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宋定都杭州?

宋啟珠

宋高宗選擇杭州作為南宋的首都實際上是當時的形勢使然,而在此之間的有著相似情況的東晉王朝是定都南京的,東晉王朝之後的南朝宋、齊、梁、陳也是定都南京的,那麼南宋為何不選擇南京而選擇杭州作為首都呢?

1127年,開封城破之後,徽宗、欽宗兩位皇帝被金軍擄走,大批的宋朝皇室和宗室也同時被擄走,因此擔任皇位的大任就落到了宋徽宗趙佶第九子趙構的身上。當時金軍勢頭正盛,宋軍根本不是金軍的對手,趙構率領宋軍一路難逃,剛開始定都是在南京(當時叫建業),但是金軍一路追著高宗跑,最後將高宗等趕到了海上,在溫州和台州一帶漂泊,高宗這一路上受到了驚嚇,據說高宗後來不育就是和這回受到驚嚇有關係。

也正因為此,趙構對南京不再抱有希望,因而把國都遷到了杭州。在定都杭州之前,趙構舉行了一次御前會議,在御前會議上面,群臣關於遷都問題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和爭論,張浚提出“西遷川陝”的建議,但是被高宗否定,丞相呂頤浩則認為應該把會稽作為南下的目的地。不過,在眾多建議當中,不再定都南京已經成為共識。

最終,趙構拍板選擇在杭州,杭州不僅在地理上是安全的,因為抗金前線遠在淮河一帶,離杭州有十萬八千里,杭州的富庶也是趙構所看重的因素,經歷了生死漂泊之後,趙構當然希望過一段安穩的日子。

不過,杭州作為南宋的首都一作就是一百五十年。


青年史學家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據說金主完顏亮看到柳永的這首詞後立刻對宋朝的富庶垂涎三尺,起了揮鞭南下的念頭。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要在北宋時期杭州就是天下的富庶之地,那為什麼趙構不選擇六朝故都南京呢?

1.當時的丞相李綱,提出過上中下三個定都政策,上策是定都關中,中策是定都襄陽,下策是定都南京。杭州根本不在當時的考慮之列。宋高宗根本就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從靖康之恥中還沒有緩過神的趙構是不可能聽他的,更不可能跨過長江跟金朝作戰的。

2.宋高宗看重的就是杭州有錢塘江這道天險。金人的快馬彎刀能夠在中原暢行無阻,但到了錢塘江面前就無計可施了,當然這些都是趙構自認為的。



但是當時的好多大臣都反對定都杭州,不願意偏安一隅,岳飛、韓世忠都不希望看到朝廷一心“求穩”,希望趁著金朝立足未穩,揮師北上的,當時的詩人林升寫了一首“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打不死的小馬

南方的城市中,過去的朝代定都往往更加偏好於南京,唯有南宋這個特殊的時代,選擇了定都杭州(古稱臨安)。趙構當初沒有選擇南京而選擇杭州,不是因為沒有選擇,而是因為他個人的原因。

宋朝的歷史,基本是一個屈辱的歷史。當時北宋王朝,在金人的進攻下可以說是毫無招架之力,迅速被顛覆,連北宋的兩個皇帝都被抓了,成為了階下之囚,皇族之中唯有趙構的以逃出生天。經過這麼一段事件的趙構,做事自然是畏首畏尾,便一路逃到南方,希望躲起來做個安穩皇帝。

而相比於南京,杭州有著獨特的獨特的優勢,就是錢塘江。錢塘江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擋在杭州的前面。與此同時,金人的作戰方式更加偏好於騎兵作戰,對於水上作戰並不是特別擅長,所以趙構認為只要躲到錢塘江的身後,就能擋住金兵的那種氣勢,從而在這半壁江山中好享受自己的皇帝生活。

當然,結果也大家都知道,這道天險最終還是被蒙古人給突破,南宋王朝也迎來了他的結局。不過,南宋王朝在杭州定都之後,對於杭州的歷史底蘊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現如今杭州很多地方依然能夠看到那個時代留存下來的古建築群,非常有意思。


我在寧波

看了好幾個回答,都大同小異,但是都有一個明顯的錯誤。

那就是:臨安不是南宋的都城,在南宋的官方說法中,臨安,即杭州,一直是南宋的行在,也就是臨時都城,事實上南宋150多年始終沒有正式的都城。

那麼趙構為什麼會選擇杭州作為行在呢?

