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實體店,門市寧肯空置著也不便宜點租出去?

宿雨天

大家好,我是閒逛的油條,勤能補拙,學無止境!

為什麼好多實體店,門市寧可空置也不便宜租出去?

有錢

有很多門市經常空置也不便宜出租,這樣的門市我見過很多,由於我本身就是做生意的,經常會關注這個問題,我們這裡有地方算是建材比較集中的地方,以前那裡比較偏遠,現在隨著房地產的發展,早已經成為好地角了,我就發現那裡在十字路口的幾個門市經常空置,或者今年開了一家,明年就空置,一直這樣循環,基本沒有做很多年的,為啥呢?我就從側面打聽了下,原來,那周圍連著的一圈門市都是一個房東,人做的是大買賣,有錢,十字路口那一圈門市都是他的,人不缺這錢,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哪怕地方不大,要多少就多少,因為那塊都是他的,也都那個價錢,你能租就租,不租走人,有很多人等著呢,我也不差你那點,空置也不能掉價錢,你做的好了,第二年還漲房租,人不跟你籤很多年,做的好的,每年都漲,覺的行你就租,不行走人,不跟你談別的,關鍵是有錢不在乎空不空的問題,一個字,牛!

不能便宜,便宜了以後再漲久難了

我自己也有個門市,一開始出租,就先看別人租的價錢,只能比他們高,不能比他們低,這個也是人之常情,誰不希望自己的門市可以租個好價錢呢?別人一樣大小的租了10萬,你會願意9萬租出去嗎?在說投資門市那個少掏錢了,誰都在算個利息賬,都在算多少年會回本,難道你想你買的門市永遠沒有回本的時間?肯定不可能啊,這個也就造成即使空置也不租的情況。一般我們這裡房租基本都在購房款的5%左右的價錢,大差不差,別人租的多,你就不甘心便宜租出去,擱誰誰都這樣,能多賺一個是一個,很少有主動降租去出租門市的,你一家低價別的房東也不願意啊,所以只能硬抗,即使著急也咬住價錢不方口!

空置也不出租的地方一般都算比較好的地段

基本空置也不出租的地段,應該都是比較好的地段,好的地段就給了房東底氣硬抗價錢,如果你的地段不好,反而常年沒有空置的,就是這個道理,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地段好,需求大,也是造成空置也不出租的原因。



閒逛的油條

商鋪是房地產一個特殊產品,其價值主要看地理位置。隨著互聯網發展,電商的大規模出現,生活方式的改變,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為什麼這麼多實體店,門市寧願空置也不願意便宜租出去,主要還是房東的心理和市場決定的。

“咱們門面地段這麼好,租少了不划算”,這是很多投資者或者是普通房東的想法。購買商鋪的成本和利息不低,自己門店所在的地段較好,不願意低價格租出去,這也就造成門市的空置。很多業主希望等待之後,出現能符合心理期待的租客,長久出租,而不是短期利益。而且現實考慮,如果低價出租,除了自己心裡不甘心,今後上漲空間有限,即使每年上漲也需要很長時間達到周邊正常水平。

“即使不出租,房價漲這麼快,我也不虧”,商鋪作為投資熱品並不是沒有道理。雖然現在實體店經濟開始下滑,但是相對的是,商鋪租金的只高不低,房價猛烈上漲。這是由於商鋪的特殊性質決定的,即有商業性質,又有地產性質。我身邊很多朋友手裡不只有一套房產或者商鋪。相對於租金,他們更重視商鋪未來的上漲空間。按照的朋友的想法,商鋪價格一直在上漲,所以降價出租並不是必要的。

“我不差錢,不想降價”,這是一些投資者的想法。之前我在接觸招商版塊的時候,就發現了很多投資者是“氣大財出”。任何小問題,都能成為他們不願意出租的理由。說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曾經接觸過一個,他擁有整條商業街80%的店鋪。按照他的說法,如果一個租金降價會影響整個門面,不願意降價,而且他不差這點租金的收益。

綜合上述,我們會發現一些不願意降價的商鋪肯定是有底氣的,商鋪的地段優勢、上漲的房價、資金充足、擇優而錄……其實歸根到底都是了房東和租戶的心理預期不匹配。


坤鵬論

一句話:因為房東不缺錢!不缺錢!不缺錢!不缺錢!

