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安全政策及名詞解釋

1、安全生產的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三級安全教育”:公司安全教育、項目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

3、“三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4、“三違”: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5、“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他人傷害。

6、“四口”: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和出入口。

7、“五臨邊”:平臺邊、陽臺邊、樓層邊、屋面邊、基坑、樓梯側邊。

8、特種作業範圍: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起重機械作業、電梯作業、企業內機動車輛作業、鍋爐作業、壓力容器作業等。

9、“四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您擁有的權利

1、有權獲得安全生產所需的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從事帶電作業的絕緣鞋、絕緣手套、從事焊接作業的護目鏡、防護面罩、從事有塵、有毒、噪聲等作業的防塵、防毒口罩、防噪聲耳塞等。

2、有權瞭解其施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

3、有權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向現場負責人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越級反映。

4、有權拒絕現場管理人員的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5、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

您的義務

1、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及總包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3、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施工現場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施工現場必須遵守的安全基本要則

1、進入施工現場作業之前,必須先參加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未經培訓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2、如果要從事特種作業,如電工作業、起重作業、金屬焊接(氣割)作業等,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並獲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您還必須接受身體檢查,無妨礙本工種的疾病,要具有相適應的文化程度。

3、不滿18週歲,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從事一線生產作業,超過45週歲,建議不進入高危作業的施工現場。

4、您必須服從項目管理人員的指揮,工作時思想集中,堅守作業崗位。

5、必須熟知所從事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製度,不違章作業,您有權拒絕違章指令,並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6、如果您是班長,每日上班前,必須召集所轄班組全體人員,針對當天任務,結合安全技術措施內容和作業環境、設施、設備安全狀況及班組人員技術素質、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思想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班前活動,提出具體注意事項,跟蹤落實,並做好活動記錄。

7、如果您是班長,必須每日上班前對作業環境、設施、設備進行認真檢查,發現不安全隱患,立即解決;對重大隱患,報告項目負責人解決,嚴禁冒險作業。作業過程中應巡視檢查,隨時糾正違章行為,解決新的不安全隱患;下班前進行確認檢查,配電箱是否拉閘、斷電,箱門是否上鎖,用火是否熄滅,施工垃圾自產自清,日產日清,活完料淨場地清,確認無誤,方可離開現場。

8、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按照作業要求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著裝整齊;在沒有可靠安全防護設施的高處(2m以上(含2m))施工時,必須繫好安全帶;高處作業不得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不得向下投擲物料,嚴禁穿拖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

9、施工現場行走要注意安全,不要圖簡便在沒有照明或照明不夠的區域走動,應養成良好的走路習慣,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嬉鬧。不得攀登腳手架、井字架、龍門架、外用電梯,禁止乘坐貨運設備。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

10、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設備和警告、安全標誌等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和隨意挪動。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

11、上班作業前,應認真察看洞口、臨邊安全防護和腳手架護身欄、擋腳板、立網是否齊全、牢固;腳手板是否按要求間距放正、綁牢,有無探頭板和空隙。

12、六級以上強風和大雨、大雪、大霧天氣,應停止露天高處和起重吊裝作業。

13、作業中出現險情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組織撤離危險區域,報告項目現場負責人解決,不準冒險作業。

14、腳手架未經驗收合格前嚴禁上架子作業。

15、在溝、槽、坑內作業必須經常檢查溝、槽、坑壁的穩定狀況,上下溝、槽、坑必須走坡道或梯子。

16、在禁火區域內進行焊割等動火作業時,應申請辦理動火證,並派專人看火;禁火區域內禁止吸菸。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

17、酒後嚴禁上現場。

18、當施工現場發生傷亡事故時,必須立即報告項目現場負責人,參與搶救傷員,並保護現場。

防護用品使用安全須知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戴合格的安全帽,繫好下頜帶。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

2、如果在超過2米的高處作業,必須繫好安全帶;安全帶必須先掛牢後再作業。安全帶應高掛低用,不準將繩打結使用,也不準將掛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連接環上使用。

3、如果直接從事帶電作業,必須穿戴絕緣用品,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4、如果您是從事電焊作業的電焊工,必須戴電焊手套,使用防護面罩;如果您是從事氣焊作業的氣焊工,必須戴氣焊手套,使用護目鏡。

