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中國“法蘭西浪漫騎士”被追殺揭祕

實錄:中國“法蘭西浪漫騎士”被追殺揭秘

1

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而且還是特別愛寫鄉村詩歌的詩人,謝亞坤被公費派往法國留學時,猶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法國人實在太浪漫了。法蘭西這片土地喚醒了謝亞坤沉睡的浪漫情結,在法國,塞納河邊的散步,香榭里舍林蔭下的低徊,酒吧裡的慢酌,咖啡館裡的細語……

這些無處不在的浪漫氛圍,一一在謝亞坤的心頭遊走著。來法國半年後,謝亞坤就以積極的姿態融入當地的浪漫生活中。

謝亞坤先後進了五所大學,涉足四個學科,獲得了包括普羅旺斯大學法國語言及文學、蒙彼利埃第一大學經濟學院發展經濟學 DEA和法學院公法與政治學博士學位等六張文憑。

許多留學生到法國,很不習慣法國人的親臉禮節——在法國,男人與女人之間,女人與女人之間,無論初見、再見或是分別,總會彼此貼一下兩邊的臉頰,同時伴隨嘴裡響亮地“啵”一聲。

謝亞坤對此是學得最快最到位的。許多留學生同學開玩笑說,謝亞坤這輩子肯定是投錯了胎,他應該就是一個法國人。

留學期間,與法國的學生相比,中國留學生的穿著還是保守的,色彩鮮豔的大家都不大敢穿,而謝亞坤顯然不一樣,他在穿著方面,最早與法國這個時尚之國“接了軌”。

他常常感嘆於人與人之間差別太大,同一個天空下,法國學生那麼隨性那麼浪漫,中國留學生也不該那麼拘束。謝亞坤常常穿著各種色彩的服飾,他並不是個帥哥,甚至還有些削瘦,但由於其收拾得當,反而襯出了不凡的氣質,有些玉樹臨風的風度。

謝亞坤的浪漫情懷漸漸為留學生們接受和效仿。此時的法蘭西浪漫已經滲透到謝亞坤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他像許多法國人一樣,休閒時,參加大量的青年音樂派對,品法國葡萄酒,夏天假日,在海灘上進行日光浴,春天假日,用大量的時間在歐洲遊歷。

在謝亞坤看來,法國的浪漫是一種優雅,一種從容,是融於生活的每一時刻,每個方面,他經常感嘆說,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以前大部分時間都白過了。

在法國,謝亞坤遇上了韓國留學生樸實貞。樸實貞比他大三歲,攻讀法國比較文學專業。這是個小巧玲瓏的韓國姑娘,在一次戶外留學生派對上,浪漫而活躍的謝亞坤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的中國民歌引起了樸實貞的注意,她覺得這個中國男人有一股氣質侵入了自己的心扉。

而謝亞坤也對這個有著一對甜酒窩的東方姑娘一見鍾情。他們很快就在法國結了婚,在中國留學生們看來,這是一對情投意合的佳偶,兩人約定,如果謝亞坤回中國發展,樸實貞也跟著到中國。

應中國大學之邀,謝亞坤決定帶著妻子樸實貞回國任教。

實錄:中國“法蘭西浪漫騎士”被追殺揭秘

02

謝亞坤從回國那年開始,幾乎就是在校園裡獨來獨往地過著獨行俠的灑脫生活。學風相對嚴謹的中國的大學校園裡,出現了一道連女生們都感到訝然的風景:留法回國執教的老師謝亞坤,時常穿著一條來自地中海的標誌性的紅色花格褲出現在校園裡。謝亞坤的標新立異,一時間吸引了師生們的目光。

然而,謝亞坤的這番風景讓許多老師感到不協調:當老師,就得有當老師的樣子,怎麼能這樣沒規矩呢?

而讓一些老師們感到壓力的是,謝亞坤每週固定要辦文藝沙龍,他充分介紹自己在法國的經歷,以及法蘭西浪漫文化帶給中國的精神變化。在學校裡,謝亞坤的名氣很大,他接受媒體採訪的頻率也相當高,看到他在電視上侃侃而談的樣子,一些老師就不以為然,覺得謝亞坤不像個搞學問的。

但是,謝亞坤的種種作派在學生中卻極受歡迎,最受到吸引的是那些聽謝亞坤講課的女生們。女生們由於天性的原因,嚮往著一些浪漫的風情,哪怕是聽聽人家講述一些浪漫的故事,也是讓人滿足的。而謝亞坤的課堂上,顯然具備了讓女生們側耳傾聽的因素。

