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

龍錦傳說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沒有家長希望孩子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被欺負,但事實是,欺凌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小學、中學階段,但是你知道嗎?欺凌行為的模式早在學齡前就開始了。

家長不能完全把欺凌者從孩子的世界清除,但可以教小孩子學習一些技巧,幫助他們避免被欺負。

1.學習自信的肢體語言

孩子們可以通過和家長一起看電視或電影來學習自信的肢體語言。用不同音調的聲音問孩子:“這個角色是用很強的聲音還是用柔和的聲音?”家長也可以指出一些角色是如何用自信的眼神看人的。或者肩膀向前傾斜,會讓自己看起來很脆弱。不管喜歡與否,家長也在給孩子提供一個榜樣。如果父母表現不自信,孩子也不會。

2.學習表達自我

如果孩子能說出自己的感受,並要求他想要什麼,他就不太可能成為欺凌弱小者的目標。建議教孩子學會拒絕和表達,教他說:“不,我不想。”“不好意思,現在輪到我了。”可以告訴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尊重對方。教一些委婉的短語,比如“這是一種方式,但我也有我的想法。”受欺負的孩子可以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因為他們可能開始覺得自己活該。克服欺負升級之前的一個有用的工具是自我交談。教孩子自信的短語,比如“我不用這樣做”和“這是不對的”。

3.練習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表達自信的一種簡單方式。由家長來做眼神交流,只要有可能,當和孩子說話時,就看著孩子的眼睛。眼神交流的好處是它能幫助孩子們保持頭腦清醒——這是自信的另一個標誌。

4.學會放手

孩子們每天都面臨著潛在的建立信任的情景。如果父母每次都掙扎著去救他們,他們就會繞過那些經歷。如果孩子很害羞,不要搶著為他說話,給他一個把握自己的機會。成長的道路上會有更多的小阻礙,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解決問題,這樣他的信心和韌性就會建立起來。

5.學習保持積極樂觀

品行不良的人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可能事情已經發生了,但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如何保持積極的態度。無論怎樣,事情會變好的。告訴他,他可能會有點難過,但那種感覺很快就會消失,這有助於孩子情緒的復原。

6.學會安心聆聽

孩子們需要感覺到他們可以信任他們的父母,他們可以和他們談論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父母不接受孩子的傷害,他們就無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所以,如果孩子有想要和家長溝通交流的跡象,父母一定不能忽略。如果一時忙不開,也要和孩子說清楚,並不是自己不想聽,而是5分鐘後聽。當然,一定要履行承諾,不能轉眼就忘了。


蜜桃姐姐

孩子是爸媽一輩子的牽掛,懷孕時怕發育不好,生下來又擔心照顧不好或者有什麼毛病。終於等孩子會說話,會走路,且很健康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又隨之而來。你讓孩子大膽一些勇敢一點,孩子很有可能去欺負別的小朋友,那麼你教育孩子善良,好吧,你只能眼看著你的孩子被的小朋友欺負了。

1.萬萬不可你去替孩子出頭

這是最愚蠢的辦法,也是讓孩子一輩子受欺負的原因。不管孩子什麼在外邊遇到什麼事情,被別的小朋友罵了,回家和爸媽告狀,被人家打了,也是回家和家裡人訴委屈。哪個家長不心疼自己孩子的,一聽到孩子受委屈了,馬上怒氣衝衝的領著孩子找上門,你自己想想,下一次孩子在遇到這種情況,還會怎麼做?你為孩子擋一時風雨,能保護著孩子一輩子嗎?那句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一點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

2.安撫孩子的情緒是關鍵

孩子在外邊受到欺負了,作為家長肯定會又心疼又生氣,可能生起氣來會訓自己的孩子一頓,這樣做就代表孩子在外邊受了欺負,回家又要面對爸爸或媽媽的訓斥。這樣一來,極易讓孩子形成有委屈也不敢說出來的性格,這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很不好的。你要按捺下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些的安撫孩子,讓孩子從那種被小朋友欺負的委屈、還有難過等情緒中走出來。

3.明白孩子被欺負的原因

當孩子從被小朋友欺負的壞情緒裡走出來之後,你千萬不要不了了之,如果是這樣的話,用不了多久你的孩子可能會被欺負的更厲害。你儘量安撫孩子,然後慢慢詢問,問一問孩子被欺負的經過,問問當時有誰在場,問一問別的小朋友為什麼要欺負自己,這一切你都要事先了解清楚。最好是你找到在場的其他小朋友詢問一下,看看當時的情況是否如你孩子所言,因為不少孩子害怕被家長責罰,所以會把全部責任推到別的小朋友身上。

4.根據情況教孩子如何解決

根據事情真相如何正確的處理。所以說你要根據事實,教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處理辦法,然後告訴孩子這樣做的理由。

5.和欺負你孩子的家長溝通好

就是孩子們在外邊鬧彆扭了,然後吃了點虧的孩子被家長領著找到了沒吃虧的小朋友的家長,然後是雙方家長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辯,再然後可能變成了家長們的矛盾了。所以說你讓孩子處理這件事情之前,事先給欺負你孩子的孩子家長打個電話,表示你不是要找什麼麻煩,只是想要孩子學會如何處理這件事,再一個是想讓孩子們之間更快樂。只有這樣,才不會因為孩子的事情引起大人們之間的矛盾。

