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強嗎?

佛山老衲

不是武林高手。對武術有些興趣,試著答一下吧。

各地都有傳統武術,但目前的傳統武術是慘不忍睹是真的。

傳統武術的生存能力其實就是防身的實戰性。但現代社會是沒有防衛需求的,沒落是必然的。

現代社會最大的需求就兩個,一是健身,二是娛樂。

所以現代所有的武術都是奔著這兩條路去的,中外莫不如是。

很多人以為,擂臺就是實戰。

先明確一點,現代擂臺是競技娛樂。

兩個屬性,一是競技、二是娛樂。

現代真正的格殺剛需在軍隊中,但是因為熱兵器的盛行,所以這個剛需比冷兵器時代小的多。

問傳統武術能不能打,這個問題相當的坑。

因為涉及到幾個很複雜的方面。

一是,練的是不是真正的傳統武術?可以很明確的說,武校教的傳統套路不是傳統武術,傳統武術可能在一些民間武術家族或門派中還有傳承。但武校教的叫新編傳統套路,表演用的,本來就不是打架用的。

二是,你要是練的確實是傳統武術,但希望你先搞清楚一點,這武術是幹啥用?

因為古傳武術其實有很多是很另類的。

大多的傳統武術其實都是應付古代民間私鬥的。但有一些比較特殊是古代的戰場武術。只有在古代的軍陣中才有用,私鬥中效果未必很好。而且有些可能是古代水中格鬥用的,在陸地上很可能被人家打。有些其實不屬於直接格鬥用的,比如以前有一種功夫很像雜技,是讓人依靠兩根繩來翻滾縱越,那其實是古代軍隊與民間的攀爬術,古代偷襲攻城或土匪翻牆綁票用的。

另外涉及的就是這武術的目的,因為有些武術是真的殺人用的,有些是以制服為主的,比如拐與鐵尺兩種兵器古代衙役用的挺多,這兩種兵器就是以制服為主,因為拐的實戰性很強,傳到美國後,美國部分地區就在警棍上直接加了個橫枝當拐用。

三是你學習的武術傳承的全不全。這一塊坑到死。

因為古代練武的挺多,一個門派可能就有上千萬的徒子徒孫,誰都打這個旗號教徒弟,但學的比較全的可能只有幾十人,而真正的嫡傳可能只有不到十個人。

古代明清時,其實教徒弟的,真教的實在的嫡傳很少。原因很簡單,一是精力,一個師傅教好一個徒弟,一輩子只能教上個七八個,有的少的只有三四個。

其他的雖然教的不是很全,但也有真東西,但就怕二把刀教個不入門,不入門再教徒弟能坑死個人。

嫡傳少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些東西是很危險的,有些古武門派的嫡傳,在冷兵器時代堪稱人形兵器,一旦跑去當土匪惡霸,會為師門召禍。其實這樣的人形兵器現在也有,只是大多都在軍隊上。古代其實也一樣,練武好的大多都在軍隊。

四、就算教你的人是會完整嫡傳的人,那就有個更坑的問題,你是不是按古法練的?

每個傳承比較長的門派都有他的一套訓練體系。

那套訓練體系在現代基本沒人用了。

舉個例子吧,古代練武人家院子裡都有石鎖。石鎖幾乎是古傳武術絕大多數門派必練的基礎功之一。

這東西是練力量的。現代號稱練武的還有幾個玩石鎖的?古代的經驗,十四歲前的小孩子不能練很多的關於力量或發力之類的技巧,很多核心的東西都不會練,因為練了會讓小孩的骨骼受損,危害一生。

有些東西必須十八九才能練。而且武術也並不是非得從小練,只是從小練的有些優勢罷了。

古代的訓練中,套路是熱身與熟悉一些招式用的用的,與你練現代格鬥術時,訓練前的熱身運動差不多,天天練這能打得過人才怪。

古代要拆開練單式的,而且要對練,和練散打時打手靶、腳靶一個道理。

最後吃武行飯的出師前還得帶著師門的介紹信去訪友,一是出門和別派實戰一下,試試斤量,靠實戰打些名聲,二是認識一些武行的朋友,別後來從事武行職業時自己師門的朋友都不認識,碰到事連個助拳的都沒有。

