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烙餅更柔軟?

總叨叨

烙餅,一道非常喜歡的麵食主食,經常在家裡吃到,不過印象比較深刻的烙餅還是大姨做的烙餅最好吃,口感比較柔軟,並且都比較有嚼勁,另外,外皮都是那種金黃,或者有時候餅皮還帶一點脆感、裡面柔軟,非常的好吃,小時候去大姨家最喜歡的就是這烙餅了。長大了,離開了老家,也很少去吃到大姨做的烙餅了,15年回老家到大姨家,終於有吃到大姨烙的餅了。而烙餅的柔軟與否其實有幾個方面還是必須要注意的,雖然這烙餅是家常便飯的事,哈哈,當然對於北方人來講是非常簡單的,而對於南方人來講,烙餅也確實是比較麻煩,生活在南方,只有老媽在家裡時不時的烙上一回,可就是沒有老家那大鐵鍋烙制的好吃柔軟。這說明這鐵鍋烙餅還是有講究的,,首先這鍋的大小就應該要合適,否則這柔軟度就不一定出的來,當然現在除了家用的平底鍋以外,還有準備的電餅鐺,當然做生意的可定就是這電餅鐺,我想只要把握一個原則,火要大,而非小,讓餅在鍋中要迅速的成熟不至於會出現烙制很長時間這是關鍵,否則時間長了,餅裡的水汽慢慢的就跑出去了,當然這餅就會發硬了。這首當其衝的就是要夠熱

當然,烙餅和的面,朋友們應該還是清楚的一般都用溫熱水在此就不在累述。


美食旅途

烙餅做為大家最愛的一種平民食物,製作方法簡單,非常受歡迎。烙餅要的鬆軟方法只有一個溫水和麵法,這樣做出來的餅子非常鬆軟,非常好吃,吃起來口感香軟還有些筋道,非常的棒,烙出來很多的層次。熱水和成的麵糰也叫燙麵,是用沸水調製成的麵糰。(用70度以上的水就可以)燙麵的性質與冷水面團正好相反,由於用水溫度較高,水溫使蛋白質發熱變性,麵筋質被破壞,導致親水性降低,筋性減退,澱粉遇熱與大量水溶合,膨脹形成糊狀,粘性增強。能製作鍋貼,春餅,炸盒子,炸糕,燒賣等。 用冷水和麵,面發不起來,沒有嚼勁。

椒鹽家常烙餅

材料:麵粉350克 溫水225克 鹽適量 椒鹽適量

步驟:將麵粉倒入盆中,緩緩倒入溫水,邊倒水邊用筷子順時針攪動;

攪成一個麵糰之後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左右;

沾一點乾粉揉麵團,揉成光滑麵糰感覺到特別的鬆軟,再醒30分鐘;

不要再揉麵了,用擀麵棍將麵糰擀成一個大圓形狀;

抹一層食用油,再撒上鹽和椒鹽,從下往上慢慢捲起;

卷好後的麵糰揪成四個劑子,每個劑子兩頭捏緊然後壓扁靜置五分鐘左右;

將它們擀成圓餅狀;

鍋內入少許油,中火將餅子放進去開始烙,不時要轉動鍋使餅子受力均勻,並要翻面;

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拿出來了;

TIPs:和麵記得是溫水,手觸不燙手為佳,和麵是的水要緩緩倒入,以免倒多後面粉成糊;

擀成大圓形時要薄,做成餅子的時不需要太薄;煎或烙餅子時注意用到中火。

這樣做成的餅子鬆軟有筋道,非常好吃。尤其是包上大蒜吃。


有間食堂

烙餅要想柔軟,和麵有得一手,和麵不能像饅頭包子一樣上勁,面揉的太勁道烙餅出來就不好吃了,基本水攪拌均勻就好了,不要揉。其次麵糰一定要和的稀一點,用開水把面燙熟是關鍵,然後是醒面,這一步不能少。

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烙餅的吧,做出來絕對柔軟。

準備用料

麵粉

步驟 1

將麵粉舀到盆裡。


步驟 2

倒入適量的開水, 麵粉燙三分之一,再用涼水和麵。

步驟 3

直到所有的乾麵粉都溼潤了,也沒有乾麵粉了,如圖所示。烙餅面不能揉,和均勻就可以了


步驟 4

面板上撒些乾麵粉,用筷子將麵糰挑到乾麵粉上,稍微讓它不粘手

步驟 5

和好的麵糰靜置的時間越長面越軟,注意和麵的時候水分掌握一下,要比包子的面還要軟很多,然後在醒面,我一般早上和麵中午做。


步驟 6

把和好的面分成幾份。

步驟 7

將麵糰擀開,撒上鹽,在擀成薄片,刷上油。


步驟 8

擀好的面從兩頭往中間收,收到一起從兩頭拉長。

步驟 9

拉長後從兩頭往中間卷,捲到中間疊在一起。



步驟 10

都卷好這時候蓋上保鮮膜在靜置10分鐘。

步驟 11

把卷好的餅擀開,鍋燒熱倒入油,把擀好的餅放入鍋中蓋上蓋,中小火慢慢烙制,感覺餅皮略熟定型翻面,直到兩面烙制金黃,這時候沿著餅的邊緣用木鏟拍打,越拍餅越軟,層次也分開了,出鍋享用吧。