5、如果您是從事有塵,有毒、噪聲等有害作業的勞動者,需要配戴防塵、防毒口罩和防噪聲耳塞等防護用品。

6、如果您是操作旋轉機械設備的人員,應穿“三緊”(袖口緊、下襬緊、褲腳緊)工作服,不準戴手套、圍巾;如果您是女工,髮辮要盤在工作帽內,不得露出帽外。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現場消防安全須知

1、您要知道,禁火區域動火,操作前必須辦理動火證,經現場有關部門(負責人)批准,做好防護措施並派專人看火(監護)後,方可操作。動火證只限當天本人在規定地點使用。

2、施工現場放置消防器材處,應設明顯標示,夜間設紅色警示燈,消防器材須墊高放置,周圍3m內不準存放任何物品。設置於倉庫、加工車間的消防器材,如有條件,應設於門外明顯處。

3、施工現場電氣發生火情時,應先切斷電源,再使用砂土、乾粉滅火器滅火。不得用水及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以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4、焊、割作業不準與油漆、噴漆、木料加工等易燃、易爆作業同時上下交叉進行。

5、高處焊接下方應設有專人監護,必要時,中間設防護隔板,避免焊渣濺落至可燃物上造成火災。

6、禁菸區域,嚴禁吸菸,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

施工用電安全須知

1、如果您不是電工,請勿從事施工用電的安裝、維修,否則,您可能被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處罰

2、施工現場所用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絕緣必須良好,接頭不準裸露。當發現有接頭裸露或絕緣保護層破損漏電時,應及時報告,不得擅自處理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採用橡皮線時,應架空敷設,不得拖地使用,以防人踩、車軋。

4、如果施工作業區域或附近有高壓線,您要注意,高壓線的下方不得搭設臨建,不準堆放材料和進行施工作業。

5、如果施工作業區域或附近有高壓線,要注意,不同的電壓等級有不同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如外電線路電壓等級為1KV時,最小安全操作距離為4m;電壓等級為1~10KV時,最小安全操作距離為6m等。當作業區域與外電高壓線路最小距離達不到上述距離時,必須採取隔離防護措施,防止作業人員作業時金屬料具碰觸高壓線路,造成觸電事故。

6、設備用電必須符合“一機一閘一漏一箱”,每臺用電設備都應該有自己專用的開關箱,箱內刀開關及漏電保護器只能控制一臺設備,不能同時控制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設備,否則容易發生誤操作事故。

7、開關箱應防雨、防塵、加鎖,與其控制的固定電氣設備的距離不超過3m。

8、開關箱內不準存放任何物品,防止誤操作造成事故。

9、配電箱周圍2米以內不準堆放雜物,並應有足夠兩人同時操作的空間和通道。

10、關箱內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使用前由電工檢驗,確認合格;漏電保護器發生掉閘時,不能強行合閘,應由電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後,才能繼續使用。

11、對特殊場所的作業區域,必須使用安全電壓:隧道、人防工程、高溫、有導電灰塵,比較潮溼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於2.5m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應大於36V;潮溼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於24V;特別潮溼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於12V。

外電防護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箱體外型設置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應儘量保持所有配電箱體的顏色應一致。建議採用黃偏紅色,並且箱體噴上中建標識;建議所有箱體的門鎖採用手柄開關型,且配鎖,目的是在無鎖狀態也能保證箱門的關閉。

施工機具使用安全須知

1、手持電動工具使用安全須知:

1)工具使用前,應經專職電工檢驗接線是否正確,防止零線與相線錯接造成事故。

2)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插頭、開關,負荷線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必須做絕緣檢查和空載檢查,在絕緣合格、空載運轉正常後方可使用。

3)手持式電動工具的負荷線應採用耐氣候型的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並不得有接頭。

4)工具原有的插頭不得隨意拆除或改換,嚴禁直接將電線的金屬絲插入插座。

5)發現工具外殼、手柄破裂,應停止使用,進行更換。

6)非專職人員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7)手持式工具的旋轉部件應有防護裝置。

8)作業人員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9)手持電動工具可採用帶漏電保護器的線盤供電。

2、切割機、臺鑽、套絲機、電焊機等使用安全須知:

臺鑽、切割機、套絲機、電焊機、風管加工設備等中小型施工機械的旋轉部分和傳動部分必須要加防護罩,以避免操作人員和物料碰到後發生危險。

要經常檢查機械的安全保險裝置,有些機構設有不同功能的安全保險裝置,它們各有各的作用,要定時維修保養,避免安全保險裝置失靈。

現場機械設備必須由專人操作、維修保養。

使用完機械設備,離開之前,要關掉機械,還要把電源斷開,停止作業1小時以上,開關箱要斷電上鎖。

嚴禁使用切割機切割非金屬材料。

凡是固定安置的機械旁邊,都應該掛設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機械設備使用其它重要注意事項:

1)長期不使用的、倉庫內長期存放的切割機上的砂輪片不能使用。

2)嚴禁在旋轉的切割機砂輪片上打磨物件。

3)使用臺鑽時要經常檢查臺鑽手柄是否完整。

4)切割機的夾持器要完整,不能用其它物品作墊塊來協助夾持。

5)嚴禁以開關箱內的開關直接作機械設備的啟停控制。

電氣焊操作安全須知:

1)電(氣)焊屬特種作業,電(氣)焊工必須持證上崗。

2)從事氣焊(割)作業時,應注意:

a)氣瓶在保管和使用過程中,要避免日光曝曬,遠離明火和熱輻射。

b)焊接過程中,放氣速度不應太快,避免氣體流經閥門時產生靜電火花引發事故。

c)乙炔瓶應垂直立放,嚴禁臥放,與氧氣瓶間距大於5m。

d)您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包括射吸情況、橡皮管與接頭連接情況、是否漏氣、氣體各通路是否潔淨、皮管是否老化、破損等,檢查正常後方可進行點火操作。使用過程中,防止發生回火,一旦發生回火應迅速先關閉乙炔開關,同時關閉氧氣開關。

3)您在從事手工電弧焊時,應注意:

a)用電設置要符合“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一臺電焊機必須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

b)電焊機防止碰撞、受潮或劇烈振動。

c)電焊機外露的帶電部分應有完好的防護裝置,不帶電的外殼應接地,嚴禁超負荷使用。

d)焊接電纜外皮完整、絕緣良好。

e)電焊鉗必須有良好的絕緣性、隔熱能力。

f)焊接作業時,現場應保持空氣流通或有通風除塵設施,可燃、易爆物質距作業點火源應不小於10m。

g)您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加強自身的防護,保證自身安全。

h)電源一次線長度不超過5m(不能拖地),二次線長度應小於30m,接線應壓接牢固,並安裝防護罩。

i)不得借用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作迴路地線。

j)嚴禁露天冒雨從事電焊作業。

k)交流電焊機械應配裝防二次側觸電保護器。

電焊機使用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氣瓶使用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高處作業安全須知

1、一般高處作業安全須知:

1)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高處作業。

2)高處作業,必須身穿緊口工作服,腳穿防滑鞋,頭戴安全帽,腰繫安全帶。

3)在高處作業時,遇到大霧、大雨或六級以上大風,應馬上停止作業。

4)高處作業時,暫時不用的工具,應裝入工具袋,隨用隨拿。用不著的工具和拆下的材料應採用繫繩溜放到地面,不得向下拋擲。

5)高處作業平臺四周要有高1~1.2m的防護欄杆,底部四周鋪18cm高擋腳板,防止雜物墜落。平臺板為5cm厚木腳手板。平臺設梯子,供作業人員上、下。梯子要與平臺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間距為30cm。

2、臨邊、洞口作業、交叉作業安全須知:

1)陽臺、樓板、屋面、基坑周邊等臨邊應搭設防護欄杆,外掛密目網封閉。

2)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孔、洞,有從孔、洞墜落的危險,應根據孔、洞口大小,位置的不同,應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封閉牢固、嚴密,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如要拆除,須經工地負責人批准。

3)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業。下層作業位置必須處於上層作業物體可能墜落範圍之外;當不能滿足時,上下之間應設隔離防護層。

4)禁止下層作業人員在防護欄杆、平臺等的下方休息。

3、梯子、平臺使用安全須知:

1)在使用之前,應先檢查梯子,確保梯子的橫檔牢固可靠,上面沒有堆積妨礙站立的汙垢。兩腳間使用12#鋼絲繩連接,踏步上下間距為300mm,不得缺檔。

2)當使用伸縮梯時,要確保梯子兩個扶手的頂端都牢牢地依靠在牆體上,而且兩條梯腿也必須穩固地支撐在地板或地面上。

4)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對梯子,雙手扶牢,不得手持物件攀登。

5)在梯子上工作時,應將身體重心保持在兩個扶手之間,以獲得平衡。

6)在梯子上工作時,要穿橡膠底或其它類型的防滑鞋。

7)您在使用腳手架操作平臺時,應注意:

操作平臺應滿鋪50mm厚跳板,並且綁紮固定;四周設1.5m高防護欄杆,底部設≥180mm高擋腳板,並佈置登高扶梯;操作時平臺上應不多於2人。

標準操作平臺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操作平臺應滿鋪50mm厚跳板,並且綁紮固定;四周設1.5m高防護欄杆,底部設180mm高擋腳板,並佈置登高扶梯;操作時平臺上應不多於2人。洞口防護

臨邊防護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起重吊裝作業安全須知

1、如果您是起重工,包括各種起重機司機、起重指揮和司索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證。

2、起重吊裝屬於危險作業,應有專項施工方案。為防止發生意外傷害,您應按要求在作業區周邊設置警戒,並設明顯標誌,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特別危險處應設監護人員。

3、起重吊裝工作中,所有人員應根據現場作業條件選擇安全的位置作業。在捲揚機與地滑輪穿越鋼絲繩的區域,禁止人員站立和通行。

4、吊裝過程中必須設專人指揮,其他人員必須服從指揮。

5、在吊物之前,必須清楚物件的實際重量,不準起吊不明重量和埋在地下的物體。

6、當重物無固定吊點時,必須按規定選擇吊點並捆綁牢靠,使重物在吊運過程中保持平衡和吊點不產生移位。

7、如果您是起重指揮人員,不得兼作司索(掛鉤)工,應認真觀察周圍環境,確保信號正確無誤。

8、在起重吊裝作業時,構件存放場地應該平整堅實。構件疊放用木方墊平,必須穩固,不準超高。各層木方上下對正,構件立放必須穩定,必要時要設置相應的支撐。

9、禁止無關人員在堆放的構件中穿行,防止發生構件倒塌擠人事故。

10、常用起重工具必須由熟練操作人員操作,使用時要注意:

手動倒鏈:吊物時應掛牢後慢慢拉動倒鏈,不得斜向拽拉。當一人拉不動時,應查明原因,禁止多人一齊猛拉。

手搬葫蘆:使用前檢查自鎖夾鉗裝置的可靠性,當夾緊鋼絲繩後,應能往復運動,否則禁止使用。

千斤頂:千斤頂置於平整堅實的地面上,並墊木板或鋼板,防止地面沉陷。頂部與光滑物接觸面應墊硬木防止滑動。開始操作應逐漸頂升,注意防止頂歪,始終保持重物的平衡。

提升過程中,應隨時關注葫蘆掛點受力構件的形變情況,出現異常時應停止作業。

文明施工

1、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要佩戴胸卡。

2、現場工人操作做到活完料淨腳下清;施工垃圾集中堆放,及時分揀、回收、清運。

3、節約用水、用電,做到無長流水、長明燈。

4、施工現場不許隨地大小便。

5、注意成品保護。

6、現場嚴禁賭博、酗酒、打架鬥毆,嚴禁使用淫穢物品。

事故報告及救護須知

1、發生傷亡事故時應立即向項目領導報告,服從項目領導安排,有組織的參與搶救受傷人員,參與保護事故現場不被破壞。

2、發現有人觸電時,應首先迅速拉電閘斷電或用木方、木板等不導電材料,將觸電人與接觸電器部位分離開,然後抬到平整場地施行人工急救,並向項目負責人報告。

3、當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時,您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

4、發現飯後有嘔吐、腹瀉等不正常症狀時,要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報告,由項目負責人安排搶救。

5、要知道,冬季採暖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由項目統一安排,並設專人負責管理,不得隨意安裝爐具,防止發生煤氣中毒。當您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時,要迅速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或將中毒者穿暖抬到室外。

6、火災襲來時,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亂竄和使用電梯逃生,要順著安全通道走。逃生有濃煙時,儘量用浸溼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爬著或貼近地面走:

7、一般燒傷,去掉不在受傷部位的任何緊身衣服,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沖洗受傷部位,直到傷口不感到疼痛和灼熱:

9、有鋼筋或木棍等銳利器械刺入胸部時,絕對不能拔出,以免大出血,使傷情進一步惡化,可以用毛巾固定住刺入物。等待救援。

10、中暑後將中暑者抬到涼爽的地方,解開衣釦,皮帶等,用浸水的毛巾擦身,多喝涼開水或淡鹽水。

11、出現坍塌事件時,嚴禁站在坍塌坑邊圍觀。

「安全管理」建築工人安全知識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