量,都會增大。柔軟的內臟,在剛性氣與勁衝擊下,結果會是???內家拳也只是對應內臟養保好點。發力決定了吐氣須剛。腰力必帶勁。柔軟的內臟能經受住這種多次的衝擊嗎?

個人認為養身應一養精氣血,二養內腑,三養筋骨。


雲無相22974309

什麼事物都不能走向極端,只能因為物極必反。武術也是一樣的,看很多練武名家最後的下場?就應該知道,太剛猛很容易折斷!俗話說得好:“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我自小也練武,也見過武痴,他們自認為武術練好了,能擁有一切!而走向極端。

實際武術是就武術,舞朮不是武術?勁力是武術的必要所需,應知道自己素質高低,不要超能力去爭強。經過看到的聽到的,到現在我認為有很多:“武藝好,死的早。”

還有練武之人,要懂得內外雙休,動靜結合。自古稱為家的大師,內功都是很強的!在練武過程中的傷害,和瘀滯,只有內功才能化解。


絕塵162189073

兇猛的含義在於快速、劇烈、猛烈,這是一種無氧運動,不可持久。過剛易折,過度透支的高強度訓練,易出功夫,易提升戰鬥力,但同時因超出人體正常的度,久而久之,必傷身體。觀之競技體育等均多追求成績而突破極限、透支生命,和兇猛的武術如出一轍,做不到練養結合,就有損健康。


pdrh

話說養生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在追求生活品質的同時,更加註重身心健康,於是養生便成了重要的課題。

開文一小段看似與本題目不相干,其實並非如此。既然談到壽命的長短,那麼養生是一個關聯性很大的話題。至於兇猛的武術,人各有志,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書到用時方恨少,或者有志於成為武林高人,或者是武學愛好者,或者是需要兇猛武術作為職業技能之一,總之有其一定的價值。

再說養生,養生、養生,修身養性,養護生命。在愛護自己生命的同時,也應愛護他人的生命,愛護其它動物、植物的生命,這是養生的本義。特別是,對己對人無害的其他生命更應愛護。

福祿壽喜財,壽作為五福之一,是人們的一種幸福追求。趕上一個好時代,我們更應珍惜生命、愛護生命、保養生命,注意合理作息、飲食,遠離吸菸、酗酒、賭博、邪淫等不良嗜好和惡習,關愛身心健康,呵護生命質量,相信一定會使壽命延長。


吉祥有福

練硬功的有百歲老人,

練太極的也有百歲老人,

關鍵不是練哪個,

是練習方法是否正確,

運動量是否合適,

生活習慣是否有助於健康,

還有生活壓力是否不大,等等,

練習方法是否正確也很關鍵,許多東西是三口不言,六耳不傳的,

練錯了,有損健康的也很多,

運動量是否合適也關鍵,運動過量不是好事,運動員有傷病的很多,運動過量了


阿彌陀佛聊天

練兇猛的武術不一定壽命短!

如果壽命短,是練之不得法,按內家拳的的觀點,是練拳沒有明三害:一努氣,易生胸滿氣逆、肺炸諸證;二拙力,四肢百骸血脈不能暢通;三挺胸提腹,逆氣上行不歸丹田。

三害不明,練之傷身,故壽命短。

此外,若與人較技多也易受傷,內傷外傷沉珂日久,也短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