1、杭州地位不輸南京

早在隋唐時期,南方地區就出現了幾個大城市,這些大城市包括揚州、益州、南京、杭州等。

因為隋唐大運河的開鑿,杭州成為運河最南端,因此獲得了飛速發展的機會。唐朝時期,杭州人口超過50萬,成為江南地區和南京等並駕齊驅的大城市。

五代十國時期,杭州是吳越國的都城,在北方打得不亦樂乎的同時,這裡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南方第一大城市。

而在南宋初期,經濟重心徹底南移,杭州成為南方經濟中心。由於經濟發達,趙構自然有選擇這裡的理由。

2、杭州更靠南更靠海,方便逃跑

趙構之所以選擇杭州而不是南京作為行在,是因為他被金軍打怕了。金軍在滅亡北宋後,就對趙構政權進行了執著的追擊,其中1129年金軍南下更是追擊趙構一路南逃到溫州。

對於趙構而言,都城的位置自然是越靠南越好,最好能夠靠近海洋,這樣金軍以來,自己就可以從海上溜號。

而杭州無疑屬於趙構鐘意的類型城市。

這樣,在長江天險還不足以阻擋金軍南下腳步時,南京自然不能成為都城首選。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Yes

說到底,還是宋高宗趙構的心裡素質太差,對金兵恐懼到了極點,自然是越遠越好。其實,趙構本來在相州即位,結果金兵渡過黃河打了過來,於是逃。在建康府(南京)即位,結果金兵又渡過長江打了過來,於是再逃。

(西湖,一個能讓人忘卻憂愁,沉湎於祥和的地方,2017.1)

金兵採取“搜山檢海抓趙構”的策略,一直窮追不捨,趙構一路南逃,一直逃到溫州海里,才躲避了追捕。據說由於長期處於恐懼、奔波的狀態,都不能正常生育了,他的接班人是宗室裡的養子。

(站在南京閱江樓上遠眺長江,2016.11)

其實,群臣的建議,他也不得不考慮,畢竟要籠絡人心,凝聚力量。這時,他的群臣分為兩撥,一撥是主張北伐,以岳飛、韓世忠為代表;一撥是主張求和,以秦檜為代表。他本人當然希望求和,祈禱金兵不要再打過來了,那種像喪家之犬、四處躲避的生活真的是夠了。萬一宋軍再吃敗仗,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趙構並不相信所謂的長江天險,畢竟之前已經有過一次血淋淋的教訓。金兵完全可以渡過,興許自己的手下還有內奸。當時的淮北之地,已經被金兵佔領,隔一個長江實在危險(紹興年間簽訂的和議在泗州城交割,也就是當今的淮河一帶,距離南京僅僅200餘里)。

南京到杭州有幾百裡的緩衝地帶,重要的是杭州有錢塘江,可以從杭州灣直接入海。一旦都城不保,可以退到海上,畢竟金兵以騎兵為主,不習水性,對於自己恰恰是轉劣勢為優勢。南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很發達,是朝廷稅收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當時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很發達。

(錢塘江,乘坐高鐵時拍攝,2017.7)

我看有評論說:定都杭州,又多了一道錢塘江風險,這明顯是一個地理小白問題。南宋御街遺蹟在今天的西湖區、上城區一帶,這裡位於錢塘江的北部,錢塘江南部的是蕭山,完全沒有屏障之說。

至於不定都南京,恐怕還有一個原因:之前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他怕自己的小朝廷也沾染這種晦氣。畢竟,古人封建迷信,也是他的心理原因。一百多年前,他的祖上滅了一個幾十年的南唐,這個王朝就是在南京。

(六朝的更替很快,也只有東晉堅挺了一百年)

至於為什麼是杭州,杭州本身也有很多優點。氣候溼潤,環境清幽,山河湖海形勝,適合養老過日子的地方。他本來的一腔熱血早已在逃跑中化為烏有,只想這輩子安安心心地活下去,至於收復中原都是浮雲。而且,杭州富庶,人口眾多,是當時的上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描述的正是以宋高宗為首的小朝廷官僚們偏安一居,醉迷紙金的生活。

