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導致噹噹網的沒落,京東為何能後來者居上?

右惜

京東噹噹價格戰是指京東網和噹噹網就圖書展開的價格戰。其源頭,據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透露是“噹噹在圖書供應商對京東的封殺”,與此同時京東宣佈圖書“直至價格降到零”。隨後噹噹宣佈斥資4000萬進行3C、百貨、圖書等產品大幅降價,數小時後京東則宣佈開展8000萬元的促銷。

而時隔這麼久,噹噹已經逐漸從我們的身邊淡出,而這一次,噹噹被海航系收購,李國慶也在事件發生後在微博中寫道:“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蒼茫成雲煙!祝願文化電商獨角獸噹噹網敢作敢當當!”


華爾街見聞

噹噹的話題尤其適合對比今日的ofo。發展看似順暢時,投資人都看到了他們的軟肋,但噹噹和ofo都拒絕資本的意見,結局卻又不得不接受資本方的操控。

猶如說為何當當會有如此命運,而京東順勢大漲,ofo為何有如此命運,而摩拜順勢大漲?

回到問題本身,我認為噹噹的問題,是創始人、主要掌舵手李國慶的戰略判斷失誤所導致。

說是理想主義也好,說是情懷也好,李國慶不認可資本方所要求的野蠻式發展,他想著提供精細化服務在電商初長成時期,是短視的、錯誤的。

3月11日,被海航系收購新聞出來後,李國慶發出的感慨:“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蒼茫成雲煙!”,依舊是情懷派。

反觀京東,市值達650多億美元的當下,劉強東的戰略還繼續在猛追猛打,對標亞馬遜也好,沃爾瑪也好,叫板阿里也好,他不把京東看成是電腦配件城,也不看作是書城。

劉強東現在佈局的是“第四次零售革命”,以人工智能技術為翹點,一直以“用戶體驗、成本、效率”為準則,而利潤放在較次要的考量標準。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對比。每一個企業的成長之路都沒有可比性,猶如每個人的成長沒有可比性一樣。

從噹噹網解脫出來的李國慶,一定會帶來新的突破,在其他領域呈現出、屬於他的更大的輝煌。


財經作家邱恆明

老表我認為,噹噹的落寞,絕對是創始人夫婦的目光短淺,特別是李國慶,不僅目光短淺,還狗眼看人低!




老表有話說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拿京東和噹噹兩個我上大學時很欣賞的兩個互聯網公司來對比。先說為什麼欣賞,因為我11年上大學那會兒,網購才開始興起,跟淘寶的龐大,魚龍混雜相比,噹噹和京東自身的定位很精細化,一個是網上書城,一個是自營正品專賣,這種精準化的定位很適合塑造品牌價值。



說回問題,歸根結底,企業發生的任何問題,最終都是是人的問題。我之前的觀點中也說過,一個企業領導人的氣質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氣質,也就是說在於李國慶和劉強東。

李國慶的話,我在頭條上看過的他在合夥中國人這個欄目的短視頻,可以看出整個節目過程,徐小平表現得很突出,真的像一個優秀的天使投資人一樣,沉穩老練,運籌帷幄,看到喜歡的項目喜歡的人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興奮,反觀李國慶,他的表現是一個傳統的中年商人形象,想投又畏首畏尾,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錯失良機,徐小平都幾次看好了項目拉他一起幹,他都猶豫之中拒絕了,由創始人的氣質可見噹噹已經走在了一個瓶頸期,對未來迷茫,再不突破,沒落只是時間問題。同時一個殘酷的現實是,互聯網企業的沒落跟崛起一樣,都是迅速而強烈的。



相比而言,劉強東是一個很清楚自己企業需要什麼的人,同時也知道一個企業最好的廣告招牌就是創始人自己,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劉強東的借勢營銷,無論是和奶茶妹妹牽手,還是找族譜或者員工福利這些,都讓他保持高曝光度,而且在這裡面,他都是在努力經營一種主流價值觀所認同的正面人設。這種人設的高曝光帶來的效果就是,讓人們相信他的企業,京東,也是如其人一般正面有格調。京東所以後來居上。