6.第一時間看著孩子自己處理

雖然作為家長,你有太多的能力幫孩子解決這件事,也有很大的本領幫自己的孩子“報仇”,但那樣子的話,你的孩子可能一輩子就這樣懦弱無用了。你此時最該做的,就是讓孩子根據你教給他的方式,自己處理這件事情。當然在最開始的時候,你必須要和孩子一起,因為孩子畢竟年齡小,根本沒有處理這些事情的經驗和能力,他也需要你在他身後的鼓勵。

7.千萬不要讓孩子“忍著”

如果教育孩子,採取的還是或粗暴,或溺愛的方式,還有些家長,對於孩子那簡直就是“散養”,只要天黑了你回家睡覺,白天你愛去哪兒去哪,愛做什麼是你的事情。說一句不怕得罪人的實話,這裡不少孩子的素質並不是很好。

你一定要讓孩子學會什麼時候該隱忍,什麼時候該爆發,讓孩子面對欺負一味的隱忍,那麼你的孩子心理一定會出現問題,這一輩子孩子都會生活在隱忍、自卑、與痛苦之中。

8.教育孩子做好自己


也有不少總被別的小朋友欺負的孩子,平日裡就是個惹禍精、淘氣包。自己沒什麼本領吧,還要不時的去惹別的小朋友,比如搶人家的玩具啊,把人家的好吃的、好喝的給吃了啊,還有就是閒著沒事看別的小朋友玩的挺好,於是趁機去打人家一下,或者掐人家一把。你說這樣,別的小朋友能不欺負你的孩子嘛。所以說如果你的孩子是因為這個被欺負,你一定要教育好你自己的孩子,別隨意招惹別人,更不要隨便欺負別人,不然一定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的。

9.不要讓孩子養成懦弱的性格

不說孩子了,就是我們做假賬的,一旦性格過於懦弱,或者過於善良老實,你自己想想,不管是在公司,亦或是與別人的交往中,甚至女海盜話你的公公婆婆老公,幾乎會欺負你。他們不會因為你的善良,你的老實,而在心疼你照顧你。有句話叫做柿子挑軟的捏,你越是好脾氣好性格,就越是被人欺負。那麼,孩子們之間更是如此,今天你的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搶走了一塊糖,孩子忍一忍,明天再把孩子身上的衣服扯壞了,還是還是委屈著回家了,那麼第三天第四天,以至於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個明天,都會有不同的人去欺負。所以,你一定要要跟你的孩子不能懦弱,要分的清善良的尺度,不然,一輩子受欺負也不會有人同情的。

10.不要過分溺愛孩子

誰也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寶貝來疼愛,別說讓孩子受委屈了,就是平日咳嗽一聲都會覺得心疼。可是疼愛孩子不代表過度的溺愛,過度溺愛孩子會讓孩子永遠無法獨立,而且由於你保護的很好,讓孩子從小無風無雨的生活著,那麼一旦孩子離開你身邊,或者與其他小朋友、其他人有交集的時候,那麼孩子就會使恐懼的,無助的。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與別人交往,因為從小一切都有你,你會幫他們做好一切的。如果由於你的溺愛,或者說由於你的過分疼愛,造成了孩子那樣的性格,你會安心嗎?記得,疼愛孩子,對孩子悉心照料是必須的,但絕不能溺愛與過分保護。

11.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太強硬

這是很奇怪的一點,我們看有些做家長的,性格特別強硬,不管是和誰,一點點不順自己的心,便會大吵大鬧,不達目的不罷休。在家裡面也是如此,只要你覺得家裡人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那麼就會吵鬧不休,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樣的家長,孩子一般會有兩種性格,一種是過分暴躁,另一種就是過分軟弱無能。暴躁的那一類是繼承了家長強硬的性格,而過分軟弱無能的孩子,則完全是被強硬的家長“逼出來”的。你過於強硬,在與家人出現衝突時就不會示弱,這就表示你的家人包括你的孩子一定要在你面前示弱,長久以往,孩子勢必會形成一種性格星環,那就是軟弱無能,以及受到欺負時一忍再忍永遠忍。


滔說育兒

在孩子的交往中,“被打”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大多數家長對此的態度是:我不教孩子打人,但孩子絕對不可以被欺負。有些家長會鼓勵孩子打回去。我曾經見過一些家長,只要看見孩子被打,都會責罵孩子,然後大聲呵斥孩子“打回去”!


其實當孩子被欺負時,要保護好自己不受傷是最最重要的。

我們告訴他:“下次小朋友再打你,你要學會保護自己哦,你可以選擇跑開、還手或是告訴家長。重要的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對於媽媽來說,你安全才是最最重要的。”

那孩子被欺負後要怎麼辦?

1、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孩子識別和表達出他的心情。

2、教孩子面對別人的欺負,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在這個大前提下,他採取任何方式都可以。他可以選擇離開,還手或是告訴老師。

3、教孩子面對別人的傷害要勇敢的表達出來。要及時的告訴小朋友:“你這樣做我不高興。”如果對方還是不停挑釁,警告、告訴老師或家長、還擊都可以。

4、無論孩子表現怎樣,我都接納。即使孩子受傷了,也接納,他在當時的情況下,受制於自身能力,已經做出了選擇,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接受。同時,我會告訴他經過這次,下次面對同樣的情況,他可以嘗試別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