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內現在演員密集轉行做導演的現象?

孫濤

記得二十多年前春晚小品有句臺詞:“名人出書,一塌糊塗!”。

那年頭是個名人就附庸風雅,出書成了熱潮。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演員當導演成了新一輪熱潮。


畢竟,明星當導演有優勢:

1、贊助好拉。明星一露臉,老闆會賞臉。所以拉贊助找投資比較方便。

2、演員的明星效應,片子拍出來,粉絲能給你瘋狂買單!

3、片場流程熟悉。畢竟演員能成為明星,肯定是在劇組裡摸爬滾打多年的。所以這裡面的流程套路都熟。

看似很順其自然的事情,其實隱藏著很大的風險。那就是明星轉行的職業——導演。


導演這行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圈子。因為這行跟演員不一樣,他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優劣標準。除了早年那些“中國幾代導演”之外,隨著全民進入網絡時代,各種影視作品層出不窮。甚至隨便一個拍段視頻的人,現在都敢自稱“導演”。

有的人還認為:我有很牛的編劇,我有很厲害的攝像,我有頂尖的後期。我找個最牛的視頻製作團隊。反正我有錢,乾脆我自己當導演唄。

很多人是這麼想的,很多演員也是這麼想的。


導演是什麼?在這裡如果我們扯的多了就會引出太多的話題。簡短的說,導演就是講故事的。你不會講故事,就當不了導演。

可惜很多演員沒弄明白這一點。可是他們依然義無反顧的投身做了導演。

當然並不是說演員們當不了導演,只不過這些人平時演戲看不出來高低,當了導演以後,個人水平高下立見。

於有了三種結局:

1、票房口碑都很好的。

周星馳的系列。吳京《戰狼2》(僅限2)。陳思誠《唐人街探案》(劇本涉嫌抄襲)

2、片子水平一般,但是明星效應帶來了好票房和好評的。

趙薇《致青春》,徐崢《港囧》(對不起,這倆片子在業內人看起來,真的很一般)

3、靠演員名氣帶來了票房,但片子惡評如潮的。

王寶強《大鬧天竺》,蘇有朋《左耳》。

3、靠明星效應也沒用的,票房和口碑都很撲街的。

何炅的《梔子花開》,鄧超《分手大師》、《惡棍天使》。李晨《空天獵》黃磊《麻煩家族》

順便說一句,印象中比較早的演員做導演的是俞飛鴻。2009年,俞飛鴻操刀導演電影《愛有來生》。投資兩千萬,票房收益兩百萬。

明星做導演,全憑這張臉。


神思者本尊

你好,我是慶字輩兒。

現在很多演員都轉型做導演了,成功的有,比如徐崢、姜文,都獲得很高的評價。

當然,口碑差的也有,比如李晨...

在我個人看來,隔行如隔山,導演和演員的技能點的都不是一樣的。

導演,要協調所有的創作人員技術人員演出人員,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導演的素質與修養很大程度決定了影視作品的質量,導演的藝術風格和價值觀也表現在自己的影視作品中。

而一位演員,注重的是臺詞、劇本的主要思想、形體、演技。

可以說導演要懂得如何演戲,而演員不需要懂如何導演。

馮小剛演過老炮兒,陳凱歌演過呂不韋,演技都是很好的。

當演員變身導演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種宣傳噱頭,但多數都是爛片滿天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