一句話來說,一個企業的興榮衰退,追根溯源還是人的原因,尤其是作為領導者注入的氣質,一個優秀的人是一個偉大企業的基石。


黑皮💪

最根本的還是李國慶的問題,他的能力和遠見和劉強東差了太多。

而且李國慶太自負,不尊重人。在一次職場應聘節目的現場,一位北大的研究生,因為本科不是北大,他當場直接否定別人。他是極其的唯學歷論和不尊重人才,人格魅力太差。

而且李國慶目光短淺,一切只為了盈利,害怕燒錢。他的對手京東當年只有噹噹營業額的幾分之一,但卻敢於佈局,敢於虧錢建設自家物流。而李國慶一直都是小打小鬧,一旦短期不能盈利,他根本不會繼續。

噹噹早年的投資人,紛紛離去,就是因為李國慶個人的問題。而很多投資人,比較看好劉強東的為人處世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好他的眼光和戰略佈局。


可以說早年噹噹紅火的時候,京東相比實在弱小。但幾年的時間,京東已經成為噹噹幾倍的體量,成為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而噹噹,竟然把旗艦店開到了淘寶。

以噹噹早年的先發優勢,只要不走錯路,京東必定會面臨極大的阻礙。可一切都因為決策者的失敗,而走到了窮途末路。所以,不尊重人才,不敢於戰略佈局的人,永遠難以有更大的發展。


堅果旅行

3月9日晚,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天海投資披露重組進展稱,其重組標的資產為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北京噹噹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相關股權。11日凌晨,噹噹網聯合創始人、CEO李國慶更新微博稱,“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蒼茫成雲煙!祝願文化電商獨角獸噹噹網敢做敢當當!”。反思噹噹網的輝煌,也正是固守在線圖書市場,轉身太慢!才會猶如一件襯衫都留不住的凡客那樣!

一個不可一世的老牌電商

目前噹噹網已經從美國退市,所以不知道噹噹的詳細數據。不過當當2016年從美國退市的時候,市值僅5億多美金。噹噹網固步自封,沒有抓住機會,建立起好的物流系統和客服系統;也沒有通過圖書拓展到全品類。說到底,他還是沒有走出圖書的自我定位。而此時的京東早已經通過3C擴充到全品類了,噹噹卻還只是通過全品類裝點門面。

固守在線圖書市場,轉身太慢!

根據易觀2017年發佈的《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16年第4季度,中國B2C市場出版物交易規模為62.9億元人民幣,噹噹以44.9%的份額仍保持第一的位置。京東和天貓分別佔據第二、第三的位置。但是在圖書市場再厲害又能怎樣?圖書市場太垂直了,規模也太小了,撐不起高估值,最終還是幹不過綜合電商京東和天貓。

2010年噹噹上市的時候,京東也大舉進入圖書市場。劉強東為什麼進入圖書市場嗎?是因為圖書市場的讀者很優質,收入水平一般不低,京東獲取這部分讀者以後,還要通過其他產品的銷售獲取更多利潤,可以說有備而來。而此時噹噹也進入了京東的3C領域,公開宣稱只要京東退出圖書市場,噹噹就退出3C領域。噹噹此舉無疑只是純粹的防禦作戰,毫無章法,可以說是一個戰略正確,意圖失敗的決策!而此時,東哥進退有節,戰略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將京東從垂直電商轉為綜合電商,為此不惜進行價格戰,犧牲短期利潤。

面對京東的價格戰,噹噹也無法深度跟進(噹噹已經是上市公司,要對投資者負責)。我們也知道京東一直在虧損,但是劉強東決心堅定,也說服了京東的投資者並肩作戰。而很多投資人,比較看好劉強東的為人處世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好他的眼光和戰略佈局。短短几年的時間,京東已經成為噹噹幾倍的體量,成為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而噹噹,竟然把旗艦店開到了淘寶。

此時的當當,尤如一件襯衫都留不住的凡客

一個老牌電商再回到鎂光燈下已是另一番天地。作為最早的在中國在線銷售圖書的電商平臺,噹噹很早就在這個領域確立了領先的地位。那時雷軍也看重了圖書市場,成立了卓越網與之競爭,但是隻能當老二。2004年的時候,亞馬遜想進入中國,看重了當當,想收購噹噹被拒絕了,所以亞馬遜轉而收購了雷軍的卓越網。三年後,卓越網執行副總裁陳年創建凡客,“工匠、藝術家、情懷”,凡客的牌不鋒利,卻贏了市場的心,銷售額一度升至40億元,躋身中國B2C領域收入規模前四位。