不吃武行飯就當個技藝或愛好的無所謂了。

現在社會,很搞笑的一點是,用近似傳統方法習練的其實更多的是練現代格鬥或軍警上的人。

號稱傳統武術的很多都把以前的一些東西扔了。

能打的過人才怪。

古傳武術中,徒手技的分量其實很小。大多是兵器,因為一個沒經過訓練的人拿根三米的長矛就能讓一個徒手練武的束手無策。兵器不用要求多高,一根棍子,一把小刀都可以,反正民間古傳武術大多是防身用的,能保證自己安全就行。

古傳武術中,各家都有擒拿,擒拿是中國古傳徒手技中最精華的東西。

很多人可能覺得擒拿用處不大,一拳就能打倒又何必這麼麻煩。

擒拿是一種很危險的徒手技。

第一是,不好防。因為打鬥中肢體接觸不可避免。

第二,擒拿是很容易以弱勝強的,就是對自身天生的天賦要求低。他的原理就是破壞重心與反關節。而且是用一手對一指,雙手對一手,用對方的力來打對方。只要求技術,對力量的剛性要求小,但不是沒要求。

第三點,擒拿是控、傷、殺一體的技術。很多人吐槽一拳就能打倒何必這麼麻煩。

所有的擒拿技都能變成傷人技與殺人技。

很多的擒拿在拿住的同時,再多一次反關節,然後讓對方倒地,對方倒地的體重會讓對方骨折,直接失去戰鬥力。

如果想殺人,很多的擒拿技只要在對方倒地的方向上,對著脖子墊一下膝蓋,對方倒地時,會自然的被膝蓋頂到咽喉,大多就直接死了。

很多的軍隊格殺術,其實都是擒拿的變種,就是以殺為主的那種。

但因為現代的社會環境,很多師傅可能知道那些擒拿的用法,但不會教你。就怕玩不好失手殺人。

格鬥技是以擊倒為主的,傳統武術每一種拳法都不太一樣,有一些真的就是以重傷和殺人為目的的。

現代,比較廉價傳播比較廣泛,傳承最完整的古武其實是中國古法摔跤。

因為在古代有表演、競技、娛樂的性質,所以傳承比較好,其性質與現代格鬥一樣。

只是古法摔跤在平地上是真能殺人的。只要多點手法,或向硬地上摔就行。而且摔跤也是戰場徒手技,穿鐵甲的都能弄死,更別說現代無甲的了。

另外建國時,其實大多的武行嫡傳都跑路了,因為政治原因,民國很多武行中的嫡傳都幫過國民黨,另外就是很多人不想打破以前的那種生活方式。大陸留存的武術界的嫡傳本來就少。就更別說因為政策調整原因,很多的武術傳承的很難。

國際上各國的傳統武術都碰到了與中國一樣的問題,現在傳播比較廣的大多與其實戰性無關,而與其文化性、健身性、競技體育性有關。因為社會需求不一樣了。日本那裡也一樣,劍道現在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與運動。

泰拳傳播更多靠競技比賽。其實古傳泰拳中的殺招很多,但現在在正規擂臺上你根本看不到。

古傳武術中的很多招式之所以不能在擂臺上用,不是因為什麼踢襠插眼的陰招,而是因為有些技術的危險性很高,只要用出來,另一方大多不死也殘廢,而且這類招式不是中國獨有,各國都有,那是拼命的招式不是競技的招式。

那種招式可以在技術上拉低搏鬥雙方體能上的差異,幾乎就是一招分生死,古代較技那些招式也不讓用的,除非是生死大仇。

所以傳統武術在現代就是個大坑。屠龍術而已。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只要不是那種十分喜歡傳統武術的人,可以離開這個大坑了。好老師難找、找到教不教你另說、就算教了你有沒有時間精力練另說、練成了在現代也幾乎沒有用的地方。

所以傳統武術能打,但現在練的人大多不能打,而且能打的人在擂臺上也未必能打的過人家。人家的技法就是為擂臺而生的,你的未必。

民間武術,在現代更多的像是個笑話以及一群愚公艱難的傳承著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

知道怎麼回事就行了,如果不是信仰級別的愛好,就別把自己搭進去了。

就算有一天真有了防衛需求,也是多一把槍的事,武術,訓練時間長,投入大,產出效果小。現代也就只能當個愛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