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淚(民間故事)

這是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故事。話說湘西木瓜寨有個美麗的姑娘叫覃晴,她初中畢業後,因大隊小學原來的民辦教師回城去了,於是讓她當了民辦教師。

  覃晴的母親死得早,安葬在村外的白雲山上。覃晴每年清明節都要為母親掃墓燒香焚紙,年年安然無恙。可是1974年清明節她為母親掃墓時,卻險些發生了一場令人意想不到的災難。這天天氣晴朗,春風徐徐,覃晴因急於去學校開會,到母親墓上燒完香燭、紙錢後,便匆匆離開墓地。沒想到她一走,忽然刮來一陣狂風,紙錢死灰復燃,一些零星火苗被風捲入草叢,火借風勢,引燃林中雜草落葉,一下子燃燒起來。學校離墳地三里多遠,火勢越來越猛,覃晴卻絲毫不知。

  恰好這天民兵連長王敏正帶領民兵搞野外拉練,忽見山上火煙沖天,憑他的經驗知道是發生了山火。火情就是命令,他當機立斷,一面派人鳴鑼報警,發動群眾上山滅火,一面迅速帶領民兵衝向火場。

  王敏與覃晴曾是從小學到初中的同學。少年時的覃晴因王敏性格頑皮而不喜歡他。後來讀初中時,班主任安排王敏與覃晴坐在同桌,且一坐就是兩年。覃晴逐漸對他改變了看法,併產生了好感,畢業時還有幾分難捨之情。王敏入伍離村前,覃晴本想向他表示那個意思的,可是,一天她無意中從一位同學口中得知,王敏已與大隊革委會主任的女兒映紅好上了,並說他倆還按當地風俗,在夜裡悄悄地點上一對紅燭舉行了訂婚儀式,覃晴一時心中如針扎般難受,忍痛掐滅了愛情萌芽。

  沒想到,王敏入伍不到兩個月,映紅的人生軌道突然發生了轉折,他父親通過關係將她送進大學,成了工農兵學員。映紅進校不久就淡忘了王敏,與一位父親當官的同班同學談上了戀愛,大學一畢業,二人就結婚了,王敏得知後氣得大病了一場。

  王敏從此傷透了心,發誓打一輩子光棍再不娶妻。沒想到上帝竟然又借這次意外的火災將他們聯繫在一起。覃晴的精心護理讓王敏深受感動,許多要說的話常在眼神中。王敏的傷很快康復,他倆的愛情也瓜熟蒂落了,兩人正式確定了婚姻關係。王敏將復員的安家費拿出來,將原來的三間舊房整修一新,準備秋後結婚之用。

  1975年冬至這天,王敏與覃晴到公社辦了結婚手續。按照覃晴的意思,他們特地買了兩根又長又大的紅燭。洞房之夜,紅燭映紅了白牆,也映紅了小兩口紅撲撲的臉龐。覃晴依偎在王敏寬闊的懷中,望著紅燭,心中充滿了喜悅。夜深了,王敏提出要吹滅紅燭,覃晴撒嬌說:“不,我要點著紅燭度過這美好的一夜。”王敏不解地問她這是為什麼?覃晴這才說,母親臨死前對她說過,新婚之夜的紅燭一定要讓它燃到天明,否則太不吉利,當年覃晴的父親就是因為新婚之夜吹熄了紅燭而英年早逝的。王敏感慨萬千,將妻子摟在懷中吻了又吻,兩人沉浸在新婚的無比甜蜜之中。

  夫妻倆進入了甜蜜的夢鄉,不知何時紅燭將要燃完,突然一陣夜風吹進屋裡,殘燭歪倒引燃了桌上的紅布,火如劫匪,滿屋亂竄,當火燒著他們的身體時,王敏才陡然從夢中驚起。他發現滿屋是火,顧不了一切,背起新娘衝出了火海。他救出妻子後又衝進房中,搶出來一個衣箱,讓妻子穿上衣服。早已驚個半死的覃晴醒過神來後,呼天喊地,聲聲撕心裂肺。當村里人聞訊趕來時,新房已化為灰燼。覃晴悔恨交加,悲痛欲絕:“又是我大意而鑄成千古之恨!”王敏見新房被燒光自然也十分難過,但還是安慰妻子說,房子燒了還可以再蓋,只要人沒傷著就好。

  在鄉親們的幫助下,王敏夫妻不久又蓋起了新房。覃晴自那時起得了一個怪病,每當看到紅燭就流淚不止。從此,一個“紅燭淚”的警鐘便時時響在人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