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是懸腕好還是枕腕好?

邊疆賽翁

對於書法,本人也學過一段時間。就個人的經驗來說說懸腕還是枕腕好。



毛筆字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用的太少了,書本上用的都是宋體。可是也沒那麼多人能把宋體寫好,如果小時候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時還會有倒筆字。

在學習毛筆字初期的
時候,如果是從正楷練習入手的話,就必須把字的結構理清。剛開始,寫字的手可能會比較累,所以枕腕好點。寫小字,正楷、內容量多的時候都可以枕腕。也不必糾結會養成壞習慣,何況這也不是壞習慣。寫大字、行書的時候,甚至是狂草的時候有時就得動用全身的力量了。通過練習,如果能寫好又需要大量的時間了,自然而然也就會有另一種習慣了。

所以無論枕腕也好。懸腕也好。現在用到交流的已經很少了。現在練習書法,可能要達到的目的:修身養性,美觀。偶爾很三五好友一切切磋切磋。

最終,毛筆如自己的手指一樣。那就什麼姿勢都可以了。


小鎮娃娃

根據寫多大字,來確定是否枕腕、懸腕。通常情況下,一般規律是:

1、寫小楷,字在1釐米左右,枕腕。要領是,將右臂自然放到紙面上,腕部虛著紙面,可以隨機移動。如圖:

△圖為〈枕腕法〉,多用於寫小楷。

2、寫中楷

,字在3~5釐米左右,懸腕、枕肘。肘部虛著案面,可以隨機移動。如圖:


△圖為〈懸腕法〉,多用於寫中楷。

3、寫大楷,字在8釐米以上,懸腕法,或懸肘法,也可以懸臂法,腕、肘全抬起來,保持懸空狀態書寫。如圖:


△圖為〈枕臂法〉,多用於寫大楷。

特別說明: 以上文中插圖,均為本人獨創《潘氏三指執筆法》,靈活輕便、揮灑自如。適合書寫各種書體、大小字體。坐姿、站姿均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根據當時情況,可以將把位和肘部高低進行微調。

△圖為本人習作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用毛筆寫小字(如冊頁,扇面,心經等)可枕腕也可懸腕,但寫大點的字如用鬥筆寫字,寫對聯,題匾,題字,榜書等應用懸腕,切忌枕腕。因為用毛筆寫字時為了儘量中鋒行筆,需要手對筆桿進行調節,手指和手腕都有這種調節功能。寫小字時筆劃細且短,字的大小在筆鋒所及範圍內。枕腕後雖手腕轉動受限,但手指的的動作(如捻管)也可達到調鋒的作用。但大字超岀枕腕筆鋒所及,再用枕腕寫字就不行了。懸腕執筆寫字相對於枕腕要難一點,懸腕可以拓展筆鋒活動範圍,解放了的手腕還可以自由轉動以調整筆鋒,寫出的字才有立體感。對於初學毛筆字的人,也宜從枕腕學起,易於對毛筆的把握和掌控。枕腕寫字熟悉後再練習懸腕執筆。曬幾幅作業,與大家交流。






沈大哥

寫字問到懸腕和枕腕,這都是關於書寫姿勢的問題,關於書寫姿勢,書法傳承到自今,方式很多,懸腕,枕腕,懸臂等,關於寫字中用哪個書寫姿勢好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原則上寫出字效果,並達到最佳狀態就可以。

懸腕枕腕各有各的好處,用枕腕的目的是針對懸起來手不穩,筆畫有可能達不到最好的效果而用的,也有在桌上書寫應對桌子的高低而採取的舒適的方式。懸腕的目的在於把手腕懸起來,用筆的靈活度就會大一些,在書寫筆畫中能夠達到應有的長度或者方向。

具體哪個好,歷代大師都有使用,如果你平常只用一種,有時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傳習書道


作者八月份獲優秀創作者

記得我年青時從師學書法,我的老師朱味辛先生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無論是枕腕、懸腕都有具體要求。並且告誡我們,枕腕與懸腕都是為了運筆的需要。尤其是楷書,初學必以枕腕為先。但腕需抬起,腕如果直接靠桌面就無法運筆。可是當時初學,這樣一種被我的老師稱作枕腕需提的要求很難作到。總是難以運筆。老師說這是功夫不夠。枕腕不能死,提腕又不能太活(是說不能提腕輕劃用筆)。枕腕時運筆需靠腕力,如腕死不能靈活運用。提腕如太活,筆力下不去,又是成為一種毛病。得了用筆輕挑的毛病之後就無法醫治。。。其實我對味辛先生所講也只是一知半解。也以為寫毛筆字也沒這麼複雜。隨著歲月流逝,幾十年過去之後,今天回想起來,不僅老師所講正確,而且確實是經驗之談。當時老師巳年近八十高令。也是老師一輩子的經驗總結。