這樣做出來的餅絕對柔軟,切成塊,好吃不過癮,口感酥脆,早餐的時候吃一兩個,沾上喜歡的醬料,絕配啊



聽陌先生說

烙餅是用麵粉等材料烙制而成,深受人民喜愛的中國傳統麵食小吃,可以配肉、蛋、蔬菜、醬料等食材。另者烙餅是麵食中營養素損失較少的小吃

在我地大物博的天國,各地區烙餅的製作還是有所差別的:

首先,從外型來看

,有些烙餅面積大但薄,約0.2釐米左右厚;有些烙餅面積小但厚,約1.5釐米左右厚;這個也是因每個人的喜愛而製作的厚薄大小不同。

其次,從製作來看,薄烙餅一般用冷水和麵,面和的較稀,大多在製作時不會醒面;厚烙餅一般用溫水和麵,或者用半燙麵的方式和麵,此製作大多會醒兩到三次面,每次醒面10-40分鐘不等;無論哪種形狀的烙餅在和麵時,都只是攪拌,使水、麵粉及其它材料充分融合即可,都不會揉麵。

最後,說說烙餅如何柔軟,即製作小技巧,一般在和麵時加入雞蛋、豬油、糖(喜糖的加,不喜的可不加),這樣烙出的餅外香脆、內柔軟,還有面粉香和蛋香。如果還想再軟點,可以在和麵時加入適量純牛奶,但在烙餅時要多用油,否則會有點粘手。

補充說明:在和麵時加入些紫薯、紅薯、玉米粉等雜糧,或者一些水果(香蕉、芒果等)、蔬菜汁,烙出的餅風味也很不同哦,而且還很營養。

以上屬個人經驗分享的,喜歡的請點右上角關注,或者到評論區留言發表更多不同的經驗、建議!


輕餐飲空間

用全燙麵做的燙麵蔥油餅就很軟乎。

1、和麵。500克麵粉用350克開水燙熟,把開水慢慢倒入麵粉中,邊倒邊攪,使致沒有乾麵,稍涼後,放案板揉勻靜醒待用。



2、做蔥油,分專業蔥油與家庭版。把香蔥切碎,放些18香鹽,鹽的用量為麵粉量的1%,乾麵粉等。把50克油燒熱,潑在拌好的蔥花上。家庭用菜籽油既可,專業的用專門熬製的蔥油。



3、做油餅。把面揪200克,擀成薄的大片,沫上蔥油和蔥花,從下往上捲起來,把邊緣捏住封口,在立起來用壓扁,稍醒後擀成薄的大餅。

4、烙餅。放在160度刷過油的烙鍋上烙成兩面金黃。裝盤上桌。



特點軟乎,外脆,鬆散,不沾牙。


小吃學院

我們家人都特別愛吃餅,媽媽烙的蔥油餅特別的好吃。外皮酥脆,內瓤柔軟。配上碗雞蛋湯,簡直是完美。現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媽媽五十多年的經驗



1.溫水和麵,活好後醒半個小時

2.取適量麵糰,擀成薄薄的圓麵皮

3.均勻的摸一層油,然後撒鹽,花椒粉,蔥碎

4.從一頭捲起,捲成一個長條

5.把卷好的長條擰一擰捲成一個圓餅

6.擀麵杖稍微擀一擀。不用擀的太大

7.平底鍋放油,中小火烙至兩面金黃即可



敲黑板

要想餅做出來柔軟就是三點:面軟,油多,少掀蓋

1.要溫水和麵,活的軟一點,活好後不要多揉。多醒一會

2.多放點油,這樣更軟,更香

3.烙的時候中間儘量少掀蓋

學習更多美食和烹飪小技巧請關注


木子食記

怎樣烙餅更柔軟?我是食神小學徒,這個問題問得好,要想很柔軟,有三個重點下面,按照我說的做,會有驚喜

重點一,那就是和麵,餅的種類幾十種,每種餅都有面和水的比例,記住比例和麵簡單粗暴手到擒來,我以我愛吃的蔥花餅為例子詳細說明。

首先說下比例,面:水~6:4.5.也就是六斤面四斤半水。水溫40℃最好。面和好之後呢醒一會備用,這裡呢基本操作就不說了,無非就是把面趕成片撒點鹽和油,還有炸的快糊的蔥加生蔥一樣一半,鋪勻在面片上,捲起來,然後切成均勻的小塊,頭尾捏好,在趕成片就好了。



