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的發動機和寶馬一樣嗎?

視遠堂

不完全一樣。C5就是法國PSA汽車集團旗下雪鐵龍的車型。

先介紹一下這兩家公司合作的歷史吧。

PSA與寶馬共用的發動就是PSA/BMW EP 系列汽車發動機,(英文:Prince engine)是一款小排量的直列四缸汽發動機,於2006年正式推出,由法國汽車製造商標緻雪鐵龍集團(PSA)和德國製造商寶馬(BMW)共同研發,並用於兩家公司的部分車型中。

開始該發動機分為1.4升(EP3)和1.6升(EP6)兩個版本。其特點是相較於傳統汽油發動機提供高扭矩增壓渦輪並顯著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標示分為“VTI”(可變氣門正時)的自然吸氣版本和“THP”(渦輪增壓)的增壓版本。

BMW版本被稱為N13系列,被用來替換Mini S上使用的菲亞特Tritec發動機。從2011年開始新的F20又裝備在1系的116i和118i車型上,這是寶馬第一次以橫置方式安裝發動機。

PSA版本用來取代其原有的PSA TU發動機,PSA集團旗下標緻207是其第一款安裝Prince發動機的車型。

發動機的生產工作,分別由PSA法國杜夫蘭的法蘭西機械廠(法語:Française de Mécanique)和BMW位於英國伯明翰漢姆斯霍爾工廠完成。該合資公司於2002年7月23日宣佈成立,在2005年生產出首批發動機。

該發動機是標緻公司用於取代TU系列發動機的產品,並引入BMW公司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使用1598立方厘米排氣量的渦輪增壓版本,允許在低轉速下達到200馬力最大功率和275牛米扭矩,並且採用缸內直噴技術。

事實上,寶馬1998年開始生產MINI,老舊的發動機無法滿足動力與排放的需求,因為MINI是小型轎車,機艙無法安放寶馬現有的縱置發動機,必須重新開發,而PSA集團製造小排量橫置發動機多年,擁有豐富的經驗,但是旗下產品老舊變速箱巨爛,也急需重新設計製造新的發動機系統,大家一拍即合,共同開發共同採購降低風險與成本。

有心的讀者會問為啥PAS集團自己不研發新的動力系統,這個原因挺複雜的,簡單的說就是PSA像國企,效率低下而工會又強大,動不動就罷工要求加薪減工時,PSA的錢都去安撫工人了,另外,發動機技術日新月異,電噴、缸內直噴、氣流管理、動力輸出與方向底盤等的電子輔助系統越來越複雜,對汽車管理軟件系統更加依賴,需要企業投入巨大的研發經費,所以尋求合作成了現今車企的無奈之選。

例如ZF公司提供6前速變速箱,變速箱的管理芯片只有基礎的數據,怎樣與發動機動力銜接,怎樣將動力傳輸給傳動軸達到最佳的效果,都要車廠花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不斷測試與調試,因為發動機芯片軟件的源代碼與變速箱芯片的源代碼不同,又需要重新寫代碼編寫軟件管理這兩個芯片,等於外掛了一個芯片來管理,用一個芯片管理與外掛管理,變速箱換擋的舒適性差很遠。

而且外掛後容易出故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眾EA888發動機雙離合變速箱頻出故障,造成巨大的金錢與名譽損失讓大眾一振不起,而豐田擁有愛信變速箱廠,發動機與變速箱就一個芯片管理,換擋順滑故障離低,所以才有雷克薩斯的連續7年雄霸Jdpowe最可靠汽車品牌榜。

回到標題C5採用的動力系統換擋平順性肯定沒有寶馬好,寶馬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儲備都是PSA望塵莫及難以追趕對象。


汽車圖片

設計共享,產地不同

根據你的問題,我度娘了一下,找到了之家上經銷商供稿中,提到的董濤說車對雪鐵龍發動接寶馬發動機比較不錯的介紹。希望你通過看到這個介紹,對寶馬和雪鐵龍發動機的共享有了自己的認識和了解。

【有限合作,產地不同】

上圖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寶馬和雪鐵龍只是在技術上進行了共享,但實際生產的時候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安排。

【搭載不同,宣傳不同】

共同開發的產物,通過上圖的介紹,可以知道,寶馬將共享發動機安排在迷你上進行搭載,以及1系車型上。而且宣傳的口號更專業,讓人直觀易懂,沒有賣弄英文術語,這佔了很大的便宜。

而雪鐵龍是用在C6/C5/5008/4008/3008等大部分車型中,並且用THP 來進行宣傳,最後可能大家都不太理解THP 的意思,宣傳效果差強人意。

【最後總結】

兩款雖然技術共享,可以看出對於寶馬只是MINI和1系等入門級產品使用。而且宣傳不同。反觀雪鐵龍基本上全系使用,可以見到一個蜻蜓點水,一個是全身心投入啊。

可以說在1.4-1.6L 這個排量雪鐵龍和寶馬在部分車型上的動力配置是一樣的,但是具體調校結果還是有差異的。不能說因為發動機一樣,就所有的動力相關都一樣的。因為還涉及變速箱的匹配以及整車定位和性能調校的結果來定。


張敬醫

我聽過關於寶馬和PSA集團合作的一些事,結合我自己的理解說下吧!首先結論:C5的發動機和寶馬的不一樣!

