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貸多次被打壓,如果APP都打不開了,那就不需要還款了?

隨著科技的的發達,社會在變同時互聯網也在改變,民間借貸減少了,朋友之間開口借錢也不常見了,因為人們開始懂得從網上借錢,開始使用消費貸款產品。也就是說只要懂得上網,就能夠輕鬆的點一點手指頭從互聯網上借到錢,只要懂得上網就能夠提前擁有自己心儀的東西。隨著花唄、借唄、白條的推出,越來越少的人會去辦理信用卡,減少了辦理的頻繁手續,又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因為信用卡也是會收取一些提醒費什麼的。

因為信用卡不好辦,銀行貸款辦不下來的原因,成就了現金貸和消費貸款,而現金貸和消費貸款門檻較低,只需要填寫自己的個人資料,和通訊錄就能夠輕鬆的貸到款,因此獲得了大眾的青睞。但也因為門檻較低的原因,導致很多人陷入這火坑之中,並不是每個人貸了款都有償還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暴力催收,並不是每個人填寫的資料都是真的,因此現金貸難免出現壞賬的情況。

現金貸多次被打壓,如果APP都打不開了,那就不需要還款了?

因為現金貸門檻較低,存在賭博性質,只要把款放出去都會有收不回來的可能,也因此需要高息去覆蓋壞賬,但是高息是不規範行為,因此法律是不支持的。那麼法律不支持現金貸平臺的話,也就意味著沒有權限對債務人進行徵信上報,因此他們只能夠選擇暴力手段逼迫借款人還款。那麼隔著屏幕他們會上門找借款人拿錢嗎?並不會,他們通過互聯網也能夠對借款人進行暴力行為。

暴力催收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了,常見的手段基本都有爆通訊錄、威脅、恐嚇、發律師函、辱罵借款人、辱罵借款人通訊錄裡的人。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納悶了,借款人通訊錄裡的人又沒有借錢,怎麼會遭到辱罵?沒錯,同樣會遭到威脅。因為借款人在填寫資料時,需要填寫運營商的服務密碼,因此所有通話記錄都會被調取,而他們如果通過威脅通訊錄裡的人去逼迫借款人還款的話,還款的幾率反而會提升。很少的人能夠承受無緣無故變成貸款擔保人的事情,因此會對借款人進行譴責,完全是出於人之常情。

現金貸多次被打壓,如果APP都打不開了,那就不需要還款了?

顯然稱的上暴力催收完全是屬於違法行為,也因投訴人群過多,現金貸被監管部門盯上了,多次下達整改通告。2017年5月27日相關部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整改校園貸的風氣,不允許現金貸公司繼續對校園進行放貸。2017年12月1日相關部門再次下發整改通告《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要求現金貸停止放貸接受整頓。2018年3月28號再次發出通告《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要求現金貸平臺停止暴力催收行為,保障了借款人的合法權益,停止對借款人進行侵害。

從上面可以看出,現金貸平臺多次遭到打壓,在這個時間點裡壓根就喘不上氣,多家現金貸平臺明顯無法接受整改,因此關閉平臺停止放貸,停止催收。而因為此前現金貸平臺存在太多把柄,惹得太多借款人不高興,引發眾怒,在互聯網社交以及媒體平臺上可以看出,大多數借款人抱團反抗現金貸的暴力催收和高利息行為。而在第三方投訴平臺聚投訴上面,也是增加了數萬的投訴量,可以看得出現金貸行業命不久矣,接下來能夠存活的平臺都是苟延殘喘,接受整改停止收取高息,這樣一來就能夠保障了網友們的合法權益了。

現金貸多次被打壓,如果APP都打不開了,那就不需要還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