我一個朋友做職業教育租了3個門面加一層2樓,加在一起差不多500平方,一個月給他3萬多鋪租,朋友一次簽了3年合同,生意還不錯在當地小有名氣。

3年過了他去找房東續約,房東告訴他一個禮拜搬走!不租了。。

朋友一聽急了..就說你怎麼說不租就不租了呢?怎麼不提前給我說一聲?

房東說自己親戚要來做餐飲,準備租給自己人做。

朋友無奈趕緊匆匆找房子。

他告訴我說這房東太不近人情了,逢年過節每少送東西,他兒子女兒還在我這裡免費學電腦..瑪德現在居然趕我走.當時很氣憤!

後來朋友搬走了,而那幾個鋪子並沒有租出去。

而是把原來的幾個門面用來停車。

朋友感嘆有錢人真特麼的任性!

生活中很多房東真是不缺錢,很多人覺得房子租不出去他們應該很著急.

其實他們一點也不急.鋪子租不租無所謂反正有還有別的產業..還有錢.


草根大熊

說一個我們這個六七線小城市的一個五層樓大商場的故事。

應該是2009年那會吧,洛陽市的一個連鎖商場租下了整個商場,具體籤的合同多少年的,誰也不知道。

但是在2012年突然全部搬走,所有商家全部撤出,只留下了一個空殼子商場。

然後呢,到今天為止,再也沒有租出去,一直空置著,大門上也365天貼著“出租”的廣告牌,然而沒什麼卵用。

具體原因很簡單:

商場的房東是一家做飲料的大公司,在商場經營2年之後,大概是房東認準了商戶不會搬走,畢竟已經花了很多錢在商場裝修上,在房東看來,商戶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了

然後開始年年漲房租,漲的幅度越來越大,2012年,沒談妥,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商戶不幹了,直接撤走了。

房東傻眼了,尋思店內裝修都還在,再租出去不是很容易,可結果呢,引來的租戶,一打聽之前發生事,都立馬拒絕了,誰敢和這樣的房東打交道,還是敬鬼神而遠之吧。

於是,就留下了一個空殼子,六年了,再也沒有人關注過那個曾經擁有過的輝煌了。

偶爾來一個老年保健品展銷會,在一樓大廳中騙騙老年人,也就如此了!

便宜你也租不出去了,誰也不想花費偌大的精力入駐裝修後,再淪為別人眼中的魚肉。

(配圖與原商場無關)


小屏窺人生

為什麼奶農寧肯把牛奶倒掉,也不低價賣給市民呢?

為什麼菜農寧肯低價把蔬菜爛在地裡,也不肯白白送給別人呢?

古代的教科書曾經告訴過我們答案,但是並不全面,所以這裡我們更全面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實體店,也就是商鋪,購買者一方面是為了出租獲利,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出售獲利,真正購買了商鋪自己來經營的反而是極少數。


往前二十年,商鋪的回報率是相當驚人的,於是有了一鋪養三代的說法。曾經三四十萬元購買的商鋪,到現在一年租金十來萬元的情況並不罕見。雖然有通貨膨脹的因素在裡面,但是好位置的商鋪,在早年間投資價值確實極高。


如今商鋪價格高昂,年回報率極低,如果貸款的話,實際收益連2%都達不到。

商鋪房東之所以寧肯閒置也不願意便宜出租,有如下四種原因:

1、攀比心理,看著周邊商鋪租出高價,同樣希望有類似價格或出更高租金的租戶;

2、看不上短期低收益,寧肯以時間換收益,坐等出高價的人;

3、現實考慮,一旦低價租出,今後上漲空間有限,哪怕每年10%的漲幅也很難漲到周邊正常水平;

4、與租金相比,房主更看重出售後的回報,所以更多在物色買主。


實事求是的說,當前商鋪已經屬於產能過剩。不斷增加的樓盤,周邊都會新增很多商鋪。過剩的現狀,加上網購衝擊,未來商鋪的回報率還會持續降低。


租戶賺不出房租和人工費用,再好的商鋪也要放棄,這才是商鋪經濟的核心所在。



財智成功


門面房是一種特殊商品,房價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價格往往比較高,特別是經過2016年10月後,房地產價格上升為最高房價的時期。

