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信仰 靈潤廟

龍王為上古之神,最初屬道教神只之一,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據傳龍王是奉女媧娘娘之命管理海洋及人間氣候風雨的龍神.道教典籍《太上元始天尊說大雨龍王經》記載,龍是現今宇宙生成時智慧元氣凝聚的精神,因為太極(以地球智慧為中心的宇宙)建立,受玉皇大帝之令成為保護太極生靈的神明。龍神的另一使命是保護太極生靈存在的環境不至於毀滅。龍神按職能,大致有天龍神、地龍神、海龍神等,有些地方龍神還兼財神的職能,都具有蘊育陰陽,轉化運用五行(木火土金水元素)的能力。

龍王信仰     靈潤廟

龍王信仰     靈潤廟

龍王信仰     靈潤廟

龍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須、獅鬃、蛇身、魚鱗、鷹爪,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能上天下海,呼風喚雨,而且變化無常,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有時顯露於雲端,有時隱形入深淵。作為中華民族信奉的圖騰,龍身上寄寓了太多美好的品質和神奇的傳說。

龍王信仰     靈潤廟

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隻立有一位龍王。多次尋訪寧海境內已知的幾處龍王廟,居然在縣東南平巖村,找到一寺廟,民間一直尊稱“龍王廟”或者“龍潭廟”,廟前有一龍潭,常年不枯。乾旱時,四方百姓到此求雨,無不靈驗,所以老百姓虔誠供奉。就算特殊時期,破除寺廟,當地百姓幾次就近搬離,搭建簡易神壇偷偷供奉。這裡的村民能說很多關於龍王的故事,與《嘉定赤城志》的描述符合一致。

龍王信仰     靈潤廟

龍王信仰     靈潤廟

龍王信仰     靈潤廟

據《嘉定赤城志》記載,當時寧海有十四座寺廟,其中的靈潤廟距縣(天台)東南一百里,始建於唐元和年間(806年--820年),本名龍王廟,祀湫水潭君。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40年),賜額靈潤廟。朝廷還封湫水龍君為仁濟侯。郡守沒有及時為湫水龍君懸掛封侯匾額,直到第二年,才揭額。湫水龍君多次施法,讓大風吹得廟門嘩嘩作響。老百姓參不透這是什麼緣故。一夜,郡守夢見龍君責問:“為什麼降低我的封爵?”原來,早在吳越國時,已封此龍王為通靈王。郡守以為只是個神異之夢,沒把龍王封爵封王當回事。

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天大旱。郡守至龍潭祈雨,得到一隻金蜥蜴。乃是龍王化身,隨即普降甘霖。郡守感念龍王恩澤,讓人馬上送金蜥蜴回龍潭。奉命者隨隨便便把金蜥蜴丟在路邊水溝裡。激怒了湫水龍君,當即施威,狂風大作,暴雨成災,闔境幾乎都為洪水所淹。

南宋紹熙四年(公元1194年),又遇大旱。郡守又去祈禱求雨。這回,龍王又託夢追問郡守,怎麼到現在還不恢復我的爵位稱號?郡守聯想到前幾任神事,不得不信。很快呈報至朝廷,追加相應爵位封號。

龍神由皇帝賜封,匾額需郡守懸掛,這一段龍王傳說經南宋時期纂修的台州總志記載,更顯神秘。

龍王信仰     靈潤廟

付《嘉定赤城志》原文:靈潤廟在縣東南一百里祀湫水潭唐元和中建國朝建炎四年賜今額封仁濟侯紹興初始揭額廟門三為大風所掣闔境莫測守夢神詰以降封爵之意蓋吳越時已封通靈王矣淳熙中熊守克乞水得一金蜴蜥後歸之潭而奉命者捐之中途忽大雨且風一境幾為壑紹熙四年徐守子寅致禱復夢神詰之如初聞於朝加昭應焉

龍王信仰     靈潤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