先聊一下寶馬和PSA合作的情況吧!大家都知道寶馬以發動機技術聞名世界,而且是少數堅持自吸技術的廠家,當奧迪、奔馳都有小排量渦輪增壓技術面世後,寶馬還不以為是,堅持自吸,結果隨著歐盟對排放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寶馬也挺不住了!決定研發小排量渦輪機,但它以前造的都是中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對小排量渦輪技術儲備很少,時間又緊,沒法跟上競爭對手的腳步,而且獨自研發成本很高,寶馬為了降低成本,急需找一個合作伙伴,一起來開發一款小排量汽油發動機,把量做起來,一起分攤成本。

寶馬找過大眾,人家大眾小排量渦輪牛逼的很,沒理,而且這個發動機還在奧迪上面用,作為對手,合作是不可能的。

那時候日系不準備玩渦輪,馬自達在研究創馳藍天,本田在研發地球夢。至於豐田,有一流的混動系統,不考慮渦輪增壓。通用收了歐寶,也不差小排量渦輪發動機。福特已經在研發EcoBoost,也不理寶馬。奔馳則更不可能了。看來看去,最後找到了PSA,PSA在歐洲有小排量的柴油發動機,但沒有汽油機,為了在中國跟其他同行競爭,急需一款拿得出手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於是和寶馬一拍即合,合作開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

不過寶馬不傻,它獨有的VANOS技術並沒有給PSA集團,所以可以理解為PSA的渦輪技術是寶馬的閹割版,但在當時已經足夠先進。2016年,寶馬與PSA結束髮動機合作,寶馬憑藉自己的技術不斷更新小排量渦輪機,技術越來越先進,而PSA則慘了,沒有了寶馬,他們只能用原來合作研發的那些發動機來賣,頂多換個包裝,核心技術沒有多大的進步。

回到題目,C5的1.8T發動機是在於寶馬合作的1.6T發動機基礎上擴缸得來的,有寶馬的一些技術,但與現在寶馬最新的發動機技術相差甚遠!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樓主!


會開車的豬

PSA和寶馬一起研製的發動機 僅有那一臺1.6T THP引擎

說THP知道的人少,寶馬的N13引擎會更為人知。

雖然兩者共同研發,但是引擎生產是各顧各的。調教參數也是自己負責。

雙渦管單渦輪增壓則來自於寶馬的加持。還有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和缸內直噴的加成,這臺小排量渦輪引擎在東風標緻308的頂配車上表現極為不錯。榛名開的很暢快。國內版的THP版本號一般是EP6DCT

如果沒記錯的話,一直是襄陽工廠生產的。

榛名覺得這臺機子搭載在緊湊車上表現確實很棒,中型車上調的就一般般了。

N13引擎主要搭載在MINI和寶馬一系上,不過現在的國產一系。只能說榛名這個寶馬粉都不喜歡三缸機。


榛名說車

雪鐵龍C5目前搭載了兩個版本的發動機,分別是1.6T和1.8T。其中又以1.6T這款發動機知名度最高,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款發動機。

首先這款發動機的來頭非常大,標誌雪鐵龍和寶馬兩大集團先進技術的“結晶”,曾在2007年至2014年連續八年獲得國際發動機大獎,同時也是“沃德十佳發動機”之一。

我們先來看一下1.6T發動機的基本參數,缸內直噴CVVT進氣正時連續可變,全鋁缸體。這臺發動機的標準功率版本在1400rpm轉速時便可達到峰值扭矩240N·m。

這款發動機,在標誌雪鐵龍旗下基本實現了全覆蓋,而寶馬在MINI等車型上也搭載過該款發動機

而C5搭載的1.8T發動機則是通過1.6T改進而來,算是專供中國市場的發動機。

看過這些你就明白為什麼總是說標緻雪鐵龍發動機和寶馬有關係


活在烏托邦

法國雪鐵龍公司生產的中高級轎車, C5定位大氣,尊貴,檔次之中,更融入了動感,優雅和品味。帶來原汁原味歐洲風範的汽車生活。雪鐵龍C5 的發動機有2.0 2.3 3.0自然吸氣,由於日益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汽車企業都開始往輕量化,小排量發展。2014年以後推出了1.6T , 1.8T渦輪增壓發動機,


有很多朋友去買車標緻車時,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我也遇到過,標誌雪鐵龍的銷售人員會跟你說,我們的車發動機很好,是寶馬發動機。那麼到底是不是呢?我來告訴大家,

標誌雪鐵龍公司曾經和寶馬公司聯合研發過發動機,
就是大家一起出錢出技術來生產,實際上屬於技術共享,發動機既有寶馬技術,也有標誌雪鐵龍技術,不能說是某一個品牌的技術。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說是寶馬發動機,只有寶馬研發生產的發動機機頭都會標有寶馬車標,(這是最好的辨別方法)才能是真正寶馬發動機。

有時候當自己技術,品牌不夠強大時,都喜歡去模仿別人,別人很火爆時都想去蹭熱度來炒作自己,人如此,商品如此,汽車也是如此,所以應該大家明白,汽車銷售員為什麼會說自己的產品是寶馬發動機了。


紐扣愛上拉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