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一生行善,不做這3件事,後來活了113歲

抗戰老兵,是指在抗日戰爭期間參與到抗日戰爭裡的士兵,包括作戰於國內正面戰場的士兵和赴緬遠征軍等。他們是當今中國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大多年老體邁,生活十分困苦。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當年浴血沙場的戰士如今在世的已不足萬人,每一天幾乎都有10名左右抗戰老兵抱憾而去,這個群體值得我們大家關注。

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一生行善,不做這3件事,後來活了113歲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抗戰老兵,這位抗戰老兵叫做付心德,被譽為中國“抗戰老兵活化石”。

付心德,1900年出生於雲南龍陵縣,祖籍河南項城,其父母都是莊稼人,家裡弟兄五個,他排行老二。付心德幼年讀過幾年私塾,後來到山東濟南英國基督教傳教士開的學校裡免費學習醫學知識,這為他日後成為一名軍醫做下了鋪墊。

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一生行善,不做這3件事,後來活了113歲

1928年5月,日軍在濟南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五三慘案”。他們將交涉員蔡公時割去耳鼻,然後槍殺,將交涉署職員全部殺害,並進攻國民革命軍駐地、在濟南城內肆意焚掠屠殺。此案中中國民眾被焚殺死亡者,達一萬七千餘人,受傷者二千餘人,被俘者五千餘人。

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一生行善,不做這3件事,後來活了113歲

當時身在濟南的付心德親眼目睹了日軍的暴行,這深深刺痛了他的內心,也改變了他“行醫救人”的想法。他和同學們普遍認為“先救國”,才能“救民於疾病傷痛”。於是,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投筆從戎。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穿上軍裝的付心德作為一名軍醫,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重大戰役,許多身負重傷的士兵在他手裡重獲新生。

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一生行善,不做這3件事,後來活了113歲

後來,付心德在陳明仁任軍長的71軍87師259團當少校軍醫官,參與了中國遠征軍的滇西大反攻和圍攻松山。

抗戰結束之後緊接著而來的是解放戰爭,作為一名國民黨軍官,付心德經歷了8年的全面抗戰,深深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他和很多國軍兄弟一樣,九死一生,身心俱疲,非常厭戰,不想再從軍打內戰,就脫下軍裝在家鄉雲南龍陵縣隱居起來。

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一生行善,不做這3件事,後來活了113歲

解甲歸田之後,付心德認識了龍陵當地的一個姑娘李竹芝。他們一見鍾情,雖年齡相差20歲,李竹芝還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這位抗戰英雄。婚後,他們育有六男一女。

付心德一生行善,在世時,始終堅持三不原則:不吃肉、不喝酒、不宴請,過著恬淡知足的田園生活,所以,他十分長壽,2013年以113歲的高齡辭世,橫跨3個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