留法生涯讓謝亞坤看起來“連血液裡都流淌著法蘭西風情”,而且,謝亞坤還將鮮明浪漫的性情,將自由、寬容的氣氛帶進了大學課堂。

有一節課,謝亞坤在講到法國的法制時,把一部法國拍的藝術電影在電腦上播放,並把電影中有關案件的問題引申到了文藝的領域中。

這種把枯燥課堂延伸到詩意範圍的課,讓學生們感到興奮。而謝亞坤有時詩情來了,還會在課堂上感慨:站在蒙城最高處佩魯廣場終端的臺地上,可俯瞰地中海,海上紅帆點點,我常常去那裡看海,看著看著就掉眼淚……這種法蘭西式無邊無際的浪漫,很容易在學生們中引發起共鳴,一些女生甚至私下裡把謝亞坤當成了最後一名“法蘭西浪漫騎士”。

謝亞坤大約沒有料到,他在臺上激情而浪漫的講課,免不了讓情竇初開的女生們情愫暗生。雖然女生們都知道謝亞坤有個韓國妻子,但她們一如既往地喜歡謝亞坤,而且,謝亞坤成了諸多女生的夢中情人。

有個叫陳歡的女生,甚至大膽寫了一封情書給謝亞坤。但謝亞坤婉拒了陳歡的表白,因為,當時的謝亞坤,正與遠在韓國的妻子兩地分居弄得不尷不尬。

自謝亞坤回到中國後,跟隨而來的樸實貞在找工作一事上連連受挫,無奈中,樸實貞只好回到韓國一所大學當了名教師。樸實貞希望謝亞坤一起到韓國工作,但謝亞坤覺得自己不適應那邊的生活,於是,兩人開始兩地分居。愛情在時光的流逝中慢慢淡了,一年難得見一兩次面的這一對跨國夫妻,終於分手了。

後來,一名刑事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生韓麗與謝亞坤萌生了愛意,謝亞坤有了他的第二次婚姻。

作為校園著名的浪漫騎士,謝亞坤是深得學生們擁戴的。有一年,當屆的法學系本科生畢業聚會為了增加藝術氣氛,特地把謝亞坤請來。而一向喜歡熱鬧的謝亞坤也欣然前往。

在當天的聚餐上,謝亞坤觸景生情,親暱地叫所有女生們為“丫頭”,還現場寫了一首詩送給即將告別“白衣飄飄的年代”的“丫頭”們——“六月裡的梧桐枝中/有一隻孤獨的布穀鳥/頭頂著烈陽/期待著秋日的輝煌/六月的校園中/有一群待估的驕女/頭戴著學士帽/盼生活一份輕鬆/六月的思念中/有一位曠世的天使/匆忙中莞爾一笑/留給我兩份憬憧/六月的一切中/有一個碩大的問號/永恆的追尋/不正是一場春夢……”

這首詩由謝亞坤親口朗誦後,引發了聚會的高潮,女生們都尖叫著,起鬨說讓謝亞坤再寫一首詩,並由他指定送給班上的一名女生。

在激情的點燃下,謝亞坤果真又當場揮就成一首短詩——把往事喝成咖啡/六月陽光是最好的甜點/遠離紅塵的言語掉入杯中/光陰的琥珀就此凝結/並應運而出青春之夢/許多年以後/你,親愛的/還記得麼/當年校園的一句話/原來是可以穿透俗世/直抵未來的一片天空……

在同學們的起鬨下,謝亞坤把寫有這首詩、並有自己簽名的紙張折成紙飛機,隨意飛向一位女生。這名“幸運”的女生名叫聶璇,她收到了謝亞坤的即興詩,一時間也興奮不已,並與謝亞坤狠狠對幹了一瓶燕京啤酒……

事有湊巧的是,一年後,聶璇考上了謝亞坤的研究生。

當然,謝亞坤與聶璇再續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一名叫杜成的大三男生的出現,讓謝亞坤與聶璇之間的事情出現了微妙變化。

實錄:中國“法蘭西浪漫騎士”被追殺揭秘

03

杜成出生於黑龍江,大三那年,在圖書館裡,杜成偶然間認識並戀上了聶璇,這是杜成的初戀,儘管聶璇是研究生,並比杜成大兩歲。

大四那年,杜成在報社實習,與他一起去實習的同班同學陳捷見杜成好幾天一直提不起精神,便詢問原因。杜成說自己和女朋友聶璇差不多要分手了。原來,杜成偶然間,在女友聶璇的一本書中看到了那首謝亞坤畢業聚會上寫的詩,這首詩成為杜成懷疑女友與謝亞坤在一起有親密關係的最直接證據。儘管聶璇一再解釋那只是畢業時的遊戲紀念物,但杜成不相信。

