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聰明的極致,是厚道!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1.

有一次,光武帝把一群進貢的羊賜給在朝官吏,要求每人一隻。

負責分羊的官吏看著大小不一的羊,不知道怎麼分。

許多大臣為了分到一隻好羊爭論不休,甚至要把羊全部殺掉,肥瘦搭配著分。

博士甄宇覺得殺羊分肉是很丟臉的事,就自己先牽走一隻最瘦小的羊。

看到甄宇的做法,其他人也不好意思牽最肥的羊,於是,大家都撿最小的羊牽,每人都沒怨言。

這事傳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美譽。

後來,在群臣的舉薦下,甄宇又因為人忠厚,遇事謙讓,被提拔為太子少傅。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願意吃虧,不願意得到的比別人少。

殊不知,吃虧是福。人生在世如長河入海,決定勝負的,從來都不是一關一隘的得失和一時一地的虧盈,而是百川聚來的泓沛。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2.

孔子參加人家的喪禮,在有喪事的人身邊,他都能感同身受,自己替他們悲傷,連吃飯都會不舒服,那種時時都能體恤別人的心情也是一種厚道。

《了凡四訓》舉的行善的例子,讓我印象很深。

明朝楊榮,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是以擺渡為生,划船的。

剛好當地發大水,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惟救人”,所有的貨物都沒有拿,當地人還笑他們愚笨,這麼好發一筆橫財的機會都不要。

這就是一種厚道,體恤到人家有生命的危險,就拼了命地去救。甚至於救完人,還趕緊把死去的人撈起來,因為能替死者的家人著想。要知道如果屍首找不到,古人會抱憾終身的。

俗話說的好,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在人際交往上,厚道的人為別人著想,別人自然也會為他著想;厚道的人懂得感恩,別人自然願意對他傾力相助;厚道的人懂得寬容,大度的胸襟很容易讓人折服。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3.

李嘉誠17歲時在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業績全廠第一,他卻要跳槽去一家塑料產品公司謀發展。

臨別時李嘉誠找到老闆,認真地說:

“五金行業面臨的危機很大,塑料製品將迅速代替眾多木質或金屬製品,您要麼趕緊轉行做前景好的行業,要麼調整產品的種類,儘量避免與塑料品衝突。”

有人問他都離開了為什麼要提醒前老闆,李嘉誠說:“人生在世,要多替別人著想,不能眼看著有人要遭難而袖手旁觀,發現了問題不說我心中不安。”

凡事為自己考慮,這是人的本性,但絕非為人處事的原則。

只有儘可能地為對方著想,才是真正成功的為人處事原則。

“為人厚道,處世精明。” 這是李嘉誠一生的寫照。李嘉誠教育兒子李澤楷的時候曾這樣說:“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少賺了一個兩分,卻多賺了N個六分。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4.

提到厚道,不能不提到胡適。

胡適從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把他撫養成人,嬸嬸嫂子們一不高興,就給他們娘倆甩臉子看。所以胡適年幼早熟,很小就懂得看人臉色。

長大成人之後,胡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

厚道如胡適,他一生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訓,他知道看人臉色的難受,所以從來不肯在人前甩臉子,讓人難堪。

1938年,胡適被任命為駐美大使,當時胡適沒有多少外交經驗,去了美國還要四處求人,每天都要應酬,累得半死,情緒極差。

但是他的下屬,卻絲毫沒有被他的壞情緒波及,而且他們每次半夜來找胡適,胡適也依然是和和氣氣的。

胡適給他妻子江冬秀的信裡說: “我現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氣,我不去就罷了,去了,我總要把全副精神擺出來,總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臉,總不要叫大家跟著我受罪。”

胡適曾經教育自己兒子說:“合群有一條基本規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嗎? 我不願意的,他願意嗎 ? ’你能這樣想,便是好孩子”。

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自己不願做的事情也不強加給別人,這樣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厚道的人。

在當時的北京城裡,每到週末胡適家裡總是高朋滿座,他對社會各界人士統統歡迎,就連小販也不例外。

對窮困的人,他接濟金錢;對走入歧途的人,他曉以大義。對待身邊的人,他細心周到。

他的朋友遍佈北京的每一個角落,以至於當時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我的朋友胡適之”,這樣的好人緣,和他的厚道是分不開的。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5.

生活中也能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厚道的人,往往各方面都很成功。

和諧緣於厚道,傷害緣於計較。

厚德而後載物,厚道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厚道的人沉穩而有力,他們以拙勝巧,人生之路往往走得寬闊而穩當。

厚道,應是人生路上一直遵循的守則。

一個厚道之人,必然能夠獲得一切美好。

願你做一個厚道之人,願你一生有厚福。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文明島,你的島!

你要的好,我都能給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