凡客最火的時候是在2011年,從2012年底到2013年初開始走下坡路。2013年,凡客陷入了危機的漩渦,一年兩次調整經營戰略,造成了凡客經營上的混亂和資金鍊的緊張。經營思路、產品質量、服裝營銷都在凡客內部出現了分裂,由於缺乏明晰定位,在研發設計、戰略規劃等方面都相對“任性”,最終決定要不要賣、怎麼去賣的只有創始人陳年。

綜合電商的崛起給凡客當頭一棒,再加上京東商城和蘇寧易購等從中分一杯羹,市場留給垂直電商的空間越來越小。傳統品牌已經開始佔據網絡渠道,這無疑將進一步吞噬以網絡作為唯一銷售渠道的垂直電商的市場空間。陳年在雷軍的幫助下渡過了規模收縮、大幅裁員以及品類削減等陣痛期,並在最艱難的時刻得到了雷軍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走上“小米式”發展道路,從全品類迴歸一件襯衫。

寫在最後

噹噹網,這個曾被視為中國版亞馬遜的電商企業,在BATJ崛起之下,逐漸成為行業的註腳。互聯網經濟十幾年的冷熱或許不是噹噹們跟不上時代,只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噹噹們用十年走出了一條發人深思的曲線,但無論如何當當還活著,李國慶還在堅持,這就是意義,就值得被祝福。


零鏡網

為什麼,因為創始人的眼界不同。噹噹網固守在線圖書市場,轉身太慢;而京東則進攻凌厲,戰略思維清晰,不懼價格戰,利索的從垂直電商迅速轉身為綜合電商。

中國電商市場曾經的大佬

作為最早的在中國在線銷售圖書的電商平臺,噹噹很早就在這個領域確立了領先的地位。那時雷軍也看重了圖書市場,成立了卓越網與之競爭,但是隻能當老二。2004年的時候,亞馬遜想進入中國,看重了當當,想收購噹噹被拒絕了,所以亞馬遜轉而收購了雷軍的卓越網。可見噹噹那時候還挺有骨氣的。當然,噹噹後來發展確實很順利,2010年成功登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時風光無限。

在圖書市場的實力依然強勁

根據易觀2017年發佈的《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2016年第4季度,中國B2C市場出版物交易規模為62.9億元人民幣,噹噹以44.9%的份額仍保持第一的位置。京東、天貓佔據第二、第三的位置。只是這個圖書市場的規模太小,做的再厲害又怎樣?太垂直了就太小了,撐不起高估值,最終還是幹不過綜合電商京東和天貓。

現在的差距

目前噹噹網已經從美國退市,所以不知道噹噹的詳細數據。不過當當2016年從美國退市的時候,市值僅5億多美金;現在的京東市值600多億美金,兩者差距已經非常大了。現在電商市場主要是兩強爭霸,已經沒有當當什麼事了。


為什麼噹噹落得現在的境遇?

噹噹2010年上市的時候,京東也看上了圖書市場,大舉進入。劉強東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價格戰。面對京東的進攻,噹噹的應對顯得有些乏力:

1, 噹噹也進入了京東的3C領域,但是也公開宣稱,只要京東退出圖書市場,噹噹就退出3C領域;這無疑是很大的失策,一下子將自己的底牌暴露給對手。京東為什麼進軍圖書市場?是因為圖書市場的讀者很優質,收入水平一般不低,京東獲取這部分讀者以後,還要通過其他產品的銷售獲取更多利潤,可以說有備而來,志在必得;噹噹的應對措施-進入3C領域,則毫無章法,並沒有進入的決心,純碎是防禦措施,可以說是很大的失策。


2,面對京東的價格戰,噹噹也無法深度跟進;噹噹已經是上市公司,要對投資者負責,噹噹如果持續打價格戰,就勢必要讓投資者也蒙受損失,如果創始人的決心不堅定,那麼在面對投資者的壓力時,很可能會放棄價格戰。後來李國慶也公開宣稱,一直進行價格戰的市場是不健康的市場,貌似也逐漸的減少了價格戰的力度。


劉強東的策略非常清晰,就是要將京東從垂直電商轉為綜合電商,為此不惜進行價格戰,犧牲短期利潤,我們也知道京東一直在虧損,但是劉強東決心堅定,也說服了京東的投資者並肩作戰。可以說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的戰略思維決定了這個公司能走多遠。


中外科技

企業能否持續發展其實是與企業的創始人的性格和戰略眼光緊密相連的!每個企業都帶有很濃重的創始人風格,公司各個方面多多少少散發著一些個人色彩。

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夫婦的目光短淺和固步自封與京東的劉強東高瞻遠矚、海乃百川也是形成了鮮明對比,當然這也是造成了兩者現在截然不同的結局!

