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地名的歷史淵源

新民地名的歷史淵源

乾隆初年巡檢移駐新民屯,是新民作為地名之始。

新民地名的歷史淵源

1813年(嘉慶十八年)分承德(今瀋陽)西部,廣寧東部地區。設新民廳,治所在新民屯。屬奉天府。廳設吏、戶、禮、兵、弄、工六房。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撤消新民廳,改新民廳為府,轄鎮安(今黑山),彰武兩縣。把原新民廳所屬的柳條邊以北到八棵樹一帶劃給彰武縣,繞陽河以西到新立屯一帶劃給鎮安縣。

1913年(民國2年)撤銷新民府、建立新民縣,屬奉天省遼瀋道,治所仍設在新民屯(今新民鎮),命張廷瑞為縣知事。

1929年(民國18年)奉天省改稱遼寧省,新民屬遼寧省,當時在縣城西街修建了“新安電影院”。

1931年(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帝國主義佔據東北,新民屬奉天省。

1945年(民國34年)“九·三”勝利後,新民屬遼寧省。

1948年,新民解放,建立新民縣人民政府,新民縣屬遼北省。組建了新民縣貿易管理局。

1949年,遼北、遼西兩省合併為遼西省,新民縣改屬遼西省。召開新民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次會議。

1954年,遼西、遼東兩省合併為遼寧省,新民縣屬遼寧省。

1955年,新民縣劃歸遼寧省遼陽專區。

1958年末新民縣劃歸瀋陽市,設立新民檔案館。

1993年新民縣撤縣設市(縣級市),仍屬瀋陽市,從此開始了新民市的歷史。

新民地名的歷史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