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形成"人才政策黃金40條“海納”渤海英才"

全市2017年度“爭一流、上水平”十佳成果、重大成果、優秀成果展示:十佳成果④

形成“人才政策黃金40條”海納“渤海英才”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渤海英才·海納工程”,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新政迭出

人才是最具活力的發展要素。當前,我市經濟發展面臨去產能、環保、安全生產等多重壓力,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鉅,在爬坡過坎、負重前行中,以人才引領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尤為迫切。2017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渤海英才·海納工程”,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走出去”招才引智,“請進來”洽談合作,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諸多環節新政迭出、措施不斷,實現了人才薈萃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打造政策“強磁場”。我市在2016年底出臺《“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辦法》《實施“渤海英才·海納工程”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若干規定》等三個文件基礎上,2017年又出臺了《高層次人才編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渤海英才·傑出貢獻專家”管理服務辦法(試行)》《“渤海英才·N十佳”優秀人才選拔管理辦法》等10個配套文件,不斷健全政策體系。形成“人才政策黃金40條”,整合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人才工作,對全職引進的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創新創業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科技經費和5000萬元的基金支持。2017年5月,首次召開全市人才科技獎勵大會,一次性獎勵高層次人才和企業1000餘萬元。設立編制“蓄水池”,對引進的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提供編制保障。

優化人才“生態圈”。我市將人才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在縣區委書記抓黨建述職中增加人才工作。完善黨委聯繫服務專家、人才服務專員、健康查體和休假等制度。評選“渤海英才·傑出貢獻專家”36名和“渤海英才·N十佳”優秀人才120名,享受政治、經濟、醫療、融資等多方面待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科技型項目、科研成果產業化。開展“千名幹部聯千企”活動,送政策上門,幫助培養引進人才。市級媒體開設“渤海英才”專欄,常態化宣傳人才工作和先進典型。實行人才工作項目化管理,年初確定項目,每季度調度排名一次,每半年進行一次現場觀摩,年終開展述職評議考核。

完善的支持政策、優厚的待遇保障、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釋放了引才聚才的強磁場效應。近年來,我市自主培養入選“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陸續實現零的突破。相比2016年,2017年,全市柔性引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增加45%,申報入選“泰山”“齊魯”系列人才工程人數提高23%,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達到500餘人。新華社《要情動態》、《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人才》雜誌、省委組織部《組工信息》、《大眾日報》、省電視臺等多次對我市人才工作進行刊發報道,建立“渤海英才”評選激勵制度入選“2017年度濱州十大新聞”,人才工作影響力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一個人才濟濟、群英薈萃的嶄新局面正在濱州大地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