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行業裡做什麼最賺錢?

體育產業生態圈

做明星最賺錢。可能體育明星要比娛樂明星更耀眼和薪金,反正基本上中國是這個狀態,無論是張繼科、孫楊、劉翔、易建聯、姚明等都很薪金,有的是所在領域薪水就是已經很高的水平,但更多的是靠代言賺錢,甚至利用自己的名號創造品牌比如李寧等。

國外更是喬丹、科比、詹姆斯、梅威瑟等天王巨星,說他們富可敵國真不是開玩笑的,個個至少擁有上十億美元的身價,這可是做其他體育行業絕對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個數字,哪怕不是像這種天皇級別巨星,就是NBA一個隨便的角色球員,像周琦4年557萬美元,換成人民幣那也是一年880多萬的人民幣,這對於做其他服務於體育的行業也算是個天文數字了。

但是,當然體育明星是體育行業的最高級別,也是最不好當的,除了運氣、努力還要看天賦,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吃上這口飯,能吃上這口飯的大多數是人中龍鳳了,絕非一般的普通人可為的。

所以,在全民健身的口號之下,運動人群的剛需之下,還是更需要體育明星,人們體育意識的覺醒,需要一個偶像和英雄,而造出的這個明星就是最賺錢的。


瑞哥聊球

運動人群的剛需之下,最掙錢的體育行業離不開哪四個字?

在目前的全民健身政策紅利期內,運動人群激增帶來了運動場所的剛需,因此,體育場館行業已經開始呈現爆發的態勢,並作為體育產業中最為基礎的行業,帶領著中國體育產業迎來萬馬奔騰的新時代。

2017年財報季基本結束,在新三板雲集的數十家體育公司中,一個常常被忽視的領域卻在去年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

從整體看來,在2017年,體育場館這一塊可能是新三板體育公司中表現最佳的版塊之一。在這個版塊中,大多數體育公司從事的都是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工作,部分從事場館的運營和管理工作。但縱然業務不同,這些涉及體育場館設施的體育公司,在2017年大多都取得了極為優異的成績。

體育場地設施建設

從目前市場現狀來看,大型體育場館的設計與建設多由大型建築公司承包。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建設單位是以北京城建和中信集團為代表的聯合體;又如將在卡塔爾舉辦的2022世界盃,其決賽場地盧塞爾體育場項目的建設工作將由卡塔爾當地的承包商HBK與中國鐵建一同合作完成。

卡塔爾2022年世界盃主體育場盧塞爾體育場效果圖

但一些新三板體育公司也能成功地中標大型體育場館建設中的部分項目。

4月27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泛華體育宣佈收到了卡塔爾 Hamad Bin Khalid Contracting Co W.L.L集團的《中標通知書》:泛華體育將負責2022 年卡塔爾世界盃比賽場地——Ras Abu Aboud Stadium 第九體育場的體育設施設計、工藝、供應、交付、安裝、測試工作。

而在此之前,2017年6月,泛華體育已中標卡塔爾世界盃主比賽場地盧塞爾體育場的體育設施設計、供應、交付、安裝、測試等體育工藝工作。

作為國內領先的體育產業集團公司,泛華體育的主要業務包括體育健康產業投資、體育場館、賽事、俱樂部運營管理以及體育設施諮詢策劃及設計建造。但從營收情況來看,泛華體育的核心業務仍然是體育場館設施建設

在2017年,泛華體育的營業收入達8972.85萬元,較2016年同期營收1.44億有較大下滑,但由於投資收益的激增,泛華體育在2017年所取得的淨利潤與2016年基本持平。

與其他體育設施建設公司相比,泛華體育在2017年的成績並不算出色,但其最大優勢在於海外市場。在2017年,泛華體育的海外銷售收入佔總收入比重達16.03%。

泛華體育的海外業務優勢明顯,但國內其他體育設施建設公司卻以快速上漲的業績體現著整個行業的鉅變。

主營業務為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的綠茵天地,在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突破一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48.02%。在營收大增的情況下,綠茵天地在2017年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471.67萬元,較2016年同期145.84萬元增長兩倍以上。

雖然扣非淨利潤仍然處於虧損狀態,但毫無疑問的是,伴隨著業績的快速增長,綠茵天地的盈利能力已經有了極大地提升。而除了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外,綠茵天地還擁有自主品牌橡膠跑道和木結構運動場館系列專利產品。

除綠茵天地外,湖南省體育場地設施工程行業龍頭企業銘弘體育也在2017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在2017年,銘弘體育實現營業收入5263.07萬元,同比增長66.72%;毛利率由2016年的26.42%提升至30.71%。至於淨利潤,在2017年,銘弘體育實現淨利潤370.92萬元,較2016年增長超10倍。而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銘弘體育的扣非淨利潤達277.42萬元,同比增幅仍高達716.05%。

