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三姑的傳說(民間故事)

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村,原來有兩座廟宇,一座在老槐樹以南,人們習慣叫做南頭廟,一座在老槐樹以北,大家都叫北頭廟,南頭廟是東嶽大帝的行宮,供奉的是東嶽大帝、觀音菩薩和碧霞仙子。北頭廟供奉的是安三姑。對東嶽大帝是何方神聖,大家都熟悉,對安三姑是哪路神仙,知道的人卻不多。

相傳清朝時候,在博興縣的安家莊(現在叫安柴村)住著一戶安姓人家,世代打鐵為生,人們都叫他安鐵匠,他膝下無子,只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叫安大姑,二女兒叫安二姑,三女兒叫安三姑,三個女兒都長得如花似玉,又非常孝順,父母以她們三個女兒而感到驕傲,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生活幸福。

幾年後,大女兒和二女兒分別出嫁,只剩下三女兒和安鐵匠老兩口生活在一起,父母打鐵,女兒繡花種菜,生活的也無憂無慮。

這一年七月初一,地裡的玉米開始開花吐穗,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天有不測風雲,突降大雨,一下就是十幾天,大水淹沒了地裡的莊稼,沖毀了農家房舍,淹死了家畜家禽,人們都躲到高處才倖免於難。

終於天晴了,人們盼望著地裡的水快點兒下去,好再種上小麥。眼看著秋分到了,地裡的水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上升。

俗話說,種小麥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小麥正宜時,一旦過了播種的季節,小麥種不上,來年春天,人們怎麼度過!但是,大水卻始終不見下跌,這下可急壞了麻大湖這一帶人。

有一天,一位老大爺早上起來拾糞,來到灣頭老槐樹下,看到一個白鬍子老頭坐在那裡,拾糞的老大爺走過去問:“老哥,你怎麼啦,這麼早怎麼會在這裡?”

白鬍子老頭說:“我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了,餓得實在走不動了,在這裡歇息歇息。”

拾糞的老大爺聽了,從懷裡拿出一個窩窩頭,遞給白鬍子老頭說:“我這裡有個窩窩頭,是今天一天的口糧,送給你吧!”

白鬍子老頭接過窩窩頭,看了看了老大爺說:“大兄弟,你送給我吃了,今天你吃什麼?”

拾糞的老頭說:“放心吧,傍晚我就回家了,餓一天不要緊。唉,就是這大水下不去,小麥種不上,來年春天人們可就遭罪了?”

白鬍子老頭聽了說:“在這麻大湖裡,有一條黑色蛟龍,它住在麻大湖的中心最深的地方,你們只要打造一頭一千金重的鐵牛,堵住黑蛟龍的洞口,大水很快就會下去,耽誤不了種小麥。”

拾糞的老頭聽了,非常高興,連忙作揖致謝,當他站起來的時候,白鬍子老頭早已不知去向。

拾糞的老頭知道是自己遇到了神仙,糞也不拾了,連忙揹著糞筐回家,召集村裡的老年人,把自己的奇遇告訴了他們。

大家聽了半信半疑,有的說:“可能是老槐樹仙靈,來解救這一方百姓吧。”

也有的懷疑,說是老頭撒謊欺騙大家。

經過大家商議,還是採納了這個意見,打造鐵牛的任務就落在了安鐵匠身上。

大家把自己家裡的鐵,都拿到安鐵匠家裡,安鐵匠開始生火開工。

安鐵匠的妻子拉著風箱,安鐵匠手拿著鐵錘,大鉗子站在爐火旁,安三姑把老鄉們送來的廢鐵,一塊一塊的撿起來,放進火爐裡面。餓了,他們就在火爐上烤上玉米餅子,一邊吃,一邊幹活。

安鐵匠夫婦熱的滿頭大汗,也不敢怠慢。安三姑看到了,拿起毛巾,為父母擦去臉上的汗水。就這樣,經過七天七夜,大鐵牛終於打造成功。

大家齊心合力,把大鐵牛抬到小船上,來到了麻大湖中間,把大鐵牛放到了黑蛟龍的洞口上。

奇蹟出現了,一會功夫,麻大湖裡的水開始下跌,陸地開始慢慢地漏出來,中午的時候,大水落下去了。這一天,正是秋分。

第二天,人們開始整地播種,第二年,小麥獲得了大豐收。

連續幾年,麻大湖一帶風調雨順,莊稼連年豐收,人們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戶戶有餘糧。