今天看到這一問答回想起往事數十年如在眼前。同時對枕腕、懸腕也有了自己的體會。老師所講枕腕需提,是講枕腕不能死。這在書法實踐中確實很重要。腕死一定寫不好書法。運筆也一定受到限制。這就妨礙了正確的運筆方法。

懸腕不同於枕腕需提的提腕。它完全臨空,把握運筆的難度也大許多。所以寫楷書懸腕的不多見。因為這需要很強的功力來運筆。否則根本難以運筆。但是從朱味辛先生的經驗來說,他認為懸腕必須具備枕腕提起的一個基礎。否則懸腕很少有見效果的。我老師味辛先生已故去近二十年,當時九十六歲。可謂一輩子研究楷書,所得經驗告訴我們後來的學生。以我自己的經驗也認為老師所講為正確。因為又有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實踐論證。。。至於枕腕與懸腕誰優誰劣,那就無法說。因為二者為不同的書寫方法,並無優劣可言。只能說根據老師味辛先生幾十年的經驗與我四十年的書寫經驗,認為味辛先生所說首先應具備枕腕需提的基礎,再進入懸腕練習階段,比較符合書法書寫的實際。(字自寫)。


乾德堂1

《枕腕可以工筆書法添磚加瓦;提腕懸肘也讓行書呼風喚雨》

一、枕腕是工筆楷書長篇鉅著的不二法寶;

枕腕懸腕無所謂,能寫好字就行。這是一句對書法高人的讚譽。初學者以枕腕入門可以減低入學書法心理難度。

二、枕腕對於行書、大楷真有點促時見襟;

如果希望未來更順理成章地書寫行書草書,在度過書法入門關以後,嘗試練習提腕懸肘書寫,也算是早為未來謀劃打算。


創新炎黃

最好能懸腕。

書法運筆靠的是腕、肘間的配合運動。肘腕不與桌面摩擦,運行自然順暢。如果肘腕枕於桌面,運行時在就會受阻。寫楷書還能湊合,一旦在行草書中,枕腕的劣勢便凸顯出來。就是寫稍大的楷書,也會力不從心,不能懸腕的人,多要採用左手掌墊於右手腕下。田英章就是這樣寫法。

(子衿書孫過庭書譜局部)

寫字枕腕多是小楷,小楷的運行軌跡短,要求穩定性高,枕腕更利於穩健的運筆。除了寫小楷外,其他字體都應懸腕。懸腕的練習只是習慣問題。不要在意暫時性的不習慣,堅持練習,執筆離筆頭不要太低。大約一寸多一點點。執筆點一高,想枕也枕不下去。

(子衿書姜夔詩局部)

你說的很對,好習慣在學習之初養成,將來就不會有這方面去糾正的煩惱。假如一直枕腕書寫,再要練習懸腕,比初學困難很多。所以,懸腕在初期的練習時,是最佳時期。



子衿tjk

書法執筆有三種方法,懸腕、枕腕和懸肘。方法不同,書寫字的大小或書體也不同。



一般情況下,枕腕寫較小的字為毫無,如中楷、小楷,但中楷、小楷也可懸腕書寫。枕腕因腕下(側)有物,多運腕不靈活的問題,但用虛靠腕肘的方法也無不可。許多書法家和一些理論對此多有微詞,但如果方法正確,也沒什麼,因為方法畢竟是為便於運用服務的,習慣成自然。



我從開始學習書法沒有用過枕腕的方法,前一段時間,嘗試了一下,感覺不舒服。坐姿書寫,用懸腕為好,宜書寫中楷以下的字。大約超過拳頭大小的字,懸肘書寫就無法使轉的楷開。如果採取站姿書寫的話,非常適合書寫大楷行草書體,功夫好的話,也可書寫中楷。

無論採用什麼方法,由於習慣問題,開始的時候都會出現,不適的情況,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和適應,熟悉和習慣了,自然得心應手。


翰墨書道

是懸腕還是枕腕?這要根據你所寫的字的大小而定,並不是懸腕甚至懸肘就更加高大上


寫行草或榜書大字就得用懸腕或懸肘,寫中楷用懸腕更加適當,寫小楷那就是用枕腕更加適當了

應強調的是,內容要重於形式,也就是說,無論適合自己的能好出好字才是硬道理

練字是一種優雅的休閒

業餘練習,敬請指教🙏🙏






l石崑崙l

當然練懸腕寫毛筆字好!不過練時很痛苦,可是,練成功後大小字隨便寫,十分過癮!成功者身後都有個艱辛的負出,多讀心中有本,多寫筆下生花,按筆順規則在練就鋼筆字的基礎上,依寫毛筆字的規範要求,掌握著筆與收筆的方法,就為寫手好字艱辛地練吧!鐵棒磨成針,功到自然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然,如果想練出真功夫,首先要練臂力,如果在手腕高低合適處懸掛一重物來練習寫字,練習到自如程度,臂力練了出來時,再將附加物摘去,頓覺輕爽暢快,寫字手就不抖了,就可隨意寫出好的字來!供你參考,但願對君練字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