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裡面的附子是什麼,藥性如何?

二十世紀春申君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剛採摘出的生品中含有毒性很強的雙酯類生物鹼,炮製加工後,其毒性降低(毒性最強的雙酯類生物鹼水解,得到毒性較低的胺醇類鹼),其水解越充分,毒性越低,因此,我們來了解一下附子的幾種加工劑型,便可以判斷其毒性大小。

附子常見加工品有三種:①鹽附子②黑順片③白附片。

①鹽附子是生品直接浸入食用膽巴水中,加食鹽,浸泡並每日取出晾曬,如此反覆,直至表面出現大量鹽霜。

②黑順片是生品浸入食用膽巴水,煮至透心,取出水漂染色後蒸到出現油麵,烘乾即成黑順片。

③白附片,同黑順片處理方法類似,只是蒸後以硫磺燻,並曬乾。所以可以看出,炮製後的黑順片,白附片因水解更充分,毒性要小於鹽附子。

再提醒一點,近幾年附子飲片及一些製劑(像附子理中丸)有不良反應的報道,中藥的肝腎毒性也是我們藥師要關注的問題,在應用中,告知患者常用量3~6g,最多不超過15g,如有不適,立即就醫,並避免長期使用。

最後,希望我們的傳統中藥更加規範合理的使用,既能治病救人,又能避免不良反應。


藥事健康

附子八物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

【組成】

附子 乾薑 芍藥 茯苓 人參 甘草 桂心各三兩 白朮四兩(一方去桂,用乾地黃二兩)

【用法】

以水煮取三升,每日三服。

【功用】

散寒祛溼,溫經止痛。

【主治】

歷節風,四肢關節疼痛,如槌鍛不可忍。

【方解】

平素元氣不足,寒溼之邪乘虛客之,留滯經絡、骨節,故見關節疼痛不可忍。治宜散寒祛溼,溫經通痺為主,兼以益氣扶正。本方由《傷寒論》治寒溼痺痛之附子湯加味而成。方用附子辛熱,通十二經脈,散寒祛溼,溫經止痛,為君藥。寒溼易傷陽氣,故配以溫經助陽散寒之桂心、乾薑以成其功;配健脾燥溼之白朮,則益增溫散寒溼之效;更以人參大補元氣,俾氣旺則能鼓邪外出,所謂“祛邪先扶正,正旺邪自去”;芍藥通血脈,止疼痛,與甘草同用,尤能舒緩攣急而止痛;甘草調和諸藥,並可解附子之毒。諸藥合用,俾寒溼得除,元氣得復,經脈通達,則歷節疼痛之證可解。

【加減】

腎陽虛甚,腰膝酸冷無力者,可酌加淫羊藿、杜仲、牛膝、川斷、狗脊等補腎強腰壯膝。

附子八物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

【組成】

附子 乾薑 芍藥 茯苓 人參 甘草 桂心各三兩 白朮四兩(一方去桂,用乾地黃二兩)

【用法】

以水煮取三升,每日三服。

【功用】

散寒祛溼,溫經止痛。

【主治】

歷節風,四肢關節疼痛,如槌鍛不可忍。

【方解】

平素元氣不足,寒溼之邪乘虛客之,留滯經絡、骨節,故見關節疼痛不可忍。治宜散寒祛溼,溫經通痺為主,兼以益氣扶正。本方由《傷寒論》治寒溼痺痛之附子湯加味而成。方用附子辛熱,通十二經脈,散寒祛溼,溫經止痛,為君藥。寒溼易傷陽氣,故配以溫經助陽散寒之桂心、乾薑以成其功;配健脾燥溼之白朮,則益增溫散寒溼之效;更以人參大補元氣,俾氣旺則能鼓邪外出,所謂“祛邪先扶正,正旺邪自去”;芍藥通血脈,止疼痛,與甘草同用,尤能舒緩攣急而止痛;甘草調和諸藥,並可解附子之毒。諸藥合用,俾寒溼得除,元氣得復,經脈通達,則歷節疼痛之證可解。

【加減】

腎陽虛甚,腰膝酸冷無力者,可酌加淫羊藿、杜仲、牛膝、川斷、狗脊等補腎強腰壯膝。

【注意事項】

孕婦慎...... (只能複製500個以內的文字)。


康復匯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側根(子根)。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泥附子、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之分。

其味辛、甘,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如下:

1、補火助陽:適用於陽虛諸症。如:

腎陽不足,性寒肢冷,腰痛陽痿;

脾腎陽虛,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

陽氣不足,氣化不利,水腫小便不利;

