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的倍數越高,代表這款防晒很好嗎?

雲霄情歌-smile

當然不是了


評判一款防曬霜是不是真的好用,有很多個標準。比如在使用感上面:上臉會不會黏膩泛白、水潤度滋潤度是否足夠、質地是不是輕薄上臉無壓力。在防曬度數上面:SPF值(也就是題目中的防曬倍數)、PA指數等等。在成分上面:是否含有酒精、屬於化學防曬還是物理防曬、有沒有添加一些護膚成分。這些都是評判防曬霜的標準。

下面我來大概的介紹一下有關SPF和PA指數的細節,在選擇防曬霜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

紫外線分為UVA和UVB兩種,UVA是皮膚老化、曬黑的元兇,而UVB是曬紅曬傷的元兇。SPF指數就是專門對抗UVB的,那麼相對應的PA值專門對抗UVA。

SPF值越大,防曬霜的有效防曬時間就會越長。所以如果長時間待在戶外的話,一定要每隔兩小時就補塗一次防曬霜,這樣才能達到持續防曬的效果。PA指數是代表抑制UVA造成肌膚衰老,膠原蛋白流失的能力,加號越多代表防禦能力越強。

所以在選擇防曬霜的時候不能只注重spf值,PA指數也同樣的重要。

再提一下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種方式的區別,同樣為選擇提供參考:

物理防曬是利用防曬粒子,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用來達到抵禦紫外線的功效。因為是在皮膚表面形成的一層保護膜,所以不會進入皮膚深層,對皮膚造成的負擔、傷害也比較小。化學防曬是通過一些化學成分與皮膚細胞相結合,在皮膚受損之前,先將會傷害到皮膚的紫外線中的成分吸收掉,從而達到防曬的目的。

兩種防曬方式相比較:物理防曬質地會比較厚重一些,但是上文中也提到了對皮膚的傷害更小一點,所以也更適合敏感肌,但是需要專門的卸妝。而化學防曬質地會很輕薄,防護能力也比較強,特別是在度假旅行的時候很適合用化學防曬。

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小知識希望能給大家選擇防曬霜的時候提供幫助~


美妝豬豬俠

【小瑋菌菌】防曬的倍數越高,代表這款防曬很好嗎?

首先,大家得先拋開幾個誤區,就是防曬值越高代表防曬越好,或者代表防曬霜質量越高。一定要把防曬值的高低跟防曬霜質量的好壞區分開!

其次,防曬霜的防曬值分為兩種,一種是SPF值,一個是PA值,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倆是幹嘛的。。。所以我先來科普一下,防曬霜到底都防什麼東西?

太陽光中紫外線會對肌膚造成損傷,而防曬霜就是防紫外線的,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線隔離開來!

紫外線分為UVA和UVB兩種,UVA的波長較長,而UVB波長較短。陽光穿透地球大氣層,其中的很大一部分UVB被大氣層阻攔住了,但UVA比UVB的穿透能力強,因而紫外線中90%以上是UVA。而UVB甚至不易透過玻璃!UVB能到達皮膚表皮層,UVB的傷害和防護已經得到徹底的研究,它可以使皮膚在短時間內曬傷、曬紅(對一般人來說是15分鐘左右)。

UVA才是讓肌膚變黑變老的真兇,它藉著波長比較長,穿透能力強的本領,可以穿透皮膚表層,深入真皮以下組織,可以破壞膠原蛋白,彈性纖維組織等皮膚內部的微細結構,產生皺紋和幼紋,令皮膚鬆弛衰老。這在醫學上稱之為光致老化。同時,它能使皮膚裡結合水的透明質酸含量減少,令皮膚乾燥,加速黑色素形成,使膚色變黑,同時也是引起皮膚癌的重要原因。

然後回到SPF和PA是什麼的問題上!SPF值是指防曬霜防護UVB的能力,也就是防止皮膚曬紅曬傷的能力。一般地說,人的皮膚在陽光直射下被曬紅的時間是15分鐘左右,而SPF1就是能防護人肌膚15分鐘內不被曬紅曬傷!如果一瓶防曬乳的SPF值為30,那麼它對皮膚的保護時間就是15×30=450分鐘(7.5小時)左右。

而PA值表示防曬霜對UVA的防護能力,也就是防止肌膚曬黑、光老化的能力。一個+可以保護肌膚4個小時內不受到UVA的侵害,兩個+是8個小時。
PA+ 大約4小時
PA++ 大約8小時
PA+++ 超強防護

普通市面上的防曬霜都是對UVB的防護做的很好,而防護UVA的防護難度更大,因為其穿透力強,儘量選擇高PA值的防曬產品,至少PA++,PA+++及以上更好。


小瑋菌菌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防曬,隨著夏季的來臨,又有好些有關防曬的名詞成為話題,我們就會想,是不是防曬的倍數越高,代表這款防曬很好呢?