重點2電餅鐺預熱一定要200度在下餅,因為溫度不夠的話餅在鍋里長時間煎會導致餅硬,口感不好。如果家裡沒有電餅鐺怎麼辦,那隻能憑感覺,在鍋燒熱之後刷油之後啪啪啪的一響,就行了可以下鍋了。

重點三,把蔥花餅放入
鍋中時撒上幾滴水,蓋蓋子,水分蒸發成熱氣助於餅快速成熟,隨後打開蓋子,兩面各煎一次,每次兩分鐘,香噴噴的餅就出鍋了,外焦裡嫩,好了開吃吧


食神家的小學徒

烙餅柔軟,用溫水或者是開水、冷水交替和,和成軟硬適宜的麵糰,這時候醒面很重要。

家庭烙餅,如果有空閒的話,提前二到三小時和麵,醒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後,擀成麵皮塗油做成一個個面劑子,再用保鮮膜蓋好,充分醒面,面劑子擀餅時,柔潤軟和,必能烙出滿意的餅來。


買餅店的餅,省事,就是油太大,有的放添加劑,不如自己動手,有家的溫馨。


肖小平15

烙餅是最家常的,我們家鄉吃餅也算是主要飲食,怎麼更柔軟呢?本人從實踐中覚得主要有兩點:

一、首先是和麵時注意:

1、開水和麵,

2、面里加一小匙油,

3.‘、面醒一小時以上,

4、、將面揉成一小團備用。

二、根據烙餅不同品種採用不同方法:

l、什麼材料都不放的光餅,杆好後直接放鍋上,面起鼓翻餅,再鼓起鍋,注意要一塊一塊疊起來用布蓋好,不會變硬,能放兩天。

2、如烙蔥油餅,先將蔥花、鹽、油、蝦皮拌勻,攤在扦好的面上卷好後重新扞成餅,放在油鍋裡,兩面煎黃即可。外穌裡軟。注意不能疊加,防止不穌。最好現做現吃。

3、如烙餡餅,先將餡拌好包到面裡,輕輕將麵糰扦成餅放入鍋中,兩面微黃即可。可用保鮮袋裝好,吃時鍋裡放少許油兩面一煎,又穌又脆。餅一次可多烙,吃時再用油加工,外穌裡軟。

以上是家鄉家庭常用的方法,互相交流唄。


夕陽銀輝

因為我是北方人,所以比較愛吃蔥花油餅。每次回家的時候,媽媽都給我們做好吃的,烙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北方人都以麵食為主,當我們吃膩了煎餅啊、饅頭啊、麵條之類的麵食後。老媽就會給我弄蔥花油餅。每次老媽都會烙上幾個,夠我們一家子吃個2-3天的。為什麼呢,一個是為了圖方便。二也是為了節約家裡的開支。以前家裡不怎麼富有,能省一點是一點,生活麼就是從點滴生活中做節約來的。


以前家裡是還沒有煤氣
的,什麼烙餅呢。炒菜啊都是用柴火燒的 ,火候一到就可以認認真真的烙餅了 。每次老媽烙好以後都會讓我們先吃,圓圓的蔥花烙餅出鍋,然後用刀切成塊 讓我都流哈喇子呢。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早已省事多了,像什麼燃氣、煤氣之類的 再到現在的電餅鐺,科技真的很強大。讓我們節省了時間,讓百姓過的富有。

每次老媽都會把蔥花餅杆的厚厚的,可是每次說讓她弄得薄一點,她就說薄了不好吃,不好吃 。我就說她,你看看外面人家做的烙餅都那麼薄。她就一笑而知,我也就沒有什麼說的了!

每次老媽和麵的時候都會用溫水,加少許油,在放上蔥花食鹽等。香噴噴的蔥花餅就出來了, 好不好吃看它的酥脆程度和成色。下面就介紹一下怎麼烙餅又軟乎又好吃。

材料:麵粉300克,水200克,蔥花。食用油,鹽適量

1, 面中加溫水,然後揉成麵糰發酵30分鐘。

2,將麵粉均勻得撒在面板上,然後把揉好的麵糰放在面板的麵粉上。

3,將麵糰壓成長條,到上適當的食用油,把油推均勻。

4,撒上適量鹽,在放上點蔥花,食用油,從一邊捲成長條,將口捏緊,切成小團。

5,將口捏緊後捲成麻花狀,在按壓成餅。

6,放入鍋中小火烤熟,餅從白色變成半透明後翻面,在到點食用油,看著兩面成金黃色即可。


現在又多想了一下為什麼老媽弄得蔥香餅比外面的後,原來不是不好吃,而是老媽對我們的愛,滿滿的愛 ,母愛之大 。老媽,兒子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