又過了幾年,麻大湖一帶出現了一件怪事,地裡的玉米棵,每天夜裡不知道被什麼無緣無故吃掉很多,人們派人日夜守護,也無濟於事。大家只好到老槐樹前禱告,請求神靈保佑。

這天夜裡,大家都做了一個相同的夢,夢見一個白鬍子老頭對大家說:“前些年,那隻大鐵牛壓住了黑蛟龍,黑蛟龍死了,那隻大鐵牛由於吸取日月之精華,成了牛精,吃莊稼的就是那隻大鐵牛,只有把大鐵牛放進爐火中冶煉融化,才會保住老百姓的莊稼。”

人們把這件事告訴了縣令,縣令派人把鐵牛挖了出來,用鐵鏈鎖起來,找來幾個鐵匠,支起爐火,把鐵牛放在裡面,開始冶煉。

經過七天七夜,大家打開爐口一看,那鐵牛紋絲沒動,縣令看到後大怒,把幾個鐵匠全部殺死。又重新找來幾個鐵匠開始冶煉,縣令下了死命令:經過七天七夜,鐵牛再不融化,也把他們全部殺死。這幾個裡面,就有安三姑的父親安鐵匠。

鐵匠們哪敢怠慢,日日夜夜把爐火燒的旺旺的,誰也不敢休息。安三姑每天早午晚,三時送飯,吃飯的時候,安三姑就替父親往爐堂里加柴添煤,讓父親休息吃飯。

轉眼七天的期限到了,這一天傍晚,安三姑照常去給父親送飯,父親剛要吃飯,縣令親自帶著幾個衙役來到了現場,縣令打開爐口看了看,大鐵牛仍然是完好無損,縣令勃然大怒,命令衙役把所有的鐵匠捆綁起來斬首。

安三姑來到火爐旁邊,沿著爐口往裡一看,看到鐵牛果然完好無損,她拿起一塊長木棍,想敲打一下大鐵牛,沒想到,她的一支銀簪正好掛在了木棍上,掉進了爐膛內,這時,奇蹟出現了,就看到鐵牛的一隻角慢慢的融化了,安三姑看了喜出望外,立即把另一隻銀簪扔進了爐膛內,鐵牛的另一隻角也慢慢的融化了。

就在這時,縣令下令,把所有鐵匠全部殺死,衙役們答應一聲,推著大家往外走。

安三姑看了,大喝一聲:“慢著,鐵牛很快就會融化,你們放了我父親和大家。”

縣令哪裡肯相信,還是命令衙役推著鐵匠往外走,安三姑大喊一聲:“爸爸,我來了。”

就在大家轉過身的同時,安三姑一頭扎進了爐膛內。

“孩子——”“三姑——”鐵江門掙脫了衙役的手,跑到火爐旁,看到爐膛內熊熊烈火,大鐵牛和三姑一塊,慢慢的都融化在裡面。

縣令看到後,把鐵匠全部放了,回到縣衙,立即寫了奏章上報朝廷。

皇帝下令,進行嘉獎,人們為了感謝安三姑,分別在安家莊和灣頭老槐樹以北蓋了三姑廟,並找來能工巧匠,用上好的木料,雕刻了三姑像,放在裡面。

又過了幾年,麻大湖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旱災,麻大湖乾的底朝天,湖裡的魚蝦都乾死了,地裡的玉米苗蜷縮著葉子,像大針似的有氣無力地站在那裡。

大家都非常著急,便召集起來,向老天爺求雨。

大家跪在老槐樹前,燒香燎紙,不停地磕頭作揖,請求老天下雨。

可是,幾天來,烈日炎炎,天上一絲雲也沒有。這一天早上,人們又聚集在老槐樹前磕頭,突然,從老槐樹上飄落下一根黃色的紙條,人們撿起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要想天下雨,趕快去求安三姑,她是玉皇大帝的乾女兒。

大家看了,連忙來到三姑廟,恭恭敬敬的抬出三姑雕像,給她戴上鳳冠,披上霞帔,放在轎內,由幾個年輕的小夥子抬著,圍著湖區村莊祈雨,所到村莊,大家都恭恭敬敬的跪地迎接,並擺上供品祭祀。

求雨儀式完成後,又把三姑像恭恭敬敬的放到了三姑廟裡,剛放好三姑像,大雨傾盆而下。湖裡的水滿了,壕溝裡的水也滿了,不知道哪裡來的魚蝦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地裡的莊稼,咕咚咕咚喝了個夠,伸展開葉子生長。

從此後,安三姑的名氣越來越大,求財的,求子的,婚配的,都來三姑廟裡祈禱,有求必應,從此,三姑廟香火經久不衰,很多地方為此也建起了三姑廟。安三姑成了麻大湖一帶家家戶戶的保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