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否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

rammstein69

你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分兩個部分來回答。



首先要認識到羨慕外國與崇洋媚外的區別。前者是對於他國美好事物或優點的一種認可,暗含著一種虛心學習的心態。後者是一種放棄民族自尊的全盤西化,認為什麼都是國外好。其實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優點,也有一些需要不斷改進的缺點。嚴格來說,歷史上的日本人一直是一個虛心向他國學習的“好學生”,比如古代仰慕中華文化、近代脫亞入歐,那都是虛心像強者學習的榜樣。但是它也走過彎路,並受到嚴重挫折。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開始狂妄自大,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侵略中國、退出國聯,組建三國軸心同盟,最終對美開戰,走上了不歸之路。戰後日本人開始反省,重新被世界所接受。至於你提到的外來詞的問題可以去參看我另一篇文章。當今的日本年輕人確實依然偏向喜歡西方國家,主要是受價值觀、流行文化、發達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日語中不斷有一些片假名的外來語出現,甚至讓一些老年人不知所云,這也是客觀事實。


其次,實際在日本人的心理,一直有很強的民族自尊,他們強調本民族文化的獨特性與優越性,一直有一種骨子裡的自豪感。比如在古代華夷體制中,日本人就和朝鮮等國家有很大區別,某種程度上保持自立。近代以來學習西方的同時也一直強調不要忽視日本的傳統。戰後隨著經濟高速發展逐漸重新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日本人更加強調大和民族、大和魂,突出本國的優越性。就像你所說的,與中國超市高價賣外國貨不同,日本的超市一般標有國產的才是貴的。比如大蒜,日本國產的就比中國產的貴一倍以上。倒不是說品質上就比中國產的好很多,只是“國產的東西更安全更安心”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其實日本近年來也不斷有造假的問題出現,比如假大米、假牛肉、以及神戶鋼鐵等。或許隨著這些事件的影響不斷擴大,日本國產優質的神話也會破滅。另外,現在日本的年輕人普遍有“日本第一,國內最好”的觀點。因此他們不太願意出國留學,相比於中國的留學熱潮,日本最近在這方面要遜色不少。當然,隨著中國國力的崛起,日本人也許會慢慢改變目前這種自大的心理,這需要一個長期的、艱難的磨合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