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最無心結的作者,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最無心結的作者,蘭陵笑笑生

如果你是《紅》謎,在多次閱讀《紅樓夢》後,一定會心生疑問,這樣一部封建社會百科全書式的鉅著,曹雪芹是怎樣草灰蛇線,有條不紊的寫出來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世情小說到了明清,創作技巧已經完善,《肉蒲團》、《燈草和尚》、《金瓶梅》之流的敘事技巧,均與《紅樓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優秀的作品總是相似的,我們今天看“清明上河圖”,畫家張擇端細緻入微的繪製出宋代生活場景,你看那:

衙門口翫忽職守的公務員;
即將撞上虹橋的大貨船;
文武官員路上互不避讓,大肆謾罵的醜劇;
以及販夫走卒,遊民乞丐的眾生相。

作者並不帶有一絲一毫的立場,只是冷靜的展現。

毫無疑問,《金瓶梅》與《紅樓夢》,也正是這樣冷靜而優秀的作品。

《金瓶梅》|最無心結的作者,蘭陵笑笑生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
這蘭陵笑笑生最為偉大一面。

當社會上的法制、道德等價值觀消失,一切只剩下慾望時,生命會變成什麼?

直指人性陰暗的《金瓶梅》,提出了也符合我們這個時代關於救贖的問題。

《金瓶梅詞話》匿名序中有段話說:
“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
生畏懼心者,君子也;
生歡喜心者,小人也;
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

他寫紅塵姻緣,男女情愛的外衣下,實際展現的是千姿百態的人情世故。

有人說:天地一洪爐,芸芸眾生煮。

不管你的境界多高,總有為之所困的東西,有人為權。有人為財,有人為色,有人為道德,有人為博愛,有人為天下為公。

那麼,後幾樣就比前幾樣更偉大嗎?

《逍遙遊》說:“無所待者”,但凡心有執念,這些追求從本質上看,都是有目的而已,是達不到“逍遙”的至高境界的。

《金瓶梅》|最無心結的作者,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好似世情小說中的“清明上河圖”,蘭陵笑笑生不帶任何立場的展現著明代生活的煙火畫卷。

書中人人皆有慾念,為了填滿慾望,每個人都在紅塵中做出了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作者看待作品中的每個人,都是無善無惡的,一切發生的,都是應該發生的。

張擇端創作“清明上河圖”,只是客觀的展現了北宋的生活風貌,他自己根本無力干預社會種種矛盾;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最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只能依靠“看破紅塵”這類宗教式的安慰來給出人們解脫的途徑;

而蘭陵笑笑生創作《金瓶梅》也不可能不受時代的侷限性,故事無可避免的走向了“善惡有報、天理循環”的因果輪迴中。

不過這樣的事情,歷朝歷代依然在重複著。
他們都給不出最終的解脫途徑。

《金瓶梅》|最無心結的作者,蘭陵笑笑生

只是,那作者如此目光如炬,刀筆菩薩,真的是了卻心結的超脫之人嗎?

《逍遙遊》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人家在《金瓶梅》書中題留“蘭陵笑笑生”之名逍遙而去,徒留古今學者苦苦追尋蘭陵何處,“逍遙”二字的境界,還是達到了。

只是,你看他如椽巨筆,究竟是以色止色而於心不忍;還是看破紅塵,心頭無悲亦無喜?

恕筆者閱歷有所不逮,這就無從體察得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