這些無法釋然的爭吵多了,兩人就覺得過不下去,聶璇乾脆提出了分手,但杜成又捨不得放手,於是就在煎熬著過日子。

杜成決定去找謝亞坤,希望他不要糾纏聶璇。一個還未踏上社會的大四學生,和一個留法十二年的教授,在校園休閒椅上進行一場對話。

顯然,在謝亞坤看來,眼前的這個學生太不成熟了,謝亞坤對杜成侃侃而談:對待聶璇,你這樣吃醋當然不行。大學裡的愛情,應該浪漫些,女孩們都喜歡浪漫,看看,你因為妒忌,似乎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這樣不好……你看看,我是個喜歡搞婚外戀,搞師生戀的人麼?

杜成接下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他當時的一個念頭是:這個法國回來的風流男人,確實把聶璇給迷住了。在愛情上,自己確實不是他的“對手”。

但杜成不想放棄這場戀愛,他在戀愛上太用心也太用力了,就不想放棄。杜成與謝亞坤談話後又與聶璇吵了一架,他堅決相信聶璇與謝亞坤“肯定有一腿”,理由除了那首小詩外,還有就是全校的師生們都知道謝亞坤是本校“法國留學回來的最浪漫最風流的男人”。

而這次,聶璇再次提出分手,並附加了一句話:與你這樣的男人談戀愛,是全世界最累的事,你確實不懂得什麼叫浪漫!哪怕是一點點!

聶璇的這席話點燃了杜成對謝亞坤的仇恨之火,他將他和女友分手的原因怪罪於謝亞坤,如果不是謝亞坤的那種浪漫吸引了聶璇,他相信他還是有能力去維持和聶璇的戀人關係的,然而,一切都因為謝亞坤而發生了改變。

一個想讓謝亞坤消失的想法主導了杜成的思維。

那天,習慣於提前到教室的謝亞坤在講臺上作講課前的準備。

這場殺戮幾乎沒有任何徵兆,就在上課前幾分鐘,忽然,教室門被猛地一下子推開了,杜成手持一把菜刀,徑直衝講臺上的謝亞坤而去,謝亞坤還沒反應過來,杜成持刀快速向他的右頸部砍去,一刀、兩刀,轉眼謝亞坤便癱倒在地,血不斷地從他的右頸部洶湧而出……

這時,反應過來的學生們頓時亂作一鍋粥,哭喊聲、求救聲不斷,隔壁教室的老師與保安聞訊而至。而杜成砍傷謝亞坤後,神情鎮定,他並沒有逃跑,而是掏出手機報了警。警方迅速趕到現場,帶走了杜成。

實錄:中國“法蘭西浪漫騎士”被追殺揭秘

04

接下來,關於犯罪嫌疑人杜成的殺人動機,以及他與謝亞坤之間的關係,成為外界不斷猜測的重點。

謝亞坤在工作期間,曾寫過一篇評價大學的文章——《我的大學》:儘管她有人氣卻乏人文,儘管她自由卻乏激情。我想讓她激活起來,我更喜歡我的女學生青春動人、麗而不嬈,我更喜歡在課堂之外多做一些講座和探討;我更喜歡著一條漂亮的領帶讓大學增色添彩……謝亞坤試圖通過他的浪漫氣質去影響身邊的環境。

當然,浪漫無罪,謝亞坤將自由寬容的氣氛帶進了大學,初衷都是美好的。然而,他無論是教學還是生活都遵奉浪漫原則,不管他人非議,這種“捨我其誰”的態度將他孤立起來,他在吸引一部分人注意的同時,也引來另一部分人的嫉妒。特別是在和女學生的關係上,謝亞坤以為吸引女學生是自身魅力所在,卻沒意識到這種“浪漫”很容易引起誤解。

在中國目前仍舊比較傳統的生活中,一旦老師和學生關係曖昧,老師不僅要面臨師德缺失的指責,還有人品道德缺失的批判。謝亞坤完全沒有顧忌到這種現狀,依舊“特立獨行”,最終被人懷疑是導致感情破裂的第三者,惹禍上身。

謝亞坤在親人、朋友和學生的懷念中走了。

如今,在校園裡,師生們再也無法看到那個穿著紅色花格褲的中年男人,風度翩翩地從陽光下優雅而過……


實錄:中國“法蘭西浪漫騎士”被追殺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