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香山廟為紀念詩人白居易教民採煤、冶陶而建。香山廟位於新密市平鎮香山峰上,據《說嵩》記載:“香山與密岵山接趾,石質脆膩、細理縷疊、遍產磁鐵居民籍其利。或曰磁始於白居易尹河南時,教民作業以活,民立山上祀之,曰香山廟。”所以稱為香山廟。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香山廟位於新密平陌鎮南,登密交界的香山(又名密岵山、香湖山)峰上,那裡千巒起伏,萬壑競秀,四周遍產瓷土和煤炭。始建於何時無法考證,廟內現存明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重修香山廟碑”一通。從那時算起,也有近400年的歷史了。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香山廟,依山勢而建,廟宇建在香山峰頂的石壘古寨堡內,石寨牆保存完好,和廟宇結為一體,十分壯觀。它以大殿中軸線為分界線,西邊為登封,東邊為新密,大門建在南面山坡上。我們去時,見有工人正在建造山門,第一層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中間有個大圓門洞,兩邊各有一個小圓門洞。第二層施工進行時。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茂密的槐林夾著山道上的松柏,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半山坡上,有一處城堡似的建築。門闊三間,門前有兩棵松樹,西邊有一石碑,上書“登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石臺階21層高,兩邊有青石欄杆,大紅鐵門上卯著大銅釘,顯得非常氣派。門前一石匾,上書“中山門”。房頂周圍是垛牆,中間一杆紅旗迎風飄揚。房頂建有一座小城堡,是城堡中的城堡。上書“三皇殿”。三皇者,天皇、地皇,人皇也。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走進門內,大肚彌勒佛笑迷迷地在歡迎我們,他挺著大肚子,手中拿著一串佛珠兒,似乎在為人們祈禱呢。

再往前走,是一個小院,東廂房是玉皇殿、東王母殿,西廂房暫留他用。

大殿臺階高23層,五間廊式建築,紅柱藍瓦,雕樑畫棟。紅色木門,並不大,門上掛一木匾,上書“香山廟”。前牆兩邊各有兩個六角格窗,山牆各有石碑一通,但字跡模糊;東西兩邊各有古炮一門,據說是當年寨中防匪所用,為鎮山之寶,也有石獅一對。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殿裡玻璃罩內供有觀世音菩薩塑像,那微垂的雙目,含著凝思,緊閉的嘴唇,浮上一絲若隱若現的笑意,威嚴中帶有慈和,古拙中雜以柔美,形神兼備,鉅細和諧。正面牆壁有觀世音菩薩救火、救水圖,東邊牆壁畫有三面觀音、觀音大士救毒蛇毒蟲圖、蓮花觀音圖,西邊畫有觀音菩薩救天災圖、觀音金鋼身圖,東南角懸掛金鐘,鐘上刻有“新密南·香山廟”字樣,西南角木架上放有紅色大鼓一面。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聽廟裡人講,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妙莊的國王,生有三個女兒。長女妙因、次女妙緣、三女妙善。三個女兒長大成人後,妙因,妙緣都聽從父王的旨意出嫁了,唯妙善不願嫁人。他說:“人生富貴,如過眼雲煙。不如得一名山淨地,修成正果,再度眾生,解救苦厄。”妙莊王再三勸說,妙善公主誓不迴心。妙莊王一氣之下將妙善公主貶為庶民,趕出皇宮。從此妙善公主就出家了。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後來妙莊王染疾,百醫無效。此時公主已修行得道,知父王有此一難,看在骨肉情份,她化一仙人為父療病。診脈後,告知妙莊王:只有服用直系親屬手眼,病才能愈。妙莊王認為妙因、妙緣是最孝之女,便傳旨讓二女獻出手眼,二女不肯。於是,妙善公主讓父王差人求神仙幫助。差役去求神仙,妙善公主就將自己手眼取下,交給大臣。妙莊王病癒後,去拜神仙時才知救他的竟是自己的三女兒妙善,悲痛萬分,求天地神靈幫助女兒恢復手眼,神靈被妙善公主的孝心所感動,使妙善公主長出了千手千眼。因此被稱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無靈感觀世音菩薩”。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穿過觀音殿,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內安放一座三層鐵鑄寶塔,也有鐵鑄方鼎一座,均刻有“有求必應”字樣。東邊豎石碑一通,上書“密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西邊的碑刻為“香山廟簡介”。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東西配殿各三間。東廂,簷前樑上畫“戴勝迎春圖”,簷下畫保霄娘娘、碧霄娘娘下凡圖。殿內中間火神殿;北邊武財神殿,牆上畫“招財進寶”圖;南邊文財神殿,牆上畫“桃園三結義”圖。西廂,中地藏,南文昌,北包公。簷前樑上畫仙鳥圖案,簷下畫東郭先生、守株待兔等成語故事。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主殿雄偉高大,雙紅柱廊式結構,面闊五間,四開大門,以格窗為前牆,藍瓦、紅柱、飛簷,房頂脊中有一葫蘆塔,飛龍走獸,活龍活現,古色古香,莊嚴肅穆。進入中間殿內,進深三間,四梁起架,彩繪各色圖案,顯得非常美麗壯觀。玻璃罩內是身著金色朝服的白居易巨塑象,他頭戴官帽,身穿長袍,腰中束帶,足踏官靴,左手微彎垂於身側,右手捧笏板收於胸前,細眉緲目,直鼻闊口,三綹長髯飄灑胸前。兩邊還有服侍的童男童女,塑像背後的牆壁上有介紹白居易與香山的歷史史料。東西兩邊分別是大奶奶、二奶奶。四周牆壁上有二十四孝圖和白居易教民採煤製陶的壁畫。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洛陽有座香山廟,白居易也自稱香山居士,而新密的香山廟又是怎麼一回事?白居易從六十歲到六十二歲,也就是大和五年(831年)到到大和七年(833年),曾經擔任過河南尹。始終不變的是“兼濟天下”,始終關心百姓的疾苦,所以在任期間,他多次到各地巡視,瞭解百姓疾苦。相傳,他曾到雞冠山一帶巡視。看到附近的山嶺都是光禿禿的,就查問原因。當地陶工告訴他,這一帶陶瓷作坊很多,每燒一窯陶瓷,需燒掉1000多斤木材。因此,附近的山林已被砍伐殆盡。白居易住了下來,想幫助百姓解決燃柴之急。

一天晚上,白居易夢見一隻仙鶴自窗而入,落在他的面前。他便騎上仙鶴,飛上雲天,一直飛到“南天門”。只見宮門口有兩個鹿童,正汗流浹背地在八卦爐前搖扇吹風,太上老君不斷地把一些黑石頭投進爐內。白居易十分詫異,便問:“李老仙長,您投進爐內的是什麼寶貝?”李老君拂髯笑道:“此乃太陽神提煉的精華,叫作煤塊石。你住的地方,就有許多這東西。”白居易恍然大悟,扭頭就往回走。不料,卻被南天門的門檻絆了一下,跌倒在地。睜眼一看,卻是腦袋磕到了床沿上,原來是南柯一夢。等到天亮,白居易顧不上吃飯,就到山上尋找煤塊石。走到西南邊的一道小山溝裡,果然看見山洪沖刷後的土層下面露出來很多閃閃發亮的岩石,他隨手撿了幾塊帶回住處,又急忙學著老君的方法,把黑石頭扔進火盆,不一會兒,便燃起了藍色的火苗,比木材好用得多。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白居易大喜過望,急忙跑到陶瓷窯場,對陶工們說了“煤塊石”的事。並和陶工們一起,反覆試驗用煤塊石燒陶瓷,終於達到了速度快、陶瓷品光澤耀眼的目的。從此,平陌人便開始了採煤冶陶新工藝,陶瓷生產也更加興旺起來。

在白居易的倡導下,香山周圍煤礦和磁窯逐步形成規模,宋、元、明三代又有所發展,到了清代已更加繁榮。香山周圍煤礦林立,缸窯和瓷窯密佈,如平陌的南窯、碗窯溝、洧源溝、砂鍋洞,崔溝的陶窯,以及登封的馬溝窯、關帝廟溝窯等,就是當年的遺址所在。特別是平陌瓷缸色澤透亮,式樣美觀,墩實耐用,隔潮防滲,暢銷於省內外。這都是白居易教民採煤、冶陶留下的一筆具大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後來,為了紀念白居易教民採煤、冶陶,人們就在香湖山上建了一座香山廟,還塑了白居易金身彩像,世代供奉。這座山也就被改名為香山,山下的村子也成了“香山村”。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主殿西屋是藥王殿,東牆繪人間仙境圖,西牆繪藥王採藥圖;東屋是老君殿,牆上繪煉丹圖、八仙圖。

從主殿東山牆往後,為後大殿。三間兩層平頂樓房,券式門頭,鐵門圓窗,一派現代氣息。一樓塑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金身,牆壁上有蓮花、遊戲、數珠、送子四觀音像。二樓是玉皇殿、西王母殿。頂層還建有一座六角小亭子,內奉老祖母塑像。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站在樓頂,環視一週,廟內四周有寨牆相圍,有長城一樣的垛牆,香山廟儼然一座城堡。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聽廟內人講,香山廟原有大殿、拜殿各三間,在“文化革命”中被拆除殆盡,群眾集資於1987年恢復重建。原來還有北門,上面磚額為“香湖砦”。民國19年(1930年)三月,村民曾在寨內築一小寨。2003年,香山廟落架重修。這可能是把香山廟建成城堡式的原因之一。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白居易曾寫有《早飲醉中除河南尹敕到》、《六十拜河南尹》、《七年春題府廳》和《罷府歸舊居》等詩,其中,《七年春題府廳》是這樣寫道: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

推誠廢鉤距,示恥用蒲鞭。

以此稱公事,將何銷俸錢?

雖非好官職,歲久亦妨賢。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雖然從詩中來看詩人對自己的工作並不很滿意,但是白居易心目中始終不變的是“兼濟天下”,始終關心百姓的疾苦,在任期間,他多次到各地巡視,瞭解百姓疾苦。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著一座香山廟,為何專門紀念白居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