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別名婆婆丁、黃花地丁、奶汁等等,廣泛分佈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等地。 蒲公英可食、可藥、可觀賞、可美容,近年來使用的人們日益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蒲公英雖然優點很多,但作為藥、食不是人人可用,在使用中也有禁忌,這一點必須要重視。


蒲公英,別名婆婆丁、黃花地丁、奶汁等等,廣泛分佈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等地。 蒲公英可食、可藥、可觀賞、可美容,近年來使用的人們日益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蒲公英雖然優點很多,但作為藥、食不是人人可用,在使用中也有禁忌,這一點必須要重視。

蒲公英嫩苗可食,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C、維生素B、胡蘿蔔素、纖維素、鈣、磷、鐵等多種物質,作為食用,可生吃、可炒食、可涼拌、可熗拌、可做湯、可做餡。

蒲公英春、秋兩次開花,花量大而色澤純正,因此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蒲公英美容,可廣泛用於對抗皮膚老化、色素斑、雀斑、皮炎、青春痘、痤瘡、粉刺、脫髮、白髮等。

蒲公英作為藥用,要在春、秋花初開時採挖全草,除去雜質、洗淨切段、曬乾備用。廣泛用於治療疔瘡腫毒、溼熱黃疸、熱淋澀痛、目赤、咽痛、乳癰、肺癰、腸炎、痢疾、肝炎、膽囊炎、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淋巴腺炎、蟲蛇咬傷及抗腫瘤等。 值得注意的是:“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這一點年長者尤其要注意,因為蒲公英“性本寒涼”,既傷陽氣又傷脾胃,而老年人普遍陽氣不足且脾胃虛弱。


蒲公英對寒、熱、旱、澇、病蟲害等災害的抵抗力極強,生命力旺盛,用途廣泛,栽培簡易,因此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