第一,國家多個部門的限價政策抑制房價繼續上漲發揮了作用。房價這之後近2年房價在上升與下降有限的行情盤整。房地產價格沒有繼續上漲,其結果是持有門面房的房屋所有者,沒有應受到房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如果是2016年10月後買入的房產投資者,沒有在房價上,得到增值。

第二,例如在省會級城市門面房房價一般在每平方米4萬元左右,100萬元只能買到25平方米。作為門面房從資金投資100萬元,按照年12%計息,就是12萬元,加上房子折舊與再次出租銜接時間還有房子維修等因素的考量,25平方米的門面房每月房屋租金就要1萬元,否則就會虧本。不像以前房價增值因素的支撐,門面房投資者預期收益只能靠房租來支撐了,因為房價再次上漲動力不足,是客觀事實。

第三,國家經濟轉型以及對環境保護的要求,社會平均工資下降以及通貨膨脹因素的雙重影響。門面房投資者,非常看重房子租賃的重要性,許多也是生活開支的重要部分。

總之,上述因素是門面房價格資金投資回報率與房子增值預期上升空間有限的綜合考慮的結果。


時剛軍

這個問題提出來後。我仔細回想留意了一下。我居住在一個縣級市。雖然是個縣級市。在全國也是排在前100的。消費水平也算可以的。沿街確實有好多門市是關著門。打著出租廣告的。仔細回想一下。有的好像有一兩年是一直關著門的。而且還會經常收到出售商鋪的電話。好像商鋪門市也不好出售了。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我分析有以下幾種原因。1.現在的門市商鋪太多了。確實供大於求,就是價格低也沒人租。只有閒著了。我們這裡近幾年確實增加了好多集中的市場。一個縣級市。哪有那麼大的消費和需求。2.生意確實不好做了。網上銷售的衝擊。加上這幾年的經濟低迷。消費都精打細算了。花錢仔細了。利潤降低了。所以店鋪租金是做生意的一個大成本。租金高的話。確實租不出去。3.好多店鋪都是個人的。這些人手頭比較富裕。對於租金的收入。不是特別在意。在著也不願意從自己店鋪開始降價。怕破壞行規。我覺得主要就這幾點。還有別的原因。望大家補充。


忙中偷閒66

為什麼好多實體店門市 寧願空置也不便宜 出租?這句話一看,你就是門外漢!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錢,因為利益!
有錢賺 ,為什麼不出租?就是因為沒錢賺,才不出租的。先把你的問題分開說:實體店為什麼閒置!兩種情況,一個實體店是租來的,還給房東。房東沒有找到更好的租房房客,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所以一直閒置~寧可房間空著也不租…
第二: 實體店鋪是自己的,不用繳納房租!但是實體店沒有賺到自己應得的利潤,所以不開了。想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項目,賺更多的錢!再等待和尋找機會,項目中~所以也會 出現一段時間的空置房子~


項目沒找好 ,又進行了裝修。那就很浪費的
~又傷感情 又傷錢~但是把房子便宜出租 ,有可能會毀壞裡面的設施和影響自己的整體形象 ~以後就租不了更高的價格…


強強206761184

實體店難做,租金不肯降,死撐著,就像開發商,房子不降價,有實力挺著,再說商鋪投資者有錢或有權,也不是銀行貸款,我對門房東就有多套房,不出租,空著,杭州本地人經濟實用房,十年前20萬,現在200萬賣了,他是不差錢的人。在乎那點租金。2012年下沙集體土地建的單身公寓租金500元/月,現在可以租1500元/月,感覺租房的人多了。


錢江源垂直財經

我總結有3大原因。

1,像股票一樣,為什麼虧10%的時候你不賣出去?非要被套牢的道理一樣!商鋪便宜一點租出去沒問題的,但一開始就便宜20%以上,很多人不肯,然後等著等著,越等越便宜,更不想便宜租出去了,現在很多店鋪已經是賣不出,租不出,拿在手裡方便在銀行貸款而已,已經是一個金融工具。

2,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經濟低迷,實體店不賺錢,就算免你半年租金,很多商人也不願投資,因為對於開店鋪的總投入來計算,租金只是佔一小部份,經濟不景氣,很多人不願冒風險了。

3,需求少,但房地產越起越多,店鋪越來越多。

這樣造成空鋪暴增的3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