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庄子:帝王的胸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润物细无声

我读庄子:帝王的胸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润物细无声

什么样的人堪称领导人?

一个反应敏捷身体健康,世事透彻胸襟开阔,还好学不倦的人应该算是我们这个社会中超级能干非常精英的人,只能沾到一点贤人的边,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领导者。

这个人的存在是因为他能力很强的表现,是一个有用的东西,这就不太符合道家的标准,连儒家所说的“君子不器”也达不到,你只是一个好用的工具而已,跟你的影响力可能并没有什么正面的联系,是一种所谓的公仆,被人用死为止,因为大家觉得很好用。

领导很能干,自然下面的人就可以偷懒,而且就算你不偷懒,一个很能干的领导还是让人压力山大。就像老虎,山中之王,皮毛很漂亮骨头还可以做药,所以就有人想方设法来干掉你,猴子很能干、狗很能干,就把你栓起来玩点猴戏,看个门什么的。

这可不是道家的帝王本色。道家的法门,就是你要让人好起来,让大家受益,不会让对方察觉是你让他好起来,反而觉得是自己的努力而达成目标,道家叫“为而不恃”,从手法上讲,道家就是让你自己好起来,这个过程没有别的什么可以帮到你,你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导者,你自己不愿意起来,道家也没有办法,什么家也没有办法。

佛家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其实道家也是并不是要让谁好起来得到度化,重要的是先要自觉,你愿意渡过这条河才会有这座桥、这条船。没有自觉,就算是千万条船在你面前也等于没有。道家,甚至佛家,不会在你渡过这条河以后跑出来说这条船是我给你准备的,不会。

道家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想让人知道他做了什么,他要你自己爱你自己,自己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自己去动手建设,最终的成果也是你自己感觉开心,与旁人无关,他是一种其他人不太清楚的存在方式,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存在方式,最终是要你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走向自己想要去的方向,就像我们现在这种还没有开悟的人,以为自己发财或者在某方面有所成就,虽然看上去来自自身的努力,可是跟这些领导者们营造出的环境也是很有关系,关键在自己。

这些没有让人觉察到的领导者只是提供了一个环境、一种土壤而已,入世的圣人也许在这个世界中显出的外相就是能够让我们安居乐业的国家主席总统或者部落酋长、企业家之类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能支持别人做他想做的人、想做的事,可能自己想做的事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所以,领导者并不要让人感觉是你在支持他,领导者不会有救世主、恩人、贵人这样的情结,别人也不会感觉到,只是觉得自己变好了,道家在这个故事中的厉害角色就是用了“无名”这个象征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