開門見山告訴大家,當然不是!

防曬倍數並不是越高越好,防曬倍數越高,防曬力度越大。高倍數的防曬霜質地濃稠,濃度很高,同時對皮膚的刺激也越大。即使是高倍數的防曬也是有時效性,過了防曬的時效後再高的防曬倍數也是無效的。



那什麼是防曬倍數,一般來說防曬倍數分為SPF及PA,在挑選防曬霜的時候一定要學會了解兩者。 所謂SPF(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即防曬指數。SPF是防止UVB傷害的防曬效果,也就是防曬霜的防曬力度,SPF的指數越高,防曬時間越長,如SPF35是指35倍的防曬強度,假設一個人在沒有抹防曬霜的情況下曬35分鐘皮膚開始出現紅斑,那麼抹上SPF35的防曬霜後,可保證她在35分鐘×35分鐘後才會曬傷皮膚,這裡“35”是倍數,一個倍數為35分鐘。

PA指的是防止UVA到何種程度,通俗的來說PA是防曬黑的效果,分為三級,PA+、PA++、PA+++。+越多,防曬效果越好。 現在大家知道防曬倍數了吧!防曬霜在吸收紫外線的同時,對皮膚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紫外線吸收劑過量,還會成為皮膚的負擔,那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倍數呢?


首先,要根據你的工作場所、時間及陽光的強度來決定。如果你的工作在室內,接觸陽光不多,用SPF15~SPF20的防曬產品就可以了;如果長時間在外奔波或者節假日外出旅遊,可用SPF30以上的產品;假如到海濱浴場或者熱帶地區旅遊,建議選擇選擇SPF50以上的防曬品了。

此外,選擇防曬霜還應視膚色而定。膚色白皙者最好選用SPF超過30的防曬品,防止斑點的產生;皮膚較健康者,平日用SPF15的防曬霜就足夠了。值得大家注意的還有防曬霜不是立即抹上就有效果的,至少要出門前半個小時抹上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因為防曬霜需要被皮膚吸收才能起到防曬的作用,我們最好也隨身攜帶防曬霜,出汗比較多的時候還要加塗哦。


李喵喵SegaLee

小白經常會誤以為防曬霜上面的兩個數值,SPF、PA越高越高防曬越好,其實並不是。

SPF代表的是對於UVB的防禦,皮膚遮擋紫外線的時間倍數,假設你的皮膚在太陽照射下10分鐘後出現紅斑,則spf30算出:10*30=300分鐘,代表這款防曬可以保護你300分鐘內不起紅斑。

pa代表的是對於UVA的防禦,延緩皮膚曬黑的時間倍數,+號越多可防禦時間越長

(pa++是日系防曬標識,歐系防曬:UVA ★★”,美系防曬:“broad spectrum”或者“ExtraUVAProtection”” )

綜合來說,兩者指數延緩你曬黑曬紅的時間,所以補塗防曬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指數越高越好嗎?

一般來說防曬指數越高對皮膚的負擔越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根據不同場景選擇防曬指數。如果僅僅是平時上下班上學,室內時間比較長,spf15-30,pa++已經可以滿足了。

除了看防曬霜的指數,還需要看防曬霜的配方,區分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適合自己膚質的才是最好的。

物理防曬劑:一般含有二氧化鈦,氧化鋅這兩種成分的都為物理防曬劑,物理防曬比較適合敏感肌,缺點呢是普遍泛白,比較厚重。代表防曬有雅漾自然防曬霜

化學防曬:甲氧基肉桂酸辛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等

(化學防曬的種類很多,只要看到名字很長標記防曬的都是)化學防曬比較適合油性皮膚,更加清爽一些,缺點呢相對物理防曬對皮膚有一些刺激。代表防曬有:碧柔藍瓶

物化防曬:目前很多品牌都喜歡物理+化學防曬劑結合,這樣的搭配選擇面更廣,達到更好的防曬又能提升膚感~代表有藍小花


喵兔美妝手記

選購防曬產品時你最關注的是什麼?防曬度數?防曬度數越高越好?