心陽虛衰,心悸氣短,胸痺心痛。

2、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溼痺;婦女感寒痛經等

內服:煎湯,3~9g,回陽救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內服宜制用,久煎。

外用:研末調敷,或切成薄片蓋在患處或穴位上。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燥裂,非陰盛陽衰之證不宜服用。孕婦忌用。配伍禁忌:反貝母,瓜簍,半夏,白芨,白蘞。

毒性:

臨床應用本品,毒性差別很大,凡影響附子烏頭鹼類生物鹼含量的因素均可影響其毒性,如炮製不當或劑量過大以及煎煮時間不夠,均可引起中毒反應。常見症狀有口舌、面部及全身麻木,肢體顫抖,口腔灼熱、流涎、噁心、嘔吐,頭昏、眼花,心慌胸悶、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瞳孔散大、面色蒼白、心律紊亂等,甚至突然死亡。

救治措施:催吐、洗胃。用生薑煎水服或以綠豆、甘草煎湯代茶飲。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1)強心作用。能明顯增強心肌收縮力和加快心肌收縮速度。

(2)對心律和心率的影響與劑量的關係密切,大劑量使心臟抑制,心率變慢,使心臟停止於收縮期。

(3)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這一作用與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心肌供血供氧有關。

(4)抗休克作用。如對內毒性休克,附子水溶性部分可減慢其血壓降低、心率減慢、心收縮力減弱等變化,使血壓、左心室收縮壓力及左心室壓力上升最大速率的下降程度明顯改善,延長休克動物生存時間。

2、抗炎作用。不同的附子製劑抗炎作用略有不同,其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被認為是烏頭鹼類化合物,中烏頭鹼的作用與烏頭鹼相似,而次烏頭鹼的抗炎作用強度僅為烏頭鹼的1/5~1/8。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生附子有一定的中樞鎮靜作用,而且中烏頭鹼和烏頭鹼還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前者作用是烏頭鹼的兩倍。炮製後的附子則無上述作用。

4、對免疫功能的影響。附子注射液可提高小鼠體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補體含量,可使豚鼠心血T淋巴細胞RE花環形成細胞數明顯增加。

5、對腸道平滑肌的影響。附子具有膽鹼樣、組胺樣及抗腎上腺素作用,能顯著興奮離體腸管的自發性收縮,但抑制胃排空。

6、局麻作用。烏頭、附子和烏頭鹼能刺激局部皮膚,使皮膚黏膜的感覺神經末梢呈興奮現象,產生瘙癢與灼熱感,繼而失去知覺。



逸仙藥師

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是烏頭屬植物根的加工品。

主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主要功效為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溼邪散寒止痛

主要用於亡陽證

陽虛證(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痺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以及寒痺症(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溼痺痛)。

但是需注意,附子有毒,如炮製不當、劑量過大以及煎煮時間不夠,可引起中毒反應。中毒後常見症狀有口舌、面部及全身麻木、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肢體顫抖、心慌胸悶、口腔灼熱、流涎、噁心、嘔吐、頭昏、眼花,瞳孔散大、心律紊亂等,劑量過大甚至會導致死亡。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附子可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心肌收縮力,強心抗休克;抗炎等作用


偽翻譯師


亮劍152482879

中藥附子是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子根,有微毒,不宜生用。加工後有黑附、白附、鹽附、附瓣之分。真武湯,四逆湯,附子理中湯、丸中的主藥即是熟附片。

附子有強心、鎮痛、抗炎等功效,也有一定的興奮作用,運動員用藥須嚴加控制。

藥典評價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南山玩童

附子

別名 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附子 是毛茛 科 植物烏頭 的子根。根據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鹽附子”、“黑順片 ”和“白附片 ”。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

毒性 有毒

歸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藥性

藥味 辛 、甘

功效作用

回陽救逆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用於肢冷脈微,陽萎 ,宮冷,心腹冷痛 ,虛寒吐瀉,陰寒水腫 ,陽虛外感 ,寒溼痺痛



如果你認同我,或是某一句話對你有價值,請關注我,也歡迎大傢俬下交流,感謝你


曉玉健康養生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川烏頭的一年生側根莖,主要是溫陽祛寒,強心止痛,多用於風溼痛疼以陽虛寒溼證狀的免疫系統疾病。以及陽虛或亡陽證的心肺腎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合理適量應用療效確切,使臟器功能恢復。能振奮機體代謝機能。


漢唐中醫3

附子是烏頭的旁生側根

【性味】辛、熱 有毒

【歸經】心、腎、脾

【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溫經散寒、除溼止痛

【禁忌】陰虛陽盛內熱者大忌,半蔞貝蘞及攻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