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虎”坦克性能如何?

qzuser253476633

M-48H勇虎坦克是臺灣陸軍現役最主要的陸戰裝備。是臺灣陸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美國的幫助下研發的一款第二代主戰坦克。其性能也與二代坦克差不多。



▲外形上與M60A3差別不大

一、主體性能不高

勇虎坦克的底盤基本上是採用了M60A3坦克的底盤設計,其機動性與其相比差不多,其53噸的戰鬥全重也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勇虎坦克的武器系統不夠先進

炮塔部分使用了M48巴頓坦克的炮塔,不過進行了一些現代化改造。總體採用扭杆式懸掛,兩側無板裙,部分型號有外掛反應裝甲。

▲這樣有反應裝甲的型號並不多見

坦克炮使用了美軍早期的105毫米M68線膛炮,在二代坦克中戰力尚可,但是無法對三代坦克造成致命傷。

其餘系統有優有劣,但是仍無法改變其二代後期坦克的事實。戰鬥力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不小的差距。

二、較為優秀的火控系統

勇虎坦克的火控和通訊系統使用了部分美國艾布拉姆斯坦克(即M1系列主戰坦克)的早期技術。其擾動式火控以數字式彈道計算機為中樞,炮手用控制面板輸入指令,各種先進傳感器提供參數,能提供較好的解算。

另外,勇虎坦克也使用了一些較為先進的觀瞄設備,使得其火炮精度可以保證。

三、防護性能糟糕

由於其基本上是美軍第二代主戰坦克的集大成產物,其防護是低於同時代蘇式坦克的。而且由於裝甲技術不高,厚度最大僅為110毫米,無法抵禦現代各類反坦克彈藥。

▲勇虎坦克的主要防禦手段還是放煙霧

現代三代主戰坦克均能輕鬆擊毀勇虎坦克。而勇虎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很難擊穿三代坦克的外部防護。

▲勇虎坦克急需合適的替代品

總體來說,勇虎坦克是美軍在冷戰時使用的巴頓系列坦克的終極改進型號。其各項性能在二代坦克中都還不錯,但在世界主要軍事力量都開始大量裝備三代坦克的現在,勇虎坦克已遠遠不能滿足臺灣當局的防衛要求,是一款急需更新的主戰裝備。



槍與火花

“灣灣”M48H型勇虎主戰坦克,是1984年基於美國M48型坦克基礎之上,在美國幫助下開始進行研發的,1990年裝備部隊。是臺灣性能比較好的坦克,該型坦克全重53噸,採用105毫米M68型線膛炮,最大公路速度48公里/時,成員4人。其實這款坦克就是是美國M60A3坦克的底盤加裝自行改進M48A5坦克炮塔和與美國M1早期類似的擾動式火控系統。臺灣為什麼叫M48H這裡的H就是混種的意思,也就是大家俗稱的“串串”。此型坦克的裝甲防護較差,最厚的炮盾位置裝甲為110毫米,車體首上為101毫米。105mm的線膛炮在當今時代幾乎沒有任何優勢,代差嚴重。動力方面更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這款坦克只能勉強算作兩代半坦克,博物館級。

這款坦克“出彩”的地方也不少,可謂“大名鼎鼎”。

2016年8月16日上午,“灣灣”陸軍564旅在屏東恆春執行"聯勇操演"的實彈測考時發生意外。一輛M48H"勇虎"戰車不慎翻覆到溪水中,造成3人死亡、1人重傷的慘劇,僅駕駛員一人逃生。重傷的1人隨後也死於內臟衰竭。這次悲劇不難看出,除了車組人員有可能操作失誤意外,此車在人員防護反面值得深思。

2016年8月31日,“灣灣”陸軍某營試射歸正時,1輛M48H主戰坦克,疑似因為機件故障導致坦克炮膛炸,自炮膛排煙器後方斷裂,所幸未造成傷亡。由此可見這款坦克的可靠性也不是像“灣灣”說的那麼好。

綜上所述,“灣灣”的“勇虎”主戰坦克。屬於火炮技術落後、裝甲和人員防護水平較低、動力系統老舊的一款主戰坦克。


空中的殼

1984年,臺灣開始研製“勇虎”坦克,直至1990年公開露面,被命名為“勇虎”號,是臺灣陸軍最主要使用的主戰坦克。優點在於:該坦克火控系統絕大部分以計算機控制,坦克上各種傳感器能測量傾斜度、風向風速、目標距離、彈藥選擇等功能,相當智能化。坦克瞄準系統由主瞄準具、熱成像瞄準鏡和激光測距機組成,結構緊湊,操作方便。缺點在於:該坦克主要硬件水平不高,應用美國老式坦克底盤,質量大,機動性能差,車體兩側沒有裙板保護,防護水平較差,無法抵禦普通專用反坦克彈藥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