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上世界七十年代末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人们的思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断有人停薪留职开始创业。1980年,我因家庭原因中断学业开始闯荡。出苦力赚钱是辛苦的,但开门看世界让我看到了许多新鲜东西;有点收入就有了不着边际的想法,摄影便是其一。

那时候,在工厂干体力活,说是多劳多得,但每月固定60元工资,除了吃饭、买书和其它用度外基本没有结余。自打看了一次影展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摄影。空爱无益,摄影需要器材,攒钱买台照相机成为我的一个梦想。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有了梦想就要为之奋斗,60元的工资每月抠出10元,这样买一台海鸥照相机需要攒一年的时间,虽然感觉漫长,想想浑身充满力量。

那时候,为了赚钱整天下班四处里转,最早大雁塔下的当子、西仓、城隍庙等有集会的地方都常去,看着那些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卖东西心里思忖着“我为什么不行”!那时候,火车站东侧吊桥街有一个综合大市场(康复路交易市场前身),什么都有的卖,百货、服装、日杂、中药、食品等,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一些新鲜玩意如计算机、老板包等很吸引眼球,因一个同学在此经营中药材,有了聊天的地方,这里的业态也渐渐熟记于心。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八十年代初的解放路特别热闹,一些常年封闭的门脸逐渐被打开,一夜之间上海服装、广州服装、名牌日用品以及卖食品的小摊等一下子冒了出来。由于囊中羞涩就特别想赚钱,也就自觉不自觉的在街上转悠,寻找商机。鉴于没有本钱,只能从力所能及的小件着手。

东新街解放十字是解放路上比较大的十字路口,东北角的泰华棉布店与很多西安人有过交集,常年经营棉布,国营金字招牌,种类齐全,是最接地气和最受市民喜爱的商店店面坐北朝南一字排开,与解放路交汇处向北拐过一间,便有了坐北朝南偏西的风水格局。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一段时间以来,西安商业(地产)领域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西安)东北角是个(商业)死角!放眼望去似有道理。但泰华布店却早早破了这个“魔咒”一直生意兴隆,并向四角辐射,让东新街成为解放路上一个热点。

与泰华布店对面东新街东南角(今食上东新街)的店面比较复杂,百货店、理发店中间夹着黑洞洞的新城区皮碗社。说起皮碗,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已不知其为何物。皮碗,主要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及离合器操纵系统、加力系统中起传递压力和密封作用。当然,民用打气管里也需要皮碗解释这么清楚就是注定和这家皮碗社要发生关联。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皮碗社是一家社办企业,生产车间在东新街西南偏西的清真寺内,东南角一间大约50平方米的店面主要用于销售。改革开房后皮碗的销售每况愈下,店面就显得空洞,没有生意连灯都不开,难免黑漆漆了。我关注这个店面,一是它空着可惜,二是每天守店面的是一个邻居嫂子,她因腿有残疾才做着这样的工作。

大约在1982年春天,我时不时有意路过这里,有事没事打个招呼,渐渐与嫂子熟络起来。一次聊天时,从嫂子嘴里得知皮碗社的事,她说生意不好日子难熬,我便将代销的想法和盘托出,得到要向领导汇报一下再说的答复。我承诺,如果可以代销,可以按行规提取10%的佣金……就这样,一切悄无声息的进行着,对我而言是实现梦想,改变历史的开始。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中国人朴素的情感里有着俭朴、节约的传统,一个黄金地段的商铺闲着就是一种浪费,如果利用起来且能产生价值,让物尽其用就是两全其美。仅仅两天,嫂子回复领导同意开辟代卖业务,并让她看护好集体财产同时产生效益。虽然事现有准备,如今商铺有了,商品还没有踪影。

得到准信后,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来到吊桥街市场。一圈走马观花后,我把目光盯在2元一个的老板包上。那段时间,人们上街都喜欢或腋下、或手中提溜着一个书本大小黑色人造革方包,这个玩意在骡马市卖3元,几乎是抢购。我讨价还价一次批发50个,按1.8元进货,在东新街十字卖2.5元,扣去0.3元代销费,每个净赚0.4元,应该说着是一笔不错的买卖。第一批货两天告罄,以后每次以100个为单位进货,生意渐入佳境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包凉了,我就想着下一批的货源。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1983年,一部港片《霍元甲》风靡大陆,这是继《少林寺》“真枪实弹”后又一部武打剧,或许从这时起,精明的商人开始从影视中捕捉商机,“陈真杉”适时诞生。陈真杉是一种T恤,就是把一件白色老头衫的领前豁一开口,按上一排扣子,仅此而已。由于联系上了陈真,这款汗衫迅速风靡起来。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应该说,我是善于捕捉商机的,虽然看着别人热卖,很快就能参与其中,加之解放路东新街的商业优势,天时、地利、人和,让我批发的陈真杉通过代卖形式赚到了买照相机需要的钱,并在当年买了一台海鸥照相机。后来,冬天卖搪瓷暖壶、春天卖女士头上饰物,和皮碗社合作不长时间,这种营生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想干再大点的事!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那年,我在解放路“跑单帮”,没有码头却宽了手头,在我一生中留下从无到有的神话,身边老人们说我吃苦耐劳、好样的!后来,我在东一路卖起了服装,仍然延续在沿街店铺代卖的习惯,解放路从古至今都是一条能够养育生命的金街旺地,我与它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后来,有感而发写了几句小诗:

我用全部的智慧和

仅有的一点钱

加上

勤奋观察和

近乎赌的心理

去搏了一下

结果大获全胜

于是

有了更大的胆

去做个体户

不管你信不信

我就是

当年的万元户

进入新世纪,解放路全面提升改造,这个大跨度使这条曾经的金街沉沉浮浮,但叠起的高楼又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当年的皮碗社变身食上东新街,西南角悦荟广场已经封顶,西北角苏宁电器已运营两年,东北角建起了唐苑广场,立柱上镌刻了解放路从开街到现在的所有纪事,并罗列从火车站到大差市这条街上曾经繁荣的老字号,里边没有皮碗社,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上。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西安故事:解放路上那些曾经的奋斗故事,一朝形成受益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