再往南,就很難找到這樣優越的地方。比如當時的嶺南(兩廣、海南)大部分還是處於蠻荒狀態,適合流放。福建多山狹小,糧食難產,建都養活不了那麼多人。湖南、貴州、四川、雲南等地距離中原太遠,中央控制不足,畢竟都是當地土司豪強的天下。


(南宋時期的吳山城隍廟,2017.1)

究其根本原因:是宋高宗個人原因


慵懶國王

那麼為什麼會遷都到臨安呢?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因為當時的北宋末期在我國北方有一個強大的民族叫做女真族,女真族建立了一個政權叫金朝。金朝把趙構,(也就是南宋王朝第一個皇帝)的爸爸還有爺爺都給抓了起來,當了俘虜,趙構一看,我也打不過女真族的打金朝啊,怎麼辦呢?跑吧,往哪裡跑呢,選了好多地方,後來選擇了臨安。

一是,因為江南自古以來都是富庶之地,土地肥沃,有錢人多,可以休生養息,等到兵強馬了在回去替他爹和他爺爺報仇雪恨!可是這一等就是152年,這仇也就沒辦法報了!

二是,最主要原因,因為臨安有長江天險保護著,以當時的水平金朝還沒那麼大的實力,所以南宋選擇了臨安而不是其他地方!

但是長江天險,也沒能攔住大金王朝金兀珠的鐵騎,直到152年之後在秦檜的挑撥離間之下一代忠臣岳飛含死酒泉,南宋也就滅亡了!


半克麵包

1127年,金軍攻破大宋都城臨安,先後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

宋徽宗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僥倖逃過這一劫,於是重新定都南京應天府,繼承大宋皇位。

然而,隨著金軍不斷南下,南京也岌岌可危。趙構迫於無奈,只得於1138年將都城遷至臨安,即今日的浙江杭州。新建立起來的政權,國號仍為“宋”,歷史上稱為“南宋”。

杭州地處南方,北邊隔了一條長江,金軍鞭長莫及,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而且這裡自古就是肥沃富饒之地,就像當時流行的一句諺語說的,“蘇湖熟,天下足”。這裡的“蘇湖”即指代江浙地區。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說江浙一帶的糧食熟了,天下的糧食也就足夠了。由此可見,江浙之富饒。

另外,杭州風景如畫,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趙構身為皇帝,自然要懂得享受,所以要選一個舒適的地方居住。


芳草公子

自古偏安王朝多選取南京作為首都,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皆以南京為都。歷史上杭州作為都城,主要有五代十國時的吳越和南宋。杭州作為南宋的都城,主要有經濟和地理兩方面的原因。



經濟上,經過唐和北宋的大力發展,吳越之地到了南宋已經成了中國的經濟重心,成了繁華之地。杭州氣候溼熱,多產水稻等農作物,有力的保證了都城人口的生存問題。絲綢,陶瓷業發達,又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與海外多國互通貿易,帶動了經濟的繁榮,經濟的繁榮是成為都城的必要保證。

地理上,杭州離北方較遠,北有錢塘江阻隔,相對較為安全。當時宋金戰事正酣,金兀朮一路南下,破建康,下明州,取溫州,直至出海,“搜山檢海捉趙構”,後來經過韓世忠黃天蕩一戰,金人知宋水軍力量遠大於金朝,這才不敢輕易南渡過江。建康離金宋的邊界淮河流域太近,在當時的形勢下,建康作為首都並不安全,所以趙構才選取了杭州。


黃先生—歷史頑主

這麼多回答沒有確切的說法,真是悲哀!首先明確南宋首都依然是汴梁。建康,臨安,紹興都是行在。趙構被追到東海之後,金軍卻意外撤兵。趙構回馬越州,改名紹興,意圖東山再起。那為何他最後又迷戀上西湖歌舞呢?杭州又怎麼成為南宋事實上的首都呢?原因之一是杭州容易逃,原因之二是杭州在吳越王苦心經營幾十年後城市繁榮,卻自唐代,十國,北宋均未發生戰爭,杭州是北宋時南方最繁華的地方。所以趙構就這坪開心地做起了吳越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