哈哈哈哈。


為了搶佔市場,品牌們都在包裝自己的防曬指數上了,記得曼秀雷敦很嚇人的,一口氣出了SPF130!

如果按這個理解選擇SPF100的防曬產品豈不就可以維持一整天?事實上,使用SPF30至50的防曬產品已可阻隔約97%至98%的UVB,而SPF100則只可阻擋99%的UVB,效能沒有太大分別。若屬於一般膚質,日常使用SPF20至30,PA++的防曬產品已很理想。

所以這個藥監局還是哪裡的官方出了批文限制以後,國內商場即便是到現在,在售的防曬品最高SPF都是30。如果你在哪裡見到防曬品是SPF30以上的,那麼不好意思,這個產品絕對不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入內陸的,一般是在港澳或者境外售賣的產品。

所以說這麼一個歷史事件只是為了說一個觀點:防曬度數高不是一切。


好的防曬霜,最重要的是它的成分。

不同的防曬成分不但影響其功能性,也可配合不同膚質的需要。此外,學懂看產品上的防曬標籤,也可以令你在選購時更得心應手。


哪些防曬成分可預防UVA?

紫外線分為 UVA、UVB 及 UVC 三種,而大部分 UVC 都會被臭氧層阻隔,不會對皮膚構成影響。UVA的穿透力極強,能深入皮膚真皮層,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的自由基,從而引致色斑、皺紋,加快皮膚老化速度。而中波長的UVB和短波長的UVC則會直接傷害DNA,UVB產生的熱能可以即時曬傷皮膚,令黑色素細胞增加,亦是致癌的主要原因。

因此UVA和UVB都需要好好抵禦,市面上所有防曬霜都能抵禦UVB,但產品是否有效抵禦UVA,從成分表中也可瞭解得到

注意以下這些成分:Ecamsule、avobenzoneoxybenzone、titanium dioxide、 sulisobenzone及zinc oxide等,都是有效抵抗UVA的防曬成分。其中Avobenzone有很好的抗UVA功能,但其光穩定性不高,經過紫外線的照射後會漸漸被分解而失去防曬效果。

不過,像露得清Neutrogena就研及出配方Helioplex®,有助隱定Avobenzone的光穩定性,讓整體防曬效果能夠長時間維持。而成分Ecamsule則由歐萊雅L’Oreal 發揚光大,其配方Mexoryl® SX獲得美國FDA專利認證,同樣提供了穩定抗UVA的功效。


除了成分外,看防曬產品上的標籤。

可第一時間讓你分清楚它們的功效。尤其是市面上所有防曬產品都能抵禦UVB,但產品是否可抵禦UVA,以下的標籤就可以幫你認清。

防曬標籤上SPF是針對UVB的防曬指數,至於針對UVA的標籤,各國有不同的指標。日本乃至亞洲方面,以PA來表示,PA++++為最高防UVA指數。延緩皮膚被曬黑的指數,通常以+、++、+++來代表,愈多+表示其防UVA功能愈好。

美國方面,產品上要有Broad Spectrum或UVA/UVB標籤,才可以同時抵禦UVA及UVB。在歐洲,防UVA指數是顯示在一個圓圈內UVA字樣下方的星星數量,五星星是最高抵禦UVA的指數。


蔡百萬

隨著時代的進步,護膚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現代人越來越注意肌膚護理,妹紙們不管陰天、晴天,出門一定會使用防曬產品。但是,很多妹紙們都誤以為防曬指數越高越好,這絕對是大錯特錯的一種思想!

總所周知,防曬指數過高,防曬效果越好,越能防止紫外線的侵害。但是,高倍防曬的產品,代表著高濃度的化學成分,對肌膚的刺激性也會比較大,很可能會給肌膚帶來嚴重的負擔,甚至傷害肌膚、引發各種肌膚問題。

因此,大家在挑選防曬產品時,一定要根據當下的需求定奪,千萬不能盲目的一支防曬霜行走天下,更不要選擇過高防曬值的產品!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日常上班或上學使用,室內紫外線較弱,妹紙們選擇SPF25--30+的防曬霜就可以了。

如果需要在室外活動的話,則可以選擇防曬值更高的產品,一般SPF40左右就足夠了。

如果是去海邊遊玩,或者其他需要長時間暴曬的情況,則建議大家選擇SPF50+的防曬霜。

p.s,室外活動時防曬霜一定要帶上,每隔三個小時補充一次,這樣才能達到防曬效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