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工人身份可以轉公務員嗎?

高琳46

事業單位工人身份想轉公務員,現在基本是不可能的,就是事業單位幹部身份的想轉公務員,除非是在事業單位被提撥擔任副科級以上職務的,才可以在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之間進行職務交流、轉任後由事業單位副科級轉任成行政單位公務員,其它方式轉換公務員都不可能。



如果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事業單位工人可以“以工代幹”,被提撥擔任副科級職務後,是可以轉成公務員的,不過這樣的人應該也很少。當時還有部分由事業單位工人借調到行政單位工作的,後來隨著國家公務員制度建立後,通過單位內部招考(不同於後來的社會招考)後錄用為公務員的。



自2006年公務員法實施後,按照《公務員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 :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




事業單位工人身份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唯一途徑就是參加國家公務員公開招考,通過筆試、面試合格後才能進入公務員隊伍,成為一名公務員。


眾山小796

從理論上來講,不是沒有可能,但過程很複雜。



目前還沒有聽說過事業工人直接轉為公務員的,除非是你所處單位整體改制,但這種情況都是鳳毛麟角。一般來說,理論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操作,但也非常困難:



首先,得先從事業工人轉成事業專技人員或者是管理人員。這也跟各個地方人社部門的政策有所不同,即便可以轉,條件也很複雜,一般要求事業工人有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崗位或者管理工作崗位的工作年限(多少年以上);用人單位同意事業工人轉崗;事業工人所處單位有事業專技或管理空崗;上級人社部門審批同意……



其次,就等待機會轉公務員吧,為什麼說要等待機會呢?有的朋友會說事業編制怎麼可能轉為行政編制?這個是可以的,但也要看各個地方政策,國家是鼓勵從事業幹部中抽出一部分人員直接晉升為副科級領導幹部的(俗稱的“四類人員”,這四類人員除了事業幹部以外,還包括大學生村官、扶貧村第一書記和優秀村支部書記)



總之,過程很複雜,會得不償失,即便轉成功了,轉成公務員編制後,你也是個普通的科員,你要再和同類公務員相競爭,資歷又差了一大截,還不如老老實實、安安分分地幹好自己的工人崗位,不斷積累經驗,拿個高級工職稱,享受高工資,何樂而不為呢?


左手非燙右手冰涼

雖然說身份意識不斷淡化了,但工人轉為公務員確實很困難,我工作了十多年還沒遇到有成功的。

倒是有同事以前辦理“以工代幹”成功了,而且現在已經轉為公務員了,而且還擔任了科長,不過這樣例子太少了,在現在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事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家事業編制幹部身份都沒轉成公務員,你工人身份轉了公務員,肯定不能服眾。但是,在1983年,中組部、人事部發出了《關於整頓“以工代幹”問題的通知》,提出了妥善解決“以工代幹”問題的具體政策,“以工代幹”人員有的根據工作需要轉為幹部,有的回到工人崗位。這個通知還規定,發文發出以後一律不再使用“以工代幹”人員,需要從工人中提拔幹部,均需先辦理吸收幹部手續。所以走這條路,現在幾乎行不通。你不要以為這個文件很老了,其實人事部門的很多政策是70年代的還一直在執行,這是題外話。

參加公務員考試吧,通過了即使農民身份都可以轉為公務員。現在很多地方對任滿兩屆的優秀村主任進行招考,通過的轉為公務員身份,何況我們是多年從事事業編制的在職幹部。另外,各地的公考選拔領導幹部考試一般也要求是幹部身份。

但是現在的社保政策改革之後,實行“多繳多得”,什麼身份不重要。


濯日漫談

這個問題我回答過,有一種情況可以轉變身份,那就是你被提拔為某一級政府的領導,比如鎮長,鄉鎮,副鎮長,副鄉鎮,這種方式就可以轉變,但是這種情況必須得到實權派領導的支持。要想轉變就好好工作,還要會抬頭看“路”。


滄瀾客釣

事業單位工人身份,類似於機關工勤崗位。既不是事業單位管理幹部,也不屬於技術幹部,在事單位中總體編制少,實有人員也不多。對事業單位工人的管理是參照工勤來執行的。

理論上來說,事業單位工人轉公務員有可能性但實際上很困難。其途徑有:參加領導幹部公開選拔,通過四類人員選拔在換屆時到鄉鎮任副職,參加公務員考試等幾種,但都是極個別的情況,普遍的轉基本上不可能的。


望天外雲

不可能。2006年公務員法實施後,按照公務員交流制度,因工作需要,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領導成員,且是原幹部身份的,可以交流到公務員的領導崗位,原來工勤崗位人員轉崗到領導成員崗位的仍然不行,不行是因為轉崗不轉身份。

工勤崗位人員及原工人身份,更不可能了,唯一可能是參加公務員公開考試。過去在公務員法規缺失的年代,特別是八幾年到九幾年,很多事業單位工人借調到機關後,留在了公務員隊伍,很多給領導開車的司機都留下當公務員了,可想而知,這些公務員水平了,現在應該還有在領導崗位的,傷害的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特別是東北環境尤為嚴重,翻翻檔案基本都是工人混進去的。

所以,國家逐步完善公務員入口關,提高了公務員錄用標準和交流標準,進行立法,對於過去的也就不追究了。


園林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