可以看到,在這些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公司中,銘弘體育是唯一一家真正擺脫虧損,並實現業績大漲的企業。

2017年銘弘體育營收和利潤均大漲

國內體育器材龍頭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旗下的深圳泰山體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以體育設施建設為主營業務的新三板體育公司。在2017年,泰山體育實現營業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27.95%。其中體育場館場地施工收入高達2.09億元,該項收入較2016年同比大增64.50%。

而從整體看來,泰山體育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在2017年,泰山體育虧損額達2276.12萬元,較2016年同期虧損有所擴大。

這種增長在目前已經從新三板摘牌的奧翔科技上體現地最為明顯。奧翔科技的主營業務是體育塑膠運動場地鋪裝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體育塑膠場地的建設。由於已經在今年1月末從新三板摘牌,奧翔科技無須公佈2017年報。但僅僅在2017上半年,奧翔科技就已經實現營業收入7862.73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82.30%,淨利潤增幅更是高達10倍以上。

氣膜場館建設

全民健身戰略的落實,不僅帶動了體育場地設施的增加,也帶動了新型體育場館的增加。

近年來,氣膜場館以其成本低、週期短等明顯優勢漸漸成為市場上場館建設的新方向。相較於混凝土和鋼結構的傳統體育場館的重資產運營,氣膜場館的諸多優勢使其成為了方興未艾的體育產業公司佈局體育場館領域的首選。


從去年到今年,氣膜場館行業繼續保持著快速的增長態勢。多家體育設施建設商開始入局,而行業龍頭亦享受到發展的紅利。

在2017年,氣膜場館行業龍頭約頓氣膜營收破億,這個成績較2016年翻了一番。至於利潤,約頓氣膜在2017年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2019.7萬元,較2016年同期601.4萬元增長兩倍以上;而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達1894.8萬元,亦實現兩倍以上的增長幅度。

約頓氣膜的快速增長明顯受益於母公司制定的發展戰略,而約頓氣膜的老對手,同樣為氣膜場館領域的領軍企業博德維亦在2017年保持著不錯的成績。在2017年,博德維實現營收9972.84萬元,與2016年同期營收基本持平;實現淨利潤1843.15萬元,同比增長10.37%。

場館運營與管理

珠江文體運營的廣州體育館

體育場地設施和氣膜場館行業的快速增長,為社會總體體育場地面積貢獻了增量;而另一方面,在2017年,大型體育場館的運營和管理行業也迎來了明顯的復甦。

在新三板市場上,珠江文體是一家主營大型體育場館管理運營的體育公司。在2017年,珠江文體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18.21%。其中,場館管理收入3566.14萬元,約佔總收入的三成;場館運營收入6088.01萬元,同比增長35%,佔總收入比重超一半;物業經營收入2173.81萬元,其他收入1.55萬元。

在2017年,珠江文體的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改善。整體來看,珠江文體的毛利率由44.91%提升至50.18%,而淨利潤達1486.52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48.57%。若以扣非淨利潤計,珠江文體的利潤增長幅度達到了一倍以上。

體育場館運營管理行業的增長,在體育行業龍頭上市公司中體產業的財務報表中也有所體現。

在2017年,中體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0.92億元,較2016同期有所減少。其中,體育業務收入達4.39億元,較2016年下滑12.90%。但在整體業務下滑的同時,中體產業的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業務營收達到了1.51億元,同比增長20.50%。這組數據代表著,

中體產業的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不僅是其體育業務中收入最高的業務,更是所有業務中唯一實現營收增長,且毛利率最高的業務。

目前中體產業負責運營的佛山嶺南明珠體育館

從這些公司業績的增長中不難看出,體育場館行業是2017年體育產業中表現極佳的板塊之一這種增長,不是單一領域的增長,而是全產業鏈的增長。

從原材料,到體育設施和氣膜場館建設,再到場館的運營和管理,體育場館行業已經成為體育產業中跑得最快的一匹黑馬。

同時也不難看出,目前的體育場館行業的企業仍不夠成熟。多家企業尚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利,一些企業在成本和費用控制上仍過於粗獷。但也可以看出,這些企業正在不斷地進步,研發專利、開拓市場、橫向併購、縱向整合……這些企業正在變得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

總體來說,在目前的全民健身紅利期內,體育場館行業已經開始呈現爆發的態勢。作為體育產業中最為基礎的行業,體育場館行業的快速發展勢必將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在這匹黑馬的帶領下,中國體育產業也將迎來萬馬奔騰的新時代。


體育產業生態圈

體育領域是一個週期長,見效難的行業,要想賺快錢很難。總體來說,對於普通體育行業創業者,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領域:

1.體育培訓。這個起步容易,回錢快,但是規模化發展很難,適合創業起步。

2.賽事運營和執行。目前全民健身火熱,各種賽事層出不窮,數量居多。缺少很多專業人才,賽事執行就比較重要了。這個利潤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