現在美國退市的當當網要把自己賣給A股上市公司天海投資,而京東確如日中天,的股價在過去一年累計上漲超過九成,2017年 5月8日,它宣佈2017年一季度實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淨利潤14億人民幣,之前它連續虧損了11年。

想當年噹噹這個老牌網前是多麼的不可一世,也確實在那幾年裡,噹噹有那個資本去傲視群雄,那時候的京東,蘇寧,還不知道在哪角落瑟瑟發抖。

噹噹在2010年美國上市成功,之後的當當創始人更加不可一世了,記得有一個電視節目,李國慶大言不慚半年要搞死京東,結果是可想而知。

噹噹在當時的主營業務是圖書。京東是家電。圖書這個盤子太小了,它帶來的收入遠遠不能支撐一家電商平臺進行大規模的擴張。

相對的,京東選擇了3C品類切入電商,市場容量遠大於圖書,單價高、產品更新換代快、口碑輻射能力強,所以比起圖書容易做起規模。而噹噹仍然是固步自封,繼續守著圖書這塊沒有改變!

在具體操作上,京東以圖書不盈利的方式甚至是虧本的方式為自己的網站引流,導致噹噹流失了很多的客戶。京東在圖書方面損失的利益可以通過家電的銷售進行補貼,而主營業務是圖書的當當,在前期束手無策。

後來的當當也開始試水服飾額等其他類目,可是創始人格局太小,只能小打小鬧似的,這個類目今年預算虧損不能超過2千萬,那個不能超過1千萬,太注重盈利怎麼能做起來,反觀京東,無底線促銷,十幾年不盈利,自建物流,一本書京東買,到貨都看了一半了,噹噹買的才到,這用戶體驗只能讓人捨棄。

另外創始人李國慶夫婦無視資本的力量。電商本是一個燒錢的行業,資本力量起到的推動作用相當明顯,可惜李國慶夫婦沒有認識到這點!

而在這段時間裡京東融資成功,開始走上全品類擴張以及自建物流之路,這也是京東崛起的關鍵點。

所以創始人的在性格、思維、執行力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決定了公司走向的差異。導致了當當網固守在線圖書市場,轉身太慢;而京東則進攻凌厲,戰略思維清晰,不懼價格戰,利索的從垂直電商迅速轉身為綜合電商。也是造成了兩者現在截然不同的結局!令人不勝唏噓!


金鼎股戰場

俗話說得好,賣東西其實賣的並不是你所謂的產品,而是你這個人這個平臺的信任(當然你產品最起碼得合格)。最近聽得最多一句話就是人都是情感動物,可能一衝動,就買了。而京東確實做的非常棒,不管是在速度上還是正品率上。而且個人感覺比較喜歡京東的秒殺機制,旁邊有個原價做參考,雖然有時候原價並不準,但最起碼有個參考啊😄!

還有就是劉強東的為人處世,感覺京東能增速這麼快與他對待員工方式有很大關係。試想,一個為了員工宿舍就對高層大發雷霆的人,不跟他跟誰。雖然現在大公司對員工普遍都不錯,但個人觀點人為還是侷限在對上層員工很好,下層也關注的就不是那麼多了。

所以,京東能發展這麼快不只是產品靠得住,還有他的一些經營理念確實很新穎很吸引人。


拼搏86190

論京東的崛起和噹噹的沒落

京東的崛起。我認為主要有這幾個方面:1物流方面,有自家的物流,最重要的還是快。2東商品質量的把控嚴格,現在我身邊的人基本都在京東上買東西,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3就是價格方面,價格實惠。

噹噹網的沒落。我只有幾點不充分的見解,1沒有自己家的物流,2宣傳不到位,因為之前都不怎麼聽過,還以為噹噹網是一個買賣書籍的網站